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青海的“九層妖樓”是怎樣的一座墓葬群?

笆芭壩壩


嚴格的說起來,“九層妖樓”是一開始當地人對該墓的稱呼,隨著各種小說和影視劇的演繹,大家都喜歡叫此墓為九層妖樓,這個墓葬便是中國著名的“血渭一號大墓”。

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都蘭吐蕃古墓群中最壯觀的一座墓葬,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鬱蘭縣附近的熱水鄉,當地藏族人一般叫這裡為有妖怪的高樓,或者就是九層妖樓,一般當地人絕對不會靠近這裡,他們認為這裡是不詳的。

血渭一號大墓周圍還有很多的古墓,大致約有二百個,經過考古發現,這些墓都是吐谷渾的王室成員,該墓從正面看就像是一個金字,因此這座墓在考古界還有一個名字,那便是“東方金字塔”。該墓總共有九層之多,這也是九層妖樓這個名字的來歷。

目前為止考古人員僅僅挖掘了第一層和第二層,出土了很多的陪葬品,除了一些古代用具,剩下的幾乎都是馬,牛等動物的骸骨,總共有七百多具,還發現了五個葬馬溝和狗的陪葬坑。值得一提的是有87具馬的骨架非常完整,非常有歷史意義。

可惜的是考古學家只挖了兩層,人人都想知道後面有什麼神奇的發現,實際上能挖兩層已經非常的幸運了,因為當地盜墓非常猖獗,前兩層是迫不得已挖掘的,後面的保護完好,當然沒有理由挖掘了。據說在當地至少有古墓兩千座,一半都被盜墓賊給光顧了,可見當地盜墓猖狂到了什麼程度。

在盜墓小說中經常提到這地方,實際上現實中的九層妖樓可沒那麼邪乎。目前該地已經被列為了重點保護單位,並不像大家心中所想的那麼詭異哦。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小說《鬼吹燈》裡曾有過“九層妖塔”的描寫,實際上,“九層妖塔”在現實中確有原型。它又稱“血渭一號大墓”,是我國1996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它位於我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里的熱水鄉。屬於唐代早起吐谷渾墓葬,也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九層妖塔”屬於柴達木盆地吐谷渾墓葬群,周圍有200多個規模不同的墓,因而也被稱為“熱水古墓”,其中,”九層妖塔“高33米,寬37米,長55米,北部與山體相銜接,南部凸出山外,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從正面看像一個”金“字,因而有”東方金字塔“的別稱。



墓葬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圍牆和柏木組成,其中一層柏木夾一層50釐米高的石頭,而柏樹均是直徑約15-60釐米粗的百年老樹,大約每隔1米,就有一層排列整齊橫穿冢丘的穿木,這樣的一共有9層之多,因此,當地稱它為“九層妖樓”。



1996年考古至今只發掘了“九層妖塔”的第一二層,僅這兩層就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其中有700多具動物遺骸,包括牛羊馬等,這與當時的生祭傳統息息相關。同時,還有古代皮靴、古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牘、彩繪木片及金飾、木碟、木鳥獸、糧食和大量絲綢等陪葬品。出土的絲綢質地上乘,色澤鮮明,紋理清晰,具有不可多得的研究價值與意義。


一枚明粉


我看完小說《鬼吹燈》後,被裡面的精絕古城“九層妖樓”深深吸引,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樣。

在那荒蕪的無人區真的有這樣的墓穴嗎?在青海的“九層妖樓”是怎樣的墓葬群?

相信很多人對於“九層妖樓”並不是很陌生,因為很多小說、電影裡都有出現。在青海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發現的吐谷渾古墓群,也稱為“熱水古墓群”。

古墓群裡有一座背山而建的最大古墓,就是真實版的“九層妖樓”。當地藏民稱為有妖怪的高樓。

在北魏時期有一位使者宋雲,去天竺的途中經過吐谷渾城,他撰寫的《宋雲行記》記錄了吐谷渾城:“發赤嶺西行二十三日,度流沙,至吐谷渾國。

途中甚寒,多繞風雪,飛沙走礫,舉目皆滿,唯吐谷渾城左右暖於餘處。其國有文字,況同魏。

風俗政治,多為夷法”。可見,當時吐谷渾城繁榮,貿易發達,還有自己的文字。並不是有妖怪的高樓。

因為當時的吐谷渾城,坐落在絲綢之路的青海線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吐谷渾城的貿易發達,富有,吐谷渾城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因此墓葬群的陪葬品比較多。

這個吐谷渾城是從吐魯番遷移出來後的族群,自己建立國家長達330年。在唐朝時,被吐魯番滅國從此這個吐谷渾城消失了。但是他的墓葬群卻保留了下來。

由於當時吐谷渾城的國王跟唐朝的關係良好,受到中原文化影響,墓葬形式也跟隨了中原的土葬形式,梯形雙層封土結構,也和中原一樣講究風水,墓葬的東西兩側各有山巒向旁邊延伸,好似二龍搶珠。

由於受到中西亞的影響,墓葬群有其獨特的風格。大墓從上而下,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層排列整齊貫穿的木,共有九層之多,木頭為均粗細相等的柏木,這種封土堆結構的風格在我國絕無僅有。

那這個“九層妖樓”是墓葬群裡最大的一座,也叫“血渭一號大墓”,墓葬群有兩百餘座古墓圍繞著“九層妖樓”。

因為這個墓葬規格最高,推測為王者的大墓。整個墓葬高11米,墓堆下還有三層泥石混夯的圍牆,堅固無比。

“九層妖塔”的出土文物很多,除了金銀器,吸氣,是次品,木鳥獸,甚至還有羅馬金幣、波斯銀幣。

甚至出土了有古婆羅門文體“偉大的光榮的王中之王”的織錦。但是最人乍舌的是,殉葬坑裡除了,有牛,和犬以外,還陪葬有100匹的汗血寶馬,那是相當珍貴的名馬。

可記得漢武帝“一馬難求”,就是為了得到這種汗血寶馬,把大宛國滅了。

吐谷渾城當時也是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如果按照藏傳佛教的天葬的話,估計這些記載古老吐谷渾城文化的瑰寶都將無法考證。這是值得慶幸的事。

我們現在都提倡火葬了,以後的殉葬文化該如何延續呢


有書共讀


相信大家總看見別人說什麼中國三大龍脈,但是就是不知道是哪三大龍脈,其實中國有北龍、中龍、南龍這三個龍脈,題主問的這個“九層妖樓”就是北龍脈的源頭,也可以叫做龍頭了,而“九層妖樓”其實是一座吐谷渾王國族人以及吐蕃王朝帝王的墓葬群。

北龍:沿黃河通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三省等北部地區; 中龍: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區,包括四川、陝西、河北、湖北、安徽、山東,到達渤海終止; 南龍:沿長江通過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部地區入海而停止;


那麼“九層妖樓”又是一座怎樣的墓葬群?

九層妖樓地址: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里的熱水鄉

相信大家都看過前段時間的電視劇《鬼吹燈》,可能在很多人印象當中九層妖樓是在地下的,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九層妖樓是建立在地面上的,因為我同學在青海,他給我看過照片,在都蘭廣袤的草原上,星羅棋佈的分佈著古墓葬和古遺址,現在考古學家把它編號為“血渭一號大墓”,也叫熱水墓群,是吐谷渾和吐蕃在青海地區五百多年所留下來的文化遺存。





下面來看看九層妖樓墓葬群的形態

其實吐谷渾和吐蕃跟唐王朝來往還是很密切的,所以他們在選擇墓地的時候也很講究風水,而這個“九層妖樓”(血渭一號大墓)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北部與山體相銜接,南部凸出山外,依山面水,坐北朝南,大墓背後山體形態極似太陽鳥,正前方是察漢烏蘇河,在風水學來說,依山傍水,可以稱得上是一處風水寶地了。



放眼望去,這座古墓的形態像極了“金”字,所以有東方金字塔的稱號。而這座古墓群是用穿木、混凝夯土圍牆、石砌圍牆等組成的,據瞭解,這個穿木個個都和碗口那麼粗,是用古柏製成的,而這個古柏生長極其緩慢,要長到碗口那麼粗需要上百年,電視裡看到的那些穿木也並非無中生有,經過特效處理,極其壯觀。而這座古墓群剛好鋪設了九層,所以後來人們加上一些當地的神秘傳聞,就給古墓群取了個名字“九層妖樓”。


好在因為這座古墓群的建築手法特殊,加上青海地區的質地牢固,而大墓的結構也相當複雜,所以很多盜墓者都無從下手,當地人說見過很多盜墓賊來過,但是都沒有打開這座大墓,反而周圍的兩百多座小墓群成為了他們不走空的理由,現在的小墓群已經被挖的不堪入目,再經過時間的洗禮,早已經看不出當年的那種宏偉的氣勢了。

下面放一些同學傳過來的真實照片供大家欣賞。喜歡就關注一下,看更多不一樣的歷史。


貓眼觀史


不少人都看過《鬼吹燈》,相信大家都對裡面所描寫的千年古墓和激烈緊張的故事情節記憶猶新。那麼,歷史上真的有“九從妖塔”這種建築嗎?其實它確實是存在的,“血渭一號”古墓是位於青海的一片古墓群中最大的一個陵墓,它就是小說中“九層妖塔”的歷史原型。

“血渭一號”是埋葬唐代時期吐谷渾王室家族的陵墓,它高三十三米,長五十五米,周圍還分佈著大大小小兩百多個墳墓,是一個規模龐大的陵墓群。如果從正面觀察,這座古墓呈現一個“金”字造型,考古學家稱之為“東方金字塔”。



因為這座陵墓一共有九層,故被人們稱為“九層妖塔”。在陵墓中,設置有13個陪葬坑,大都是用一些精壯的動物陪葬,比如裡面有87匹汗血寶馬,其他的陪葬坑中有一些家畜,還有大量文物,如金飾、木雕、絲綢、陶器等等。


史料記載,當年在建造這個規模宏大的陵墓時,一共動用了一萬多名工匠,耗時一年多才完成。由於“血渭一號”墓規模宏大,十分具有歷史研究意義,所以如今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區了。


歷史密探


前幾年盛行一時並進行過各種影視化改編的小說《鬼吹燈》,令“九層妖樓”名揚天下,其神秘、詭異乃至令人膽寒的形象深入人心。

這座小說中著力描寫的墓葬群,當然不是全憑天馬行空的想象,確有原型,並在中國考古史上的位置舉足輕重。

絕無僅有的“東方金字塔”

青海省都蘭縣在柴達木盆地的東南端,歷史上是絲綢之路的一處重鎮。考古學家在上世紀80年代發現,縣境內有一片土地,古墓葬星羅棋佈,數量多達千座,其中最密集的地段是熱水溝,不到1公里長的區域裡竟然有200多座古墓,其中最壯觀的就是熱水血渭一號大墓。

這座墓坐北向南,風水上佳,體積巨大,高33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從正面看就像一個漢字“金”,得名“東方金字塔”。

墓冢的形制舉世罕見,最令人稱奇的,是呈塔狀結構的墓冢,從上到下,每隔1米左右,就有一層整整齊齊、粗細均勻的冢丘穿木,共有九層。

這些柏木直徑都在60釐米左右,作為一種生長相對緩慢的樹種,至少需要200年才能成材,而它們應該是花費不菲的代價,遙遙千萬裡,運到了並不產柏樹的青藏地區。墓冢共修了九層,當地農牧民一直俗稱它為“九層妖樓”。

“九層妖樓”妖在哪裡?

要說“妖”字因何而來,當然不是因為書裡描寫得纖毫畢現、真假難辨的靈異現象,而是因為這座大墓舉世罕見,並且見證了一段壯闊的歷史——

首先,考過人員經過前前後後長達三十年的考據,才確定這座墓葬代表的古文化並非最初一致認定的吐蕃文化,而是業已消失的吐谷渾文化。公元350建國的吐谷渾國,曾雄踞青藏高原,一時無兩,是擁有燦爛歷史的泱泱大國,但風光僅存了213年,就被吐蕃國一舉覆滅,此後又以吐蕃邦國的形式,委曲求全地存在了兩百年左右。

這座古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能夠拼出一個昔日西域大國的殘影。但目前還沒有墓葬品能證明墓主的身份,僅從墓葬的規模和等級,就知道其身份非常尊貴。有一個說法是,也許當地的吐蕃人害怕吐谷渾人的冤魂前來報滅國之仇,所以稱其為“妖樓”。

其次, 這座九層大墓僅僅開掘了一、二兩層,就出土了數量蔚為壯觀、品質驚絕稱奇的陪葬物品和多達700餘具的陪葬動物殘骸,大墓周圍還分佈著數十座經過精心佈置的小型墓葬。舉個例子,有一件織有中古時期人們使用的缽羅婆文字錦,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唯一的八世紀波斯文字錦,僅此一件,價值就無法以金錢來衡量。

粗略推算一下,修建這種規模和級別的大墓,需要一萬人兢兢業業地勞作一年以上,這在物力、人力匱乏的古代,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了,也可以從側面佐證吐谷渾國曾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實力都異常強盛的古國。而這樣的王國為什麼會一朝覆滅?又是誰窮盡人力物力,修建了這樣的大墓?

再次,這座大墓剩餘的、尚未開挖的七層裡,藏著數之不盡的珍寶和一個王朝去日的秘密。有小道消息說在開挖到兩層的時候,就出現了許多用科學難以解釋的現象,所以不得不停工。

但答主更願意相信,在盜墓異常猖獗(連這種國家級的熱水血渭一號大墓都沒能倖免於難,在近年抓捕過一個盜走400件文物的超級大盜)的都蘭,暫緩開掘,應該是為了制訂更周全的保護計劃,保護這多達兩千多座的珍貴古墓葬群,免於滅頂之災。


飲水君


唐代柳宗元作詩說“吐谷渾盛強,背西海以誇。”這其中提到的神秘古國吐谷渾位置就在現在的青海。而傳說的“九層妖樓墓葬”實際上是青海省都蘭縣熱水鄉的血渭一號大墓。

血渭古墓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南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洲的都蘭縣境內。在方圓兩萬公里的地域內有上千座一千五百年前的古墓。血渭一號大墓坐北朝南,為雙覆鬥形。在一層的覆鬥形封土上還有一層覆鬥形封土,形制很奇特。所謂的“九層妖樓”是指封土之下墓的結構:最下面是一米高的石牆,上面是一層圓木,然後上面又是石牆,再上面又是圓木。這樣的結構有共有九層,因此當地藏民就稱之為“九層妖樓”。

血渭一號大墓出土最多的物品就是絲綢殘片,數量和種類都很多。有中原地區製造的,也有中亞、西亞製造的,其中的波斯缽羅婆文字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發現的公元八世紀波斯文字錦。除了絲織品出土的還有波斯金幣、銀幣和粟特金銀器。

此墓很符合中原地區的風水學觀念,坐北朝南,背山面河,背後是雄偉的山地,面對著察罕烏蘇河。墓室也符合中原葬俗,有前堂後室和左、右側室。但是大墓的正前方有五條溝為殉葬墓,裡面有大量當時被活埋的馬匹。類似吐蕃葬俗,“贊普死,殺馬百匹以行糧”。但是其在殉馬坑兩側的其它殉葬墓裡又發現了狗、牛頭、牛蹄等用來祭祀的東西。狗是吐蕃的圖騰物不會用來殉葬。血渭一號大墓及都蘭其它古墓的墓門都指向東北,說明民族的來源地。

吐谷渾的先祖正是來源於東北。《北史》、《晉書》等都記載鮮卑慕容氏的一支由首領吐谷渾帶領舉族西遷至白蘭山,即現在青海都蘭。部落壯大起來後,吐谷渾孫子葉延做首領時以祖父之名作為本部族的名稱和國號。吐谷渾最強盛時東到甘肅南部、四川西北,南至青海南部,西到新疆若羌,北到祈連山。血渭大墓所在的都蘭縣有大量吐谷渾時期的古城和佛塔遺址。

在吐谷渾最強盛時由於四處征戰而被吐蕃趁虛而入。滅國之後的吐谷渾成為吐蕃的屬邦。血渭一號大墓正是吐蕃統治下的吐谷渾邦國時期,所以墓葬也具有吐蕃葬制的特點。吐谷渾正是深受中原和吐蕃的影響。血渭一號大墓的墓主是吐蕃統治時期的吐谷渾王。當吐蕃滅亡之後吐谷渾也就消失了。

目前血渭一號大墓只發掘了最上面兩層的殉葬墓,其實就是到現在為止沒有觸及到吐谷渾王的葬身之地,也就不能完全確定是不是墓葬是不是傳說中的九層,也不能預知吐谷渾王的葬所是什麼樣。


沅汰


在青海的都蘭有一處神秘的墓葬,當地人心懷敬畏的把它稱為“九層妖樓”,九層妖樓是唐朝時期吐谷渾王族的墓葬,九層妖樓發的規模非常宏大,設計精巧機關複雜,是比較神秘的一個古代墓葬,再加上前幾年鬼吹燈小說的盛行,因為鬼吹燈繪聲繪色的描寫,導致了很多人對九層妖樓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在當地人的心目中九層妖樓裡面埋藏著真正的妖魔,所以當地人是斷然不會接近這個九層妖樓的,直到近幾十年道路的開通,內地以及外國很多人有機會進入了西藏和青海,當時這些人中就隱藏著很多的盜墓賊。

他們聽說了九層妖樓的傳說,懷著對財寶的迷戀來到了青海都蘭,在九層妖樓附近有著無數吐谷渾時期王公貴族的墓葬,起碼被他們挖掘了大半,損壞的非常嚴重。


而九層妖樓最接近地面的兩層也因為被盜墓者們光顧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所以考古工作者們不得不對九層妖樓的前二層進行發掘,做文物保護工作。

而往上的七層妖樓因為沒有被破壞過,所以至今仍然原封不動的保存在了山體的掩埋中,帶著它來自上千年前的神秘,靜靜的在地底下任由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

在很多年前,我因為某些原因曾去過九層妖樓一趟,那個時候九層妖樓還沒有被保護起來,盜墓者也沒有後來的那麼昌盛,當時我們找了一個當地的嚮導帶領我們前來尋找九層妖樓,但是剛走到九層妖樓,那個嚮導就不敢走了,給我們指了個方向,就匆匆離開。

領隊的人在找好位置之後就讓人在地底下打了個洞,我們進入到了九層妖樓當中,九層妖樓被掩埋在了山體當中,從外面看像是一座金字塔,裡面全是木石結構,粗大的原木構成了這座妖樓的整體。

我們剛進來就看到了很多琳琅滿目的珠寶,各種珠玉以及精美的金銀器讓我們目不暇接,很多人就開始動了歪心思,想伸手去拿,但都被領頭大聲喝止了,領頭人非常有權威,所以很多人只能按耐下自己狂躁的內心。

我們一路向著妖樓的上方行走,這個妖樓每一層之間都是互不相連的,但在我們的團隊中有著專業的破機關、開洞行家,所以我們一路暢通無阻,上到了第六層。

我們每上一層,所看到的寶物就越加的稀奇,剛開始只是普通的珠寶黃金,第二層和第一層差不多。

但是到了第三層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很多拳頭一般大小的明珠,在幽暗的空間中散發著明亮的光芒,黃金裝飾整個第三層的空間,簡直要亮瞎了我們的眼。


第四層和第三層差不多,第五層的妖樓中全都是水晶鋪就,再加上散發瑩綠色光芒的明珠照耀下,整個樓層出現了一種詭魅之極的美,在第六層妖樓的最中央躺著一具龍形的巨獸屍骨,在屍骨的頭部靜靜的放著一把骨質的權杖,看著神秘之極。

當走到這第六層的時候,領頭人終於喊停了,他制止我們在繼續的向上行走,他讓我們做好戰鬥準備,因為接下來會發生很恐怖的事情,我們拿出手中的槍,警惕著周圍,然後領頭人走向了那具龍型的骨頭,他的手抓向了那柄權杖,就在這個時候,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我們看到了天花板好像變成了一潭黑色的水,從中竟然穿出了近十隻渾身漆黑、長相醜陋的怪物,它們的眼睛散發出通紅色的光,嗜血的朝我們撲了過來。

我們利用著手中的槍對這些怪物進行了火力上的壓制,使它們無法向我們靠近,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子彈根本無法殺死它們,真的是無法想象在地球上還有這樣體形卻無法被現代槍支所殺死的動物,簡直是有悖我們所知道的常理。

接下來我們在領頭人的指揮下邊用槍防禦著這些怪物,邊往下面的樓層退去,我們每下到一層樓,它們都會穿過天花板跟著我們下來,有好幾次,我們差點被它們突破了重圍,險些導致有人受傷,最後當我們徹底的離開了九層妖樓之後,它們才止住了步,它們好像無法離開這九層妖樓。

所以我們接下來安安穩穩的離開了這裡,離開了青海,最終回到了內地,我們不知道那個領頭人拿著那枚權杖有什麼用,但是我們參與行動的人都得到了我們應有的報酬,一份非常可觀的報酬。


青海的九層妖樓也稱為血渭一號大墓,是唐朝青海一帶對少數民族政權王是成人們的墓葬,被譽為高原上的金字塔,裡面神秘無比,充滿了機遇和危險,掩埋了無數的寶物,在歷史的歲月中留待人們的探索,是現代人們所知少有的神秘墓葬。一直到多年後看到這個問題,我猛然回憶起了我的過往,曾經的經歷一點點的浮現在眼前,歲月不等人,青年變白髮,現在的我拖著一具蒼老的身體,展望著明月,我的人生還剩下什麼,可能就只剩下頭條吧,希望大家關注一下我,我會把我年輕時期的各種探險故事在往後的日子裡一一告訴大家。


好了,言以至此,一杯二鍋頭已經下肚,大家請繼續。


孤客生


“九層妖樓”的原形的都蘭熱水墓群。墓葬群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南部都蘭縣熱水鄉,是唐代吐蕃墓葬群。“九層妖樓”就是當地人對“熱水一號大墓”的俗稱。電視裡的九層妖樓是這樣的:

閃著熒光,非常神秘。可是實際上如下圖(熱水一號大墓旁邊的一座墓),

遠看是這樣的:

經過多年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考古學家認為“九層妖樓”屬於吐谷渾貴族墓葬,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慕容鮮卑西遷建立了吐谷渾王國,該墓葬正在其統治範圍內。到了七世紀下半葉,吐谷渾被吐蕃王國所吞併,成為了吐蕃的邦國。考古學家經過比對,認為“熱水一號大墓”在墓地佈局、殉牲習慣、墓室結構等與吐蕃文化有一定的文化共性,所以將其歸為“吐蕃文化”範疇。

雖然它叫“九層妖樓”然而它並沒有九層。墓葬只有七層,就建在上圖的小山包中,頂層有封土,封土內有石砌圍牆。主墓室位於封土下11.5米深處,位於封土中心,建在下層的梯形平臺之上,平面呈十字形,東西長21米,南北長18.5米,由墓道、墓門、迴廊、東室、西室、中室和南室組成。墓道向北,為長方形豎穴式,有封石、照壁和蓋木。中室為木槨室,其他各室均為石室。從考古發掘來看,此墓早期被盜並經火焚。中室出土大量絲織物殘片,除用於衣飾外,多見用於幡上加有邊飾的殘片;東室內有大量牛、羊、馬骨和木製食器;西室內除了殘木件外,發現有大量小麥粒;南室內以木殘件居多,各室均未見人骨。墓內的殉葬坑內出土了非常多的動物種類:牛、羊、狗、馬、鹿等等,總共七十餘具。出土的文物還有皮靴、金飾品、木碗、木碟、陶罐、木牘、木鳥獸、絲綢等等,非常豐富。

參考引用文獻:《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討》仝 濤


考古系大師姐


我親身去過熱水墓群.地處柴達木區都蘭縣,原吐谷渾國古墓.有人說盜墓的挖出過金庫,運輸手扶拖拉機裝少半車金條車就拉不動.整個熱水溝不少青壯年因盜墓被捕.其中九層妖塔至今無人找出墓穴.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