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有了孩子的婚姻,彼此之間就不是簡單的分分合合

婚姻,不是靠一個人努力就行的。

離婚,也不是隻考慮自己就可以的。

有了孩子的婚姻,彼此之間就不是簡單的分分合合

本來得過且過的婚姻,經過情感專家的指導,離了。

林的婚姻雖然平淡,卻也平靜,這波瀾不驚的婚姻卻因為她有次好奇的聽了一場情感專家的課就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走向結束。

林和丈夫是相親認識,十一年的婚齡,有一個八歲的孩子,大家相處模式就是寡言少語。林有陣子迷上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公眾號,裡面的內容大都是讓女性覺醒的文章,林開始覺得自己過得委屈。

她聽了一次課,情感專家說夫妻最重要的是交流,沒有交流的夫妻關係如同步履薄冰,一個男人在家不和你說話,肯定是在外面和別人說多了,因為人總是要有情感宣洩的。

這位情感專家還說,婚姻裡最重要的是彼此坦白,手機不設防,不坦白就是有私心有秘密,這樣婚姻很可怕。

林想了想,是這麼回事。於是,她開始頻繁查看丈夫的手機,丈夫不喜歡她這樣行為,於是就改了一個密碼。林發現丈夫修改了手機密碼之後,直接將手機狠狠的摔在地上,丈夫斥責她一句之後,她憤怒的將飯桌上的飯菜一股腦全摔在地上,看都不看已經嚇哭的孩子,摔門而出。

在這之後,林就覺得自己丈夫肯定是出軌了,不然手機為什麼要換密碼,他的秘密太多了。

但是,這時候林的手機裡還存著她和同事的曖昧短信。

一次大吵之後,兩個人的關係鬧得很僵。

每天沉迷在那些提倡“已婚女性覺醒”的公眾號,林對婚姻越來越失望,對丈夫越來越失望,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勇敢”一點,找到更好的愛情。

於是,林提出離婚。。

離婚之後,女兒歸對方,在有一段時間裡,林的狀態很好,她開始了尋找愛情的路,她堅信情感專家所說的話,你值得更好的男人去愛。

然而,一年半都過去了,她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有市場,甚至以前還跟她曖昧的已婚男同事都不跟自己熱絡了。而這時候,她聽說前夫再婚。

這才是現實。

從始至終,這段婚姻都是一場大人的鬧劇,那個在八歲的時候看著父母離婚的孩子,沒有人關心她到底怎麼樣了。

有了孩子的婚姻,彼此之間就不是簡單的分分合合

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勇敢一點!

這是一些不入流的情感專家最愛說的話,因為她們的受眾喜歡聽,都是掏了錢的,就要說著好聽的,但也要實事求是啊。

雨菲名字很好聽,聲音好聽,長相也不難看,但是,1米6的她有著與身高一樣的體重,她是生了孩子之後胖起來的,屬於一發不可收拾。

她的老公不喜歡她這麼胖,他覺得雨菲還是應該適當減肥。而同時,已經上小學的女兒也覺得自己的媽媽太胖了,所以,每次年紀活動,她都希望爸爸參加。

雨菲對此非常生氣,他們每次提的時候,雨菲都會撂著臉說一句,“要不是生孩子,我能胖成這樣嗎?”

總之,在雨菲心裡,她胖成這樣完全是因為生了孩子。

雨菲也想過要減肥,但是,她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嘴,同時也懶得邁開自己的腿,就這樣,她和丈夫的關係可見一斑。

雨菲花錢諮詢情感專家,她不知道怎麼和老公緩和,而且她的第六感告訴她,老公十有八九已經婚內出軌了。

雨菲的老公是顯而易見的渣,雨菲則是顯而易見的不思進取。

她不減肥,每天在電腦前收聽著愛情專家的課程,還特意付費參加諮詢。那個情感專家聽了雨菲的哭訴之後,她的指導意見是,與其為一個渣男痛苦,不如放棄,這句話也是沒有錯的,畢竟婚內出軌的男人不值得留戀,但情感專家好歹給她提出一些建議,比如,好好減肥什麼的。

不,情感專家一邊告訴她,不要為渣男哭泣,另一邊,告訴她,勇敢一點吧,你值得更好的男人去愛。

雨菲那時候打了雞血一樣,覺得離開渣男老公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光明什麼呢?

離開渣男與改變自己,這兩點是並行的,缺一點都不會迎來幸福。

在雨菲身上我們看到了一點,那就是不肯面對現實的女人,哀其可悲怒其不爭。

但是,作為情感專家這麼無視客觀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動雨菲離開現有的生活,實際上也是錯誤引導。

支持女人獨立不是挑唆女人不顧一切的逃離不幸的婚姻。然而,這世間哪有什麼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罷了。

其實,雨菲的丈夫固然渣,但這裡面雨菲也有著不可彌補的錯誤。她總是在孩子嫌棄自己胖的時候用“還不是因為生你”來怒懟孩子,而不是下定決心減肥。

所以,雨菲的孩子自己選擇跟爸爸。

有了孩子的婚姻,彼此之間就不是簡單的分分合合

他只要不提離婚,就說明心裡還有這個家。

情感專家分兩類,一類是秉承傳統勸架思想,勸和不勸散,二是極力推崇女性獨立。蘇文遇到的是勸和不勸散的情感專家。

蘇文的老公婚內出軌,是蘇文不經意發現的。

蘇文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有著不菲的薪資,婚前父母送自己的房子,總的來說,她在經濟上毫無壓力,哪怕是養兩個孩子。

可是,她想兩個孩子,那種想要離婚的念頭突然沒有那麼強烈了。

這時候,她打開手機找到一個情感群,群裡有一位情感專家,她把自己的遭遇跟情感專家說了。

情感專家領了紅包語重心長的給蘇文分析起來,專家說,他們估計已經不是一次兩次開房了,這種事情持續了多久不知道,會持續到多久也不知道,但是能夠確定的是蘇文的老公既然沒有提出離婚,說明心裡還是有這個家的。

蘇文說,看到他們那樣子,真的很難再接受他。

情感專家說,誰能保證離婚之後,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就算蘇文能找到,那孩子呢?為了孩子,就不應該離婚。

情感專家告訴她,婚姻分分合合對大人而言不過是難過一陣,但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在蘇文猶豫不決的時候,情感專家回到主題,男人不提離婚,就是不想離婚,他不想離婚,你又何必逼他離婚。

一時間,蘇文覺得是自己錯了,她覺得是該好好考慮一下。

就這樣,蘇文決定忍下去。

但是,她的做法卻錯的離譜。

蘇文每天都不開心,她將心裡對丈夫的恨意慢慢轉嫁給孩子們。她也開始找茬和丈夫吵架,在一次吵架時,蘇文把自己知道他出軌的事嚷嚷了出來。

蘇文的丈夫一愣,譏諷她城府太深,並且直接跟她說,既然知道了,就離婚吧。

而這個時候,大女兒卻怯怯的說了一句,你們如果離婚,我和弟弟能不能跟爸爸。

原來,自從聽了情感專家的話,蘇文就一直在忍。而她不但看丈夫越來越不順眼,看孩子們也不順眼,心裡壓抑太多,她動不動就吼孩子,甚至踹打孩子。每次動手打孩子的時候,她嘴上說的是,“如果不是你們,我就不用受這窩囊氣!”

總之,蘇文的結果並不好,丈夫提出離婚就算了,孩子們也和她離了心。

情感專家勸和不勸散並不是完全錯誤,但是,不要說為了孩子不要離。

如果一個女人想要為了孩子而忍,也是應該在不改變對孩子的愛,為他們營造一個團圓的家庭氛圍的前提之下,做到牙掉了咽肚裡,日子仍繼續。而不是像蘇文一樣,覺得自己所有的委屈苦難都是因為孩子,把孩子放在一個令自己痛恨的位置。

有了孩子的婚姻,彼此之間就不是簡單的分分合合

有了孩子的婚姻,本來就不是簡單的分分合合。

每個情感群裡都有幾位情感專家坐鎮。總是有女人跟他們聊自己的遭遇,希望他們能夠給出建議。

有的情感專家是會幫忙分析,有的,直接給出答案。

不過,群裡很多女人之所以在離婚與不離婚之間糾結萬分,很少一部分是因為她還繼續愛著對方,更多的是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記得一個女人在諮詢的時候說了一句,我不過就是失去一個丈夫,但是,孩子失去的卻是她的父親或母親,畢竟,一旦離婚了,兩個人就將會形同陌路。

也有在婚姻裡痛苦糾結的女人說,自己一直在想,不離婚卻每天爭吵對孩子的傷害大還是痛痛快快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更大一點。她無法忍受不思進取的丈夫,每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孩子從一開始在一邊哭到如今在一邊事不關己的玩著手機。每次,她想離婚的時候,身邊的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都勸自己為了孩子不能離。

開接送站的李姐說,她每天接送的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就是每天都吵架,有一次小男孩中午都沒有吃飯,因為昨天晚上父母吵架吵的很厲害,說到了離婚。小男孩說,他討厭爸爸媽媽每天都吵架,但是,他寧願爸爸媽媽每天都吵架也不願意他們離婚。

當我們婚姻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完全只在乎大人的感受,而是也要顧及孩子的感受。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也都很敏感,他們能夠從大人的表情甚至是說話的語氣上看出端倪。所以,不要再說離不離婚是兩個人的事,分明就是三個人的事情。

還有一些已經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是完整卻不幸福的,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感謝母親為了維持這個家庭的完整而做出的犧牲與隱忍,反而是帶著埋怨,他們甚至覺得如果母親能夠勇敢一點,那麼自己就不會戰戰兢兢的度過童年,少年時光。

一個完整的家庭不能只是外表的完整,而應該是核心完整。只不過,幸福的婚姻大都相同,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夫妻之間如果沒有孩子,不管是分是和都不是多大的一件事,誰的人生都有過客,他從你的世界走過,駐留再離開,也就是如此。

但是,一旦彼此之間有了孩子,夫妻的分與合就不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不過,又有多少人能夠為了孩子而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婚姻狀況呢?

有時候,在婚姻裡遇到問題諮詢情感專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婚姻裡牽扯到孩子,那麼除了諮詢情感專家,更應該諮詢的是兒童心理專家以及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