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國家中心城市,確認的都有哪些?

極閱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根據資料顯示,國家中心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

從定義中可以看到,一旦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是在輻射、引領一個區域發展的作用。要具備這些能力,首先自身就必須具備足夠的能量,否則就會鞭長莫及。

2010年,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提出將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重慶定位國家中心城市。

北京自不必說,作為首都,它的能量是罩著全國。上海輻射整個華東,廣州輻射整個華南,天津、重慶都是直轄市,天津雖然和北京一比顯得暗淡,但實力也是不俗,足可輻射一方。

2016年~2018年,住建部和發改委又陸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因此,截止到現在,中國共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華北)、天津(華北)、上海(華東)、廣州(華南)、重慶(西南)、成都(西南)、武漢(華中)、鄭州(華中)、西安(西北)。

從區域來看,華北地區有兩個、中部有兩個、西南有兩個、華南一個、華東一個、西北一個。

如果帶動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東北地區必須要有一個,瀋陽與大連二者必選一個。華南地區的深圳、華東地區的南京、杭州,山東的青島或濟南,都有資格入選。

但考慮到國家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西北地區的烏魯木齊應該入選,西北面積太大,僅一個能量不足的西安,根本帶不動整個西北的發展。廣西、雲南、貴州三省之地也應該出現一個。


天天說錢


書歸正傳,國家中心城市是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根據官方公佈的信息,截至現在,我國國家中心城市一共有9個。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至於瀋陽有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官方渠道至今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有的只是一些野雞網站上發佈的信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確定4個全球城市和11箇中心城市》,4個全球城市是北京,廣州,上海,深圳,11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天津,重慶,瀋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其可信度值得懷疑。

事實上,目前國家地瀋陽最高的定位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與國家中心城市還有差距。

但是,縱觀現有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從其所在區位來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位於東部,重慶、成都位於西南,武漢、鄭州位居中部,西安位於西北,東北地區至今沒有1座國家中心城市。所以,根據協調推進區域發展的總方略來看,東北地區非常必要有1座國家中心城市。從這個角度來看,瀋陽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國家在東北確定1個國家中心城市,瀋陽也面臨著競爭和壓力。關鍵要看她能不能在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東北四強”中脫穎而出。

這裡重點從八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比較。

第一,基礎條件比較

從區域總面積看,瀋陽為1.29萬平方公里,哈爾濱為5.31萬平方公里,大連為1.33萬平方公里,長春為2.06萬平方公里。

從建成區面積來看,瀋陽為465平方公里,哈爾濱為402平方公里,大連為395平方公里,長春為506平方公里(數據源於2016年《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

從人口來看,瀋陽為829.20萬人,哈爾濱為1066.5萬人,大連為698.7萬人,長春為753.4萬人。

第二,級別地位比較

從行政級別上看,4個城市基本上是平等的。瀋陽、哈爾濱、長春分別是遼寧、黑龍江、吉林的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大連也是副省級城市,雖然不是省會,卻是國家計劃單列市。

從發展定位上看,瀋陽是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春是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哈爾濱是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城市,是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大連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綜合來看,瀋陽、長春、哈爾濱雖然都是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但是瀋陽是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明顯比其他3個城市要高。

從城市能級看,瀋陽、哈爾濱都是特大城市,同時瀋陽、大連又是國家新一線城市。瀋陽的城市能級是高於哈爾濱、大連和長春的。



從級別地位上綜合考量,瀋陽排名第一,有競爭國家中心城市的本錢。

第三,經濟實力比較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瀋陽為5865億元,哈爾濱為6355億元,大連為7363億,長春為6530億元。

從人均GDP來看,瀋陽為7.09萬元,哈爾濱為5.96萬元,大連為10.54萬元,長春為8.7萬元。

再看過去五年四城市的經濟變化。2012年,瀋陽為6606.8億元,哈爾濱為4550.1億元,大連為7002.8億元,長春為4456.6億元。五年來,經濟增長分別為:瀋陽-11.2%、哈爾濱39.7% 、長春46.5% 、大連5.1%。



瀋陽、大連經濟發展速度明顯落後,這既有城市自身發展的因素,也與遼寧數據擠水分有很大的關係。

第四,城鎮化率比較

取2016年數據,瀋陽城鎮化率為80.55%,哈爾濱城鎮化率為48.6%,長春城鎮化率為68%,大連城鎮化率為70%(數據分別來自4城市2016年統計公報或政府工作報告)。

瀋陽城鎮化率位居四個城市之首。

第五,交通條件比較

看民航機場吞吐量,取2016年數據,瀋陽桃仙機場 為1496.7萬人次,哈爾濱太平機場 為1626.7萬人次,長春龍嘉機場 949.3萬人次,大連周水子機場為 1525.8萬人次。



看鐵路運輸,取2016年鐵路旅客發送量數量,瀋陽為4145萬人次,哈爾濱為4141萬人次,長春為3078萬人次,大連為2214萬人次。同時,瀋陽、哈爾濱在“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中都有2條縱向高鐵通道經過,長春、大連在“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中則分別只有1條縱向高鐵通道經過。

看水路運輸,在這方面,大連居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大連港是我國重要的外貿大港,2016年吞吐量4.2億噸;哈爾濱依託松花江,是東北內河最大的水陸換裝樞紐港口;瀋陽和長春水系不發達,基本沒有規模水運體系。

綜合分析,瀋陽在交通條件方面仍然居較大優勢,位居4個城市之首。

第六,高等教育比較

瀋陽有普通高校47所,其中211工程2所,985工程1所。哈爾濱有普通高校50所,其中211工程4所,985工程1所。長春有普通高校45所,其中211工程2所,985工程1所。大連有普通高校22所,其中211工程2所,985工程1所。

瀋陽僅次於哈爾濱,位居第二。



第七,衛生醫療服務比較

三甲醫院是一個城市衛生醫療服務水平最直接的體現。瀋陽有三甲醫院40所,哈爾濱有三甲醫院35所,長春有三甲醫院26所,大連有三甲醫院17所。

瀋陽排第一位。

第八,對外聯絡比較

一個城市擁有外國領事館是其對外聯絡和開放度的重要標誌。瀋陽有8個,分別是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俄羅斯駐瀋陽總領事館、日本駐瀋陽總領事館、韓國駐瀋陽總領事館、法國駐瀋陽總領事館、德國駐瀋陽總領事館、朝鮮駐瀋陽總領事館、澳大利亞駐瀋陽總領事館,領事範圍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哈爾濱有1個,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達成協議,待開館)。大連勉強算1個,日本駐瀋陽總領事館常駐大連辦公室。長春領事館為0。

瀋陽排第一位。

綜合考慮以上八個方面,瀋陽有五個方面均位居四個城市之首,唯一不足的是經濟實力尚有差距。這主要取決於東北相對低迷的大環境和遼寧省統計數據擠水分的因素。



同時,還有兩份數據可以證明四個城市的發展潛力。一份是華頓經濟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大連為第12位,瀋陽為第13位,哈爾濱23位,長春26位;另一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瀋陽位居第159位,遠高於哈爾濱、長春和大連。



所以,綜合來看,瀋陽在區域地位、基礎條件、發展要素及未來潛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爭取國家中心城市的競爭力比較強。如果國家決定在東北地區確定一個國家中國城市,瀋陽應該有很大的可能性。

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莫莫莫momomo


國家中心城市,確認的都有哪些?

如果是這個問題的話,其實很簡單,從北到南依次是:北京、天津、鄭州、西安、上海、成都、武漢、重慶、廣州,截止到目前一共9座。

我們著重來討論下,接下來最有可能是哪一座?

1.從上圖基本可以看出,國家中心城市已經比較多了,但唯獨大東北和大西北比較空,所以最有可能在這兩塊區域中誕生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

2.先說大西北。大西北幅員遼闊,但普遍相對落後,雖說已經有西安這一座國家中心城市,但西安太靠內了,很難輻射到整個西北地區,所以大西北還很大概率上存在再誕生一座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這座城市很有可能是烏魯木齊;

3.再來,整個東北大家都知道衰落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區已經成為一道難題。東北的面積同樣很大,要振興東北,必然少不了一座國家中心城市去帶動。而且與西北不同的是,整個東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座國家中心城市,所以相對於西北,下一座國家中心城市在東北誕生更有可能;

4.如果要在東北誕生的話,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都是副省級城市,但從戰略地位來講,則非瀋陽莫屬;

5.當然整個長江以南的南方,也僅僅只廣州一所國家中心城市,再誕生一所國家中心城市,也存在很大可能,深圳、長沙會是比較靠前的候選者之一;

6.另外的熱門還有南京和杭州,原因也很明顯,前者政治戰略地位高,後者經濟地位高(有人說蘇州,蘇州不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太靠近上海,當然其地級市的地位確實有點低,有希望升為副省級,但國家中心城市不大可能)。

以上。


廣東包打聽


瀋陽這些年每況愈下。經濟上不去、人才留不牢、科技跟不上,要什麼拿不出什麼。不要說輻射東北三省,就連大連都快瞧不起你了。

要想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看來越來越難了,估計只有辛苦北京接收這面大旗了。不出幾年,瀋陽定會被踢出國家中心城市的備選名錄!


國家中心城市將引領區域的發展,國內有七大最重要的城市群。除此之外,其他城市群基本上可以說都是省域範圍的城市群為主。

七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西南地區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

四個一線城市不僅是國家中心城市,還要加上“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及“全球城市”的頭銜。其他城市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未來近20年(2035年前)估計也不會再授權其他城市這個頭銜。

上海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北京不用說肯定是全球城市;廣州剛剛申報為“引領型全球城市”;而深圳在早些時候就提出“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

另外,國家中心城市中有天津、重慶、成都和武漢。接著是南京、杭州、西安和鄭州。這八個國家中心城市加上四個全球城市,基本上可以佈局全國。

還有像廈門、青島、長沙、瀋陽等城市,也是在力爭加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 瀋陽就不再論述了;

  • 廈門和青島比較相似,經濟實力較強,但輻射周邊能力太弱,其實不太具有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無論是否加入都不增強國家佈局實力。
  • 而長沙最近也在喊著想加入進來,可長江中游城市群有一個核心城市就夠了。除非趕上武漢,否則也不太可能。

因此,未來最終有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除了四個一線城市,還有成渝、西安、鄭州、武漢及天津等12個城市。

甚至,天津都有些力不從心。


鞅論財經


首先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

所謂國家中心城市統一口徑的概念係指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國家中心城市是現代化的發展範疇,是居於國家戰略要津,體現國家意志,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躋身國際競爭領域,代表國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那麼,目前國家中心城市確認的都有哪些呢?

2010年,國家明確提出建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五大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2016年至2018年間,國家又陸續發函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下面與題主探討,瀋陽有沒有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呢?

我個人感覺,這個應該有。大家可以注意到,目前國家支持發展的中心城市已遍佈華北、華中、華南、西北等地區,唯獨沒有東北地區。瀋陽位於東北中心地區,輻射遼吉黑1.21億人口,瀋陽屬於國家戰略要津,也曾肩負過國家的重要使命,更是國家特大型城市,由此,如果在東北設立中心城市惟瀋陽無疑。

比照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瀋陽肯定還有差距,涉及“輻射、集散”這沒有問題,現在最為關鍵的是“引領”!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些年瀋陽經濟的全面下滑,導致的GDP負增長的局面,遇事自然底氣不足。自己尚未站穩腳跟,又何談引領?自身的重新崛起至關重要,雖說有待時日,但肯定不會再繼續下滑。可以預見,瀋陽的經濟騰飛之日,自然是引領東北區域經濟的全面復甦之時!

大家可能注意到最近中央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工作建議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保留了三塊牌子,其中包括國務院東北振興辦公室的牌子,這塊牌子的保留就預示著一個希望,東北振興,瀋陽必須先行。另外,在工作建議中,交通運輸部屬下中國鐵路集團總公司設立的6個集團分公司瀋陽鐵路分公司繼續保留。交通樞紐對於輻射與集散有著不可低估的巨大意義。

此外,早些時候關於國家自貿區的建設,原有上海、福建、天津、廣東,2017年,國新辦又正式宣佈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7省市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使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總數達到了11個。其中,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三個片區包括瀋陽片區。

之所以拿過來這些,無外乎用於佐證瀋陽的未來的希望,國家並未放棄東北也從未放棄瀋陽,關鍵看瀋陽在儘快、盡短的時間內,能否躍馬揚鞭自奮蹄了。


靜靜的雲裳


國務院支持以下城市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但是有幾個城市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武漢、成都、鄭州、西安。至於以後國務院會不會支持其他城市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我認為是會的!就看哪些城市可能性比較大了

杭州、南京、瀋陽、長沙、深圳都有可能

瀋陽預計可以在2019年獲得國家的支持,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因為瀋陽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

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下一步,就是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起到東北振興的戰略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瀋陽還沒有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但是指日可待!


蔣昊說經濟


國家級中心城市,現有北京,天津;鄭州,武漢;成都,重慶;西安;上海;廣州。瀋陽沒有明確,但是個人覺得瀋陽會成為下一梯隊中心城市中的一個。



從歷史地位及地理位置上來說,東北都應該有一座國家級的中心城市,而瀋陽作為東北城市的翹楚,自然要扛起起建設國家級中心城市,振興東北經濟的大旗。雖然東北地區現在面臨嚴峻的考驗,經濟下滑,人才流失,資源存量不足,發展乏力……但是未來發展的前景廣闊,國家政策的側重,改革步調的加快,城市規劃的完善,人才引進的加強,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假以時日,瀋陽必會給你一個嶄新的中心城市面貌。改變最根本的是觀念的改變,瀋陽要發展,要走出去 ,學習其他完善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規劃,管理,服務,認識自身不足,並能切實改正改造自我,從觀念的扭轉為基本,迎頭奮進。



希望更多有才能有智慧的人為城市建設,國家振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為大瀋陽的浴火重生出謀獻策,施才展志。


孩子給我講道理


唱衰瀋陽,唱衰東北的人,都是啥也不懂的磚家。瀋陽是最早獲得國務院批覆“發展規劃”的國家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實力指標是全方位的,不是GDP虛高上去了,就能當中心城市的。人口總量,經濟總量,人均GDP,工業製造實力,科技水平,金融、醫療、教育、文化、交通等區位優勢及輻射周邊能力。最主要的是這個城市在國家戰略中所承擔的重要角色,在區域發展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瀋陽從2014年、2016年兩次自擠經濟發展GDP水份。如果不擠水,經濟總量也早已虛過萬億元了,不會比杭州、成都、南京、青島的GDP少。瀋陽這兩年經濟增速下滑了,但經濟總量少而真實了,其工業等各項實力都不差。瀋陽的樓價沒有虛高,百姓買得起房子,百姓吃穿用的都便宜,這是經濟虛高(通脹)的城市比不了的。

關鍵是,瀋陽這座東北重鎮、老工業(軍工)城、裝備製造業基地,仍為國家國防承擔著各型(殲11、殲15、殲16、殲31、利劍無人機)戰鬥機、各型(太行系列)航空發動機、各型火箭(長征系列)航天發動機的生產,為太空神舟飛船配套,為深海“蛟龍"研發製造,連剛剛在韓國冬奧的“中國北京八分鐘”機器人表演,都是瀋陽新松公司的傑作……瀋陽真正是大國重器之地,不是靠賣土地、靠商貿繁榮多掙了些錢的城市就能比的。

當然,瀋陽也有不足,可誰沒缺點呢?不懂亂噴的個別磚家,盯住不足就唱衰瀋陽及東北,很可笑!


東之水32552593


北上廣瑜津 蓉漢鄭西 國家中心城市是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有重大區域引領作用的城市,不應多設。不然就是省會作用。現華北、華南、華東、華西,西北、西南均有,東北、東南應分設有一個大連和廈門,新疆西藏面積太大是否佈局一個待定。天津與北京太近不宜重複設立。


心想事成245491011


國家中心城市被確認的,目前國家官方公佈的就是第一批國家中心城市,即四大國家直轄市“京,津,滬,渝”和廣東省會廣州,所以北京,天津京畿直轄市等5城是已經被確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後來十年間國務院又陸續批覆了“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四川成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這四個省會城市,所以國家連已經確認的5個和進行中心城市建設為目標的4個,一共是9城。按照國家規劃剛要共有10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還有1個名額沒有確定,根據各區域的對比關係,東北還沒有確定哪城入圍?東北的哈爾濱,長春,瀋陽均有可能,但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長春位於東北中心,成為中心城市可以輻射整個東北,最為妥當,而且長春曾經是滿洲都城,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然了,要看國家的具體定位。目前計劃單列市沒有入圍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目前也沒有一個單列地級市入圍,都是省會城市入圍國家中心城市,畢竟省會才是某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綜合中心,單列市只是區域經濟中心而已,並不是綜合中心。所以,像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五個單列地級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最沒可能性是就是深圳,但廣州已經是國家中心城市,旁邊很近的地方再多一箇中心城市的意義沒有,青島屬於華東地區,華東不會再重複設置中心城市,其它單列市的可能性就更沒有。北京作為首都是天然的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全國,首都不代表某個區域(而天津北中原華北,上海華東,重慶西南,廣東廣州華南,西安西北關中,鄭州中原,湖北武漢中部地區,均是輻射某一中國區域的中心城市),北京目前是現代化中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綜合中心(滬非首都,只是經濟第一的城市),首都北京不但是國內的國家中心城市,首都還在國際上代表中國,所以不要認為國家京畿門戶天津和首都北京是重複設置,天津代表的是區域,北京代表的是全國,首都和北中原華北地區也不會出現重複設置的情況,但深圳和廣州同為經濟職能的普通城市,如果同時入選就叫做中心城市那就犯了原則性錯誤,純屬重複設置。中國未來是否會增加國家中心城市名額?目前來講不會,如果全都入選中心城市那也就不用評了,設置“中心城市”也就沒有意義了。唯一例外的就是千年大計雄安如果建立起來了,可能會確定雄安為國家中心城市,除此之外毫無例外。也許選九留一,也正是留給千年大計的。另外順便說一句,不要把非官媒炒作的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相混淆,“一線城市”是國家官方不承認的非正式概念,“中心城市”是國家官方確定的。一線城市是地產概念,後被別有用心的某市爪牙媒體給篡改偷換了概念;國家中心城市概念是法定的,政府文件確定的,國務院批覆的。而一線城市是某城市在自己投資的非官媒中砸錢炒作出來的。世界一線城市也是國內的媒體公司在外國註冊的皮包媒體公司炒作出來的偽概念,國外均不知道,也不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