03.03 昆明“新鄉土時代”的鄉村振興

一年之計在於春。尋甸縣倘甸鎮57家涉農合作社全部復工復產,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石林縣農技推廣站工作人員奔忙在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祿勸縣九龍鎮開展線上技術服務,引導大家安全生產……走進昆明的鄉村,一派產業振興、生機盎然的景象。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是黨中央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近年來,昆明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到重要位置,突出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打造特色鮮明的昆明版“富春山居圖”,開闢昆明“新鄉土時代”。

決勝脫貧攻堅

化解鄉村振興之困

尋甸縣河口鎮白石巖村的韓建強與合作社簽訂了5畝的青菜種植合同,烤煙收穫過半,在煙地裡種上青菜,不用砍煙稈,不用翻地,也不用施肥,烤煙收完後,又可以收青菜了。大家都沒想到,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青菜現在居然能賣這麼好的價格。

“尋甸白石巖老木缸踩缸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短短一年的時間,從種菜、製作酸菜到餐飲,青菜“致富鏈”在小鎮不斷延伸,讓村民嚐到酸菜產業鏈的“甜頭”。

像韓建強這樣通過產業脫貧的例子還有很多。去年,全市順利完成剩餘2063戶5420名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現行標準下9.6萬戶35.06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他們脫貧的路徑不同,但效果一致。這是全市以產業扶貧為主抓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的顯著成果。

在全面進入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新階段的同時,昆明正在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緊盯問題抓整改,建立脫貧成效鞏固機制。成立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幫扶聯合會凝聚幫扶合力,激發內生動力,提振抓黨建促扶貧“精氣神”。

今年,全市將在有效補齊“三保障”短板的同時不斷深化“富口袋”工程,抓好抓實“富腦袋”舉措,構建“大扶貧”格局,健全完善“防返貧”機制,發起全面總攻,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昆明“新鄉土時代”的鄉村振興

村民通過在尋甸萬盛食用菌種植基地打工增加了收入。杜文蕾攝

發展現代農業

打造昆明農業產業品牌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既能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更能給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26家省市農業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場47家、養殖大戶38家、區級以上示範合作社33家、新型職業農民310名,同時成立區級產業扶貧公司、8個鄉鎮(街道)產業扶貧分公司、東川區致富帶頭人幫扶協會和東川區中藥材協會。”這些不僅是東川區特色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更是未來全市農業發展的新動力。

打造龍頭,增強鄉村產業發展活力;培育品牌,打造鄉村產業發展新引擎。

去年,全市各類507家農業龍頭企業累計發展農莊88座、家庭農場170個。前三季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累計總產值499.66億元,同比增長14.87%;營業收入618.96億元,銷售收入616.52億元。不僅如此,晉寧區(花卉)、尋甸縣(肉牛)創建為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石林縣西街口鎮列入2019年全國“一鄉一特”產業強鎮名單,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現價總產值(不含菸草)預計完成11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比2.8∶1。

不久前印發的《昆明市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提出將從創新金融支農服務體系、強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金融服務、全力做好鞏固脫貧和助農增收金融工作、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四個方面入手,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效率和水平。力爭到2022年,市農信社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涉農資金投放不低於260億元,保持昆明地區市場份額第一。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注入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破瓶頸、補短板,打造更多昆明農業的“金字招牌”。


昆明“新鄉土時代”的鄉村振興

晉寧憑藉花卉種植成為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李海曦攝

提升人居環境

讓農村成為宜居之地

晉寧區昆陽街道下方古城村,10多年前曾是“髒、亂、差”的村莊。如今村莊道路乾淨整潔,路邊見不到亂丟的垃圾和亂堆亂放的雜物;池塘溝渠水質清澈,還設有專用的洗菜池和洗衣池;14座公廁乾淨衛生,每個公廁均有人定期清掃。

如今的石林縣鹿阜街道阿烏村委會上趙公莊村,人居環境堪比城市小區,廣場、池塘、綠化一樣不缺。微風吹過池塘,小洋樓的倒影便在水中跳躍起來。無論是道路上還是自家院落前,上趙公莊村都看不到垃圾廢物,更看不到汙水。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近年來,全市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安排部署的同時,堅持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推進農村“七改三清”,不斷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鄉風文明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去年,全市掛牌表彰星級文明戶12.7萬戶,行政村村規民約實現全覆蓋,20個村命名為“市級村規民約示範點”。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預計累計實現達標70%以上。

去年8月,中國農業大學與昆明市政府合作共建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簽約,這標誌著昆明市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六個實驗區建設作為探索昆明鄉村振興模式和路徑的重要抓手,先行先試,取得經驗,從而帶動全市鄉村振興工作。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楊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