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在有限的土壤中給盆栽大株月季充足的養分?

FCG馮春光


想盆栽把月季養好,是需要一些技巧的,盆栽和地栽月季不一樣,沒有大地依託,並且空間有限,因此一方面要提高養護技巧,另一方面還需要提高盆子空間利用率。



提高盆子空間利用率,這樣就能在空間有限的盆子裡生長出更多的根系,根系越多,吸收能力越強,於是苗子就會枝繁葉茂,想提高盆子空間利用率就需要基質疏鬆透氣,這樣基質內部很透氣,於是根系就長的好,因為根系不僅僅需要水分和肥料,還需要氧氣,因此哪裡空隙多,根系就願意往哪裡長,這也是為什麼盆栽月季基質要求透氣的原因。因此我一般建議盆栽基質中大顆粒物質要佔到1/3,這樣可以保證基質內部有足夠多的空隙。

除此之外,盆子的透氣性也至關重要,如果用瓷盆,那麼排水性差,苗子想長好就比較難了,因此一般陶盆、控根盆苗子養護會相對比較好,因為這樣的盆子不僅排水性好,還能給基質提供足夠多的空氣來源。

最後要說的是施肥和乾溼循環。施肥對於盆栽,我一般建議把肥料撒在盆土表面,和表層土混勻,這樣肥料在盆土表面逐漸釋放下滲,一方面不易燒根,其次還能利用根系趨肥性讓根系往盆土表面生長,這樣盆栽的苗子脫盆以後,根系不僅僅只侷限於盆底,整個土球都會被根系抱死,比如下圖是我扦插的樹狀月季砧木,在營養缽內,我平時就灑十幾粒複合肥在盆土表面,這樣根系可以將整個營養缽充滿,雖然我用的是細椰糠,但是土球被根系抱死,很結實。


最後說的是乾溼循環,其實本質就是促進根系老化,提高根系抗性,如果基質一直保持溼潤的狀態,根系會特別嫩,一旦惡劣環境出現很容易出問題,因此澆水需要做到乾溼循環,具體做法是先把盆土一次性澆透,然後盆土逐漸乾燥,等苗子能耐受的最大幹燥程度時再澆水,這樣盆土就在溼潤、乾燥之間波動,讓根系能在兩種環境中適應、提高抗性,這就是乾溼循環。

我是書香庭院的玉痕,書香庭院正在舉行‘’週末福利‘’的活動,每週都會免費贈送一棵精品盆栽玫瑰,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參與活動,說不定幸運之神就降臨在你身上!另外也非常歡迎向我提問月季、玫瑰相關種植問題,互相交流學習!


書香庭院的玉痕


在有限的土壤中給盆栽大株月季充足的養分,要分三部分來進行,只有這三部分都做到位,大株月季就不會存在缺養長勢不好的問題。

基肥

大株月季每兩年就最好能換一次盆,否則根部舒展不開,盆土貧瘠,就會造成月季長勢變差。在換盆的時候,基肥非常重要。好的基肥對月季的生長有很大幫助。換盆時月季的基肥可以是發酵好的農家肥,也可以是買的發酵好的豆餅之類的有機肥。農家肥、有機肥可以墊在盆底,也可以摻在盆土中。如果月季長勢良好,沒有病害蟲害,摻在盆土中是最好的。

日常施肥

除了基肥以外,月季生長還需要日常施肥養護。月季喜肥,除了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季,其他時間都最好每隔半個月施一次稀薄的有機肥液。除了有機肥,在月季的不同生長季,還需要少量化肥補充。比如初春發芽時,可以施點氮肥,促進枝葉生長。春末夏初進入花期時,要施點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花後要施點複合肥,幫助植株恢復生機。入冬前要施點磷鉀肥,強化枝幹幫助越冬。如果日常沒有那麼多時間給月季施肥,或者沒有有機肥之類的肥料,那就買緩釋肥吧,沿著盆沿淺埋,肥效能持續好幾個月。

葉面噴肥

在月季進入花期時,如果追肥沒有跟上,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來給月季補充養分。一般常用的葉面肥是磷酸二氫鉀,也有一些月季專用葉面肥,把握好用量即可。除了開花前,如果月季生病或者造了蟲害長勢不好,也都可以通過葉面肥來快速補充養分。

所以,在有限的土壤中,把握好基肥、日常追肥、葉面肥料噴施,大株月季就能養的好,養的旺盛。不過要注意,大株月季抵抗力雖然比小株的要好一些,但施肥還是要注意濃度,薄肥勤施,避免施肥過度造成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