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明星中那點事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8章,意思是說:最好的、最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很多人把“上善若水”當成是自己的座右銘,可自己真的能做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嗎?真的能理解為什麼“上善”要“若水”,而不是“若”其他物嗎?真的能通過老子對“水”的解讀來悟道嗎?

要想搞清楚這些問題,首先要理順“水”和“道”的邏輯關係。老子奉行的是道本體論,道是宇宙本體元氣,氣本為一,分為陰陽,陰陽和太極是道即元氣運行的形式。既然道是本體,那麼“水”與“道”的邏輯關係是怎樣的?

泰利斯(約前624-前547)是西方自然哲學之父,他是西方世界第一個擺脫用神創論去解釋萬物的產生,提出“什麼是世界本原?”問題的人。他從具體事物中尋找自然萬物的統一性,認為“萬物皆有靈魂”,提出了“萬物皆水”的本體論主張,其思想被視為西方哲學的開端。

歐盟發佈的泰利斯紀念郵票

《老子》第8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最好的、最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故曰“上善若水”。水,清淨柔和,滋養著天地萬物,而不爭功德,能夠在眾人都厭惡的環境中安居樂業,所以“水”幾乎就接近於“道”的境界了。

老子雕塑

泰利斯奉行“萬物皆水”的本體論主張,西方文化又有“水是萬物之源”之說。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水是宇宙萬物和生命本體,“水”豈不是就等於“道”了?而老子奉行的是道本體,對於“水”與“道”的邏輯關係,老子只是說“故幾於道”,而不說“水即道”,這是怎麼回事呢?

1993年出土的戰國中期的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篇》雲:“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這裡的“太一”指的是宇宙第一物元氣,元氣生水,水反哺元氣,是以生成了天。“水”與“道”即元氣的邏輯關係是:“道”即元氣是本體,“水”是本體的產物,氣在水先,水在萬物先。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

“道”是無形的形而上者,“水”的形因器而變,雖然也無形,但卻是形而下者;“道”是看不到的,而“水”卻是看得到的。作為宇宙本體“道”的第一個產物,“水”有“幾於道”的特質;“水”本身的形而下特質,可以幫助人們通過“水”來認知“道”。“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就是“水”與“道”都具備的特質!

老子講“上善若水”的目的,就是因為“水”具備“幾於道”的特質,“道”即元氣是形而上的存在物,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無法實證;而“水”則是形而下的存在物,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可以實證。因為“水”有“幾於道”的特質,因此,通過“水”來認知“道”,可以說是悟道的捷徑!

《老子》第8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通篇就是老子通過解讀“水”,來證悟“道”的內容。下面逐一予以解讀:

居善地

受地球萬有引力的影響,水的特性就是向下,哪兒低往哪兒流,哪裡窪在哪裡聚,而這些低窪之處卻是世俗的人們最厭惡的地方。水的天性就是“水往低處流”,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這就是水的謙下之德。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處卑不動,守靜不衰”,水的這種謙下之德就是“道”本體的上善特性之一。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

但人類的天性則是“人往高處走”。如果在人際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處”走,那就勢必要“爭”,輕則拳腳相加,頭破血流,重則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謙和的心態,那麼就是“不爭”,“不爭”就是“上善”的行為之一。而“上善”是最符合“道”的。

中國古諺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滲透力和親和力。它通達而廣濟天下,奉獻而不圖回報。它養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壯,從不挑三揀四、左顧右盼、嫌貧愛富。它映襯“荷塘月色”,構造洞庭勝景,度帆檣舟楫,飼青鰣鰱鯉,任勞任怨,不辭勞苦,殫精竭慮。它與土地結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與生命結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從不彰顯自己。

心善淵

水“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水的本質是清明寧靜的,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事實上卻深不可測。水愈深邃愈安靜,此等寧靜和達觀,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水從來不受任何外來物的影響,它的物理化學性質極為穩定:無色無味、晶瑩剔透,它光明磊落、無慾無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人們才能以水為鏡,照出善惡美醜。

“靜水照大千”,清靜湖面,猶如一面鏡子,照映景物,一覽無遺。寧靜中,我們看見了湖光倒影,美若仙境;清澈中,鉅細靡遺,反應出大自然的景象,是如此清泰、寧靜、平和。從中我們體會了,唯有內心的清靜,才能洞悉天下的事理。它在急速運行時可以混雜夾帶著泥沙礫石,但一停下來,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來的面目。它可以包容很多的無機鹽和礦物質,但當它昇華(蒸發)的時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純淨。

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靜如水,善莫大焉。我們的心境應該如深淵一般清明寧靜。因為,波瀾不興的心境正如光滑透徹的鏡子,可以映照世間的真相。在透明的水面前,才知道什麼是純粹,什麼是汙濁,在清澈的心靈面前,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而煩惱、雜念,猶如出山之水,汙濁不清,常染心靈源頭的淨潔。故需去除內心的汙垢,才能洗心易行,顯露心地本有的清靜,從而品味到人生的甘美真味。我們做人,能像水那樣始終不被環境所迷惑嗎?始終保持住清明寧靜的本心嗎?能不改變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嗎?

與善仁

水對任何物體都是很“仁愛”的。水“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崖頭滴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咬定目標,不驕不躁,千萬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頑石身上鑿出一個窟窿來,真可謂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但水絕對不會把頑石整個損壞,而是損而不竭,有自己的出路就可以了。水源源不斷地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

山泉,清爽甘甜,淨潔透明,在山則清,毫無雜質,令人品來暢快無比。生活中,一瓢飲,能解乾渴;品茗一盅,去疲除憂;酷熱難捱,沖涼解暑;又能滌盡汙垢,常保環境清潔……似君子之德風,被覆世間角落,能隨緣教化,廣利社會。其仁慈博愛,平等無私的特質,更彰顯其至善的美德。

瓦礫和寶玉都可以跟著它一起去旅行,它絕對不會厚此薄彼。參天的大樹和卑微的小草它都願意去滋潤,既不趨炎附勢,也不故作清高。這樣的德行,正是“道”的特性之一,即至仁至善。

言善信

水“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圜,同圓,水遇到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因為水守信,遵循天地大自然的法則,絕對不會欺騙我們。天行有常,這也是“道”的特性之一。大自然從來都不會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都是人類自己。

水性柔順而往下,意味著自居卑下,如那謙謙君子,恭敬有禮,仁義有德。故孔子贊水曰:“其流卑下倨邑,必修其理。”雖然姿勢低下,但水卻非常的守信,它一定會遵循其應有的渠道,始終不變其行,終入大海。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執,有時細膩,有時粗獷,有時嫵媚,有時奔放,但水卻非常守信。水會因時而變,夜結露珠,晨飄霧靄,晴蒸祥瑞,陰披霓裳,夏為雨,冬為雪,化而生氣,凝而成冰;水會因勢而變,舒緩為溪,低吟淺唱;陡峭為瀑,虎嘯龍吟;深而為潭,韜光養晦;浩瀚為海,高歌猛進;水也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故曰“水無常形”。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機。

政善治

水“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雖然也有渾水、汙水、濁水甚至臭水,但汙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水原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乾淨的東西,我們要依靠水來——洗滌群穢。

水不汲汲於富貴,不慽慽於貧賤,不管置於瓷碗還是置於金碗,均一視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謂“水平”。倘遇坑蒙拐騙,水便奔騰咆哮,此乃“不平則鳴”。人類若以水為尺,便可裁出長短高低。

水完全根據“道”的原則和具體地理環境來決定它要走的路,無論東西南北,無論直行蜿蜒,它都依據地勢而為。水也不考慮氣派和麵子的問題,寬可以數十里,窄可以幾米,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在地下走,甚至不考慮最終是奔向大海還是奔向沙漠,絕不會自動自發地去趨吉避凶。水這種“善治物”的特性也是“道”的特性之一。

事善能

水“以載則浮,以鑑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用水來載舟舟就能浮起來,用水來鑑定馬上即可分出清濁,用水來攻堅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原因就在於水善於使用自己的能力,這也是“道”的特性之一。

水可以滋潤,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沖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的凝聚力極強,一旦融為一體,就榮辱與共,生死相依,朝著共同的方向義無反顧地前進,故李白(701~762)有“抽刀斷水水更流”之慨嘆。因其團結一心,水威力無比:匯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蕩今滌古;乘風便起波濤,轟轟烈烈,激濁揚清。

動善時

水又是最善於等待時機來發動的。春天萬物復甦、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來了;夏天萬物生長壯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萬物氣息收斂,生機轉入種子,相應降水就開始少;冬天萬物閉藏,生機封固於內,就基本上不怎麼降水,即使降水也不流動(雪),留待來春地氣回暖、萬物復甦時再用。

夫唯不爭,故無尤

因為“不爭”,所以“無尤”。要理解什麼叫“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看看水吧。只有象水這樣去對待學習、對待工作、對待愛情、對待事業、對待家庭、對待師長、對待同事、對待朋友、對待家人、對待人生所要面對的一切,才能既沒有來自內心的憂慮和憂鬱,也沒有來自外界的憂患和憂難,這才有利於自己機體元氣的養護。

文喜有話說 2017.11.11.


文喜有話說


“上善若水”一說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原文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研究古文詞句的內涵,最基本的常識是不能拋開原文而斷章取義、隨意揣測!!!

因此,凡是有人給出答案將“上善若水”中的“善”理解為“善惡之善”最高的德行”者,多是望文生義!篇幅再大不值一看,必然牛頭不對馬嘴。

那麼這個“上善若水”究竟該怎樣理解? 關鍵在於”善“字。 通過《道德經》第八章原文,會發現後面八個”善“字,均表示”善於“之意。而後面八句也很好理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因為不爭,所以無憂。

多人“磚家”竟說“善”古義為“名詞”,純屬胡謅!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作何解釋!

所以老子僅僅著千字言《道德經》,卻能為孔聖人之師,偉大不言而喻,其中奧妙更不言而喻。一千個讀者理解一千種意思。這就是偉大之處。

恕個人才疏學淺,不能參透老子本意,但不苟同所謂“磚家、學者”之流!


折衝郎將


“上善如水”這個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的第八章,這個詞直接翻譯過來,是指“最上等的善就是像水一樣。”

我是初中的時候接觸到這個詞的,雖然我現在還沒有成為像水一樣的人,由此可見老子的哲學思想十分超前了。

話說回來,為什麼老子會下這樣的結論:“最上等的善就是像水一樣”?

我個人理解是,我們生活離不開水,河流,海洋,下雨……水是萬物生長之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說了水的威力,我們都知道,水是世間最柔軟的東西,不成形狀,而舟卻十分堅硬,柔軟的東西可以承受得起堅硬的東西。我們生活裡都是這樣的例子,比如舌頭和牙齒,舌頭柔軟,而牙齒十分堅硬,人老了牙齒會慢慢掉光,但是舌頭卻一直存在,還有“以柔克剛”這個詞,都可以闡述老子關於“水”的一部分的哲學。

關於上善若水這個詞,老子隨後也有解釋,“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大意是說,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為像自然界的水一樣愛護大家。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很符合老子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

“上善若水”引申到我們生活日常生活裡,與人相處過程中,心胸要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不輕易的發怒,“伸手不打笑臉人”,和和氣氣的,以柔克剛。


黃三角瞭望塔


所有被公眾熟悉的人物中,最能詮釋“上善若水”四字的,除了老子,就是《琅琊榜》中的靜妃了。

靜妃此人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與世無爭,謙恭少言,溫婉良善……這些特點,恰是對老子“上善若水”的最好詮釋。接下來,我們從靜妃著手,來解讀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真實內涵。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最上乘的善良就像水一樣,對萬物有利,卻從來不與萬物爭什麼。它總是停留在眾人都不厭惡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他們也樂於與卑下的人相處,心境十分平靜,交友真誠相愛,言語信實可靠,為政國泰民安,行事必能盡其長,舉動必能合時宜,這是因為他不爭,所以才無過失。

接下來,再來看靜妃。靜妃是醫女出身,但貴為天子嬪妃以後,她也依舊未忘醫者本分。也正因此,才有了圍獵時受梅長蘇之託,救治白毛聶風等事宜。

這些事,沒有任何利益心在其中,有的,唯靜妃自己所說的:“醫者都有仁人之心”。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靜妃就是一個有著如水良善的女子。在醫者之外的任何地方,對任何人,包括陷害自己的人,靜妃也始終善良如水。

靜妃手下有個叫小新的宮女,最終是她設計離間梅長蘇與靖王。對於這種背主棄義的小人物,她也僅僅是口頭警告後放出宮處理了。難得的是,在小心背叛自己後,對小新有恩的靜妃始終沒有怨言,關鍵時刻甚至還會替她的安危著想。這大概就是靜妃如水善良的體現吧,我對你好,從不求你回報,我只問付出不問其他。

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的第一層意思也在於此:利萬物,卻不爭。不爭包括,不去爭利益,不去爭回報甚至不計較起碼的得失,而只求付出。即:無論你做什麼,我都堅持我對你的善良。靜妃就是如此做的。


靜妃善於藏,她的姿態總是低低的。赤焰軍被清洗、祁王被冤殺時,靜妃正身處事非之中,但她卻得以全身而退。原因就在於她平時一直低調處事、素淡少言、從不張揚。這樣一來,就保證了兩點:第一,無人將她視為對手;第二,沒有任何把柄落在別人手中。於是,在這場巨大浩劫中,她得以全身而退。


而後數十年,靜妃雖被皇帝冷落,但也一直從容處之,淡然不以為意。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居善地”,行已不爭,避高處下,“處眾人之所惡”,老子曰“故幾於道”。

靜妃擁有如水的寬廣胸懷,她心胸寬和,寵辱不驚,對很多事情也放在心上。被罰俸禁足之後說:“臣妾性子慢,倒不覺得委屈。減的只是一點供奉,難道臣妾還少了它?知道陛下有意照應,臣妾心裡是妥貼的。再說幽閉禁足,反而少了好些朝省之禮,竟是更清閒自在了。”

皇后刁難她時,靜妃反過來安慰慧妃。及至被皇后搜宮栽髒後,她也並不向皇帝訴苦,反而在皇帝發怒時勸道:“她是皇后,管束臣下,原是應該的……”


這樣的智慧言語,若不是性格恬談,沒有容忍的心胸,也是說不出來的。這般寬廣的心胸,容納萬物,恰如老子所說的“心善淵”。

最難能可貴處在於,靜妃還能做到老子所說的“動善時”。水我們知道,從來是彎轉曲直中不斷根據地勢等變化的,靜妃也是如此。在時機不成熟時,靜妃雖知祁王有天大冤屈也從未動過,直到最終時機成熟時,她才適時毫不猶豫地出手,拉通最關鍵的環節。讓一切變為可能。所謂水兒時行時止,避高就下,穿山過澗,最終百川東到海,大概如此吧!如此的靜妃,也最終“成海”,在無爭中做了太后,走向了權力的頂峰……

上善若水,若水,即為上善!



記者李滿


為什麼人們要說上善若水,而不說上善若火?若風?若土?難不成上善後宮三千,就獨寵若水一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上善並非炮王,他沒時間寵幸那麼多後宮,若水也不是妃子,她沒必要伺候帝王。

上善,在這裡指的是最上乘的善良。這個字在古語裡是很難的一見的,但見彰顯,必是好意,比如說上等、尊上、上人等等。

於是乎,我們就得出了這句話的解釋:最上乘的善良,就如同水一樣。水有什麼特殊之處呢?我們都知道這句話的後半句,也就是水的特殊之處: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真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嗎?廢特孃的話,要是水真這麼流弊,早特麼讓它當高天上聖大仁慈尊者了。看到水,馬上就想到了水火不容、滴水石穿,所以呢,水還是有它的天敵的。

既然有天敵,就不要擱這兒當什麼聖母婊了,沒意思。

那麼為什麼古人還要把水列出來,並給予最高尚的讚美呢?說明在古人心裡,即使最完美的人,也有缺點,沒有什麼能夠做到真正的完美無缺。

除了水之外,包括水在內的上古四元素,地火水風,都可以做到利萬物而不爭。它們是組成萬物的最基本構成,雖有私心,卻無大礙。

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之所以牛逼,或者說上古四元素之所以牛逼,是因為它們能夠去到人民所厭惡的地方,因此它們幾乎接近於天道。

這種理解是非常牽強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往低處流是善?在低處是惡?一個人願意往向惡而善,他就是幾於道?開什麼玩笑,如果幾於道這麼簡單,聖人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在我的理解裡,上善若水最簡單的解釋,還是古人的另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祗樹


有這麼多回答了我就不多贅述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如果有心應該也還會知道有一句話叫做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們可以理解為不爭,所以沒人有辦法跟你爭,因為你無慾無求,難道跟你比無聊嗎?這是一種常規的說法,這裡我稍微唯心一下,這句話在我看來其實是無比勵志的。

你看,我不爭,所以天下也沒有任何東西能跟我爭,這難道不能是一種境界嗎?如果我在某一個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峰,所有人都爭不過了,那即便我不爭,同樣也沒人能跟我爭了不是嗎?我舉個例子,嬴政是秦王朝的第一個皇帝,有人能跟他爭嗎?(有點悖論辯證的思維了……)即便在那之前有人跟他爭過,最後還是輸了呀。所以在我看來這句話是要這麼理解的:我先走過爭的道路,爭到我無敵了,那我不爭了,也沒東西能跟我爭了。

上善若水在我看來也是如此,嬴政是剛極奪帝,水是柔極封神,都是很勵志滴!


侖頭出租屋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要達到最高境界的善行,就要有水的品性,潤澤萬物而無所求,不與其爭名奪利。

上善; 至上完美,若; 好比,水; 避高趨下有一種謙遜的姿態,有匯聚奔流至大海的追求,水有柔剛相濟的能力,有滴水穿石的毅力,有容納百川的大度,有盪滌汙垢的奉獻精神。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的品性就是往低處流,低調平和,能溶萬物而不爭,不論低窪沼澤,巖隙石縫,都能滲透相融,那怕是一滴雨露,也會笑迎朝陽,耀眼發光。水有豁達頑強的精神,再艱苦的環境都能發揮它的作用。

水清澈見底,質地透亮,有著光明磊落,君子坦蕩蕩的胸懷。有一碗水端平的準測,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公平公正。

水如人生奔流至大海的江水,樂善好施不圖報,盡善盡美,淡泊明志謙讓如水。善淵、善仁、善言、善治、善能、心如止水,在乎人道之心境,上善若水。


揚城布衣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八章,人們經常聽,經常寫,經常說,卻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其中含義。

在《道德經》中,老子總結了水的幾種道德:

第一,水滋潤萬物而不爭——即,做有利於大家的事,卻從來不著急爭論。

對此,《菜根譚》上有言: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這是什麼意思呢?你完美地做好了一件事,不要老想著自己霸佔所有功勞,要分一些功勞給別人,譬如一個球隊因為球隊的靈魂人物踢得很好而得到了冠軍,該球星如果說:“全是我的功勞。”會遭致反感,更何況普通人根本沒他那麼大的本事,就更不該這麼說了。而如果他說:“大家都很努力,很多人為我傳了好球,感謝大家!”那麼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會很好,在球場上就更願意傳給他球。

當大家搞砸了一件事,不可著急推脫責任。譬如你說:“這件事搞砸,都怪***(隊友)。”那麼日後一定會遭致怨恨,遲早有一天,你把所有人都得罪個遍,就離禍患不遠了。但如果你說:“這件事搞砸了,大家都怨***,可我也做得不好……”如此,便可以“韜光養德”,如果對方是小人,那麼他不會害你,如果對方是君子,那麼他日後必定投桃報李。

水,滋潤萬物,卻一直低姿態,處在最低的位置,一直往下去,不與人爭高,所以老子才說“上善若水”,水近乎“道”。

第二,水最柔弱,但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即,鍥而不捨地完成自己的目標。

水的目的就是就下。

這是水的特性和使命,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水絕不會像山石一樣硬碰硬。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它絕對不會氣餒,而是耐心尋找解決方案——如果碰見石頭,那就繞過去!如果碰見低谷,那就等攢滿了咱繼續前進!如果碰見巨大的坑洞,那就積攢數年也在所不惜,並在最終形成一道瀑布。

水柔弱,但水從來不放棄,這也是“水德”之一。

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

第三,水最包容。如果包容不了,那還是因為水不夠多。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海也是水,水因為能容納百川和百泉,所以才成就了今日之大海。倘使有朝一日它沒那個心胸了,它也就萎縮了。包容會讓你變強,一味排擠,這不容,那不容,最終一定導致自己的乾涸。

一個人容不下一兩個人還好,要是容不下大部分人,那一定是自己有問題。

那麼,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情況怎麼辦呢?

在舉世皆濁的情況下,假設你有一個純潔崇高的理想,你最重要的是在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不是抱璧自惜,任憑汙濁繼續。譬如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了實現抱負,他賄賂補缺,又為了實現招募鄉兵抗擊日寇的目的而假報軍情謀取撥款。他的目的就是抗倭,可惜朝廷中沒人,他絕不可能擔當重任,而他要想當抗倭將軍,必須賄賂朝廷重臣。

是一個獨居在家,扼腕嘆息,眼睜睜看著倭寇殺死沿海居民的戚繼光值得尊重。還是不惜被人指著鼻子罵,被“高尚的人”嘲笑“原來你也不乾淨”,但殺光倭寇的大將戚繼光更值得尊重呢?

所以老子才說“上善若水”。


水的目的是純潔的。

水是可以忍讓轉彎的。

水可以耐心積累,突破壁壘。

水從來不會罷休。

最重要的是,水利萬物而不爭。

所以,一個不利於萬眾的人,哪怕再具備水的其他性質,也是“無道”的。這是根本,無此就不能稱為“上善若水”,一個人如果有“利萬物”“心懷天下”的想法,再兼水的其他性質,就可以無往不利了。


豆子人民藝術家


上善若水,出自於《道德經》,可是這麼多人做了註解,都註解對了嗎?那種引申的見解雖然也不錯,可也不是老子本意哦。我今天最不客氣,要做註解並批評人!老是這麼胡亂解釋,怪不得自古以來都講,能讀懂《道德經》的沒有幾個人?

我們來重溫下原文,《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親自給予註解:最隨順的就是水了,水對萬物都有利益,也從不跟萬物爭奪什麼,水的所做所為,正是人們最不願意自己也這麼幹的事,所以它和道,差不多一樣。

現在,我們來批判幾個關鍵字的解釋。

這個“善”字,都跟好啊,善良啊,仁慈啊,拉上關係攀上親家了,可是您現在感覺是嗎?

“處”字,也總是什麼動詞啦,名詞啦,說的好像很懂文言文一樣,也好像很懂得用字寫文章一樣,搞得自己跟專家似的,或者本來就是專家,爆破專家!

“惡”字,什麼兇惡的惡,可惡的惡啦,講了一大堆,其實我覺得就是充篇幅的。說著說著,還弄到臭水溝裡去了,說什麼別人不想去的地方,它也願意去。叫我講,實在噁心,噁心至極!老子氣得鬍鬚都翹到頭上去了。

我今天,說話不客氣,我希望越多的人,看到我這一篇,越好!我的註解,就是不一樣,我的註解,就是道!託大一回,“上善若水”,就得我這樣解釋的,才正確!


命理師陳一宏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道德經》的第8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其實很明瞭:好的、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清淨柔和,滋養著天地萬物,不爭不搶,能夠在眾人都厭惡的環境中存在,這也是水的另外一面,可以任意地改變自己的形狀,去適應環境,所以說:“水”幾乎就接近於“道”的境界了。

做人,需要透明如水、心靜如水。我們的心境應該像湖面一般清明寧靜。因為,波瀾不興的心境正如光滑透徹的鏡子、沒有波紋的水面,映照出真相。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古人們很多思想是類似的,一方面我們要檢驗自己是否如水般澄澈、平靜,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讓自己更加學會自我的審視。因為:

在透明的水面前,才知道什麼是純粹,什麼是汙濁,在清澈的心靈面前,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水讓我們要善獨。

水“以載則浮,以鑑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水告訴我們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來做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您可以給我點個贊!花不了多少流量噠!相信我!嘿嘿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