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汪精衛有無後人?

陳可79569


古人云“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



誰都未料到,曾經那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有著滿腔愛國之心、凌雲之志的汪精衛,最終會淪落成揹負千載罵名、遭億萬人唾棄的大漢奸“賣國賊”。


汪精衛雖然是個千古罪人,但是他並非沒有後人。他一共有六個子女(一個夭折)。五個子女分別是:長子汪文嬰、長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次子汪文悌。


長子——汪文嬰


汪文嬰於1913年出生於法國蒙太尼城。他是汪精衛夫婦在法國留學期間生的。1913年,因為“二次革命”爆發,孫中山先生讓汪精衛夫婦馬上回國。汪精衛夫婦覺得帶著這麼小的孩子,無法參加革命,於是二人拜託好友方君瑛撫養他們的孩子。為了讓孩子記住這段恩情,給兒子取的名字裡帶了一個與方君瑛的“瑛”同音的“嬰”字。


汪文嬰長大後,被汪精衛送往德國留學,按照汪精衛的安排,學習政治經濟學。學成回國後,直接進入汪偽政府,做了軍事委員會第三廳軍需處處長要職,娶妻譚文素。


抗日戰爭勝利後,見大勢已去的汪文嬰,偽裝成老百姓逃到香港。又通過賄賂他人,最終逃到了美國,定居加利福尼亞,改名喬治·約翰遜。因為父親汪精衛是“漢奸”,母親坐牢,他隱姓埋名,對任何人都不提自己的身世。直到死後,才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了真實姓名。


長女——汪文惺



汪文惺於1914年底,也是在法國蒙太尼城出生。汪精衛夫妻著急回國,把當時還是襁褓中嬰兒的汪文惺託付給好友曾醒代為“撫養。惺”這個字,與“醒”同音,也是為了答謝曾醒對女兒的養育之恩。


汪文惺長大後,在無錫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25歲時嫁給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的畢業生何孟恆。夫婦二人一直從事教育工作,都沒有在汪偽政府任職,因此抗戰勝利後,他們夫婦並未受到牽連。


後來夫妻二人移居香港,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因為初來乍到,舉目無親,倆人很久都艱難度日。在何孟恆應聘到香港大學植物系教學以後,生活才有所好轉。汪文惺則憑自己的教學資質,在香港多所小學任過教。


1981年,汪文惺夫婦隨三個女兒,一起去美國新澤西州定居。在汪精衛的子女中,只有她是唯一肯對媒體談及汪家往事的人,並修正和澄清了坊間,關於兄弟姐妹的種種傳言。


次女——汪文彬


汪文彬出生於1920年,她的身世可謂撲朔迷離。據說在汪精衛做了漢奸之後,她被不明歹徒綁架到偏遠地區,在那裡精神受到了嚴重打擊。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照顧她,給她做了很好的安置。在農村裡,安安穩穩地做了20年的農民。

1973年,汪文彬在汪文嬰的幫助下去了美國。後來,她又去了印度尼西亞,在印度尼西亞的醫藥部門,做了高級主管。晚年汪文彬入教做了修女。


三女——汪文恂


汪文恂出生於1922年,長大後曾先後就讀於重慶南開中學、嶺南大學,學習成績優異。

汪文恂早年定居香港,曾任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教學生學習傳統文化。


次子——汪文悌


汪文悌出生於192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日本投降後,汪文悌受到其父母的牽連,以漢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五年。


汪文悌後來定居香港,成為香港知名的橋樑建築專家,曾多次應邀回到內地進行學術交流、開展合作項目。



在2005年抗戰勝利60年之際,汪文悌回到大陸祭拜父母,當他看到自己父親汪精衛和母親陳璧君的跪像後,汪文悌失聲痛哭,並且說了10個字“做了錯事就應受到懲罰”!


汪精衛是中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漢奸、賣國賊,被永遠釘在了恥辱柱上。而他的後人們是無辜的,希望他的後人們,都能抬頭挺胸地做人,祖國並沒有遺棄他們。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怎麼可能沒有後人呢?肯定是有的,不但他有,同時期的幾個大漢奸,比如周佛海、陳公博、張景惠等等。

先說下汪精衛為何許人也。汪精衛即汪兆銘1883年出生,祖籍浙江山陰。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後被釋放,到了袁世凱統治時期去了法國留學。回國後一直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自認是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和繼承者。孫中山在北京去世後與蔣介石、胡漢民爭權失敗,一直活在蔣介石的陰影之下。抗戰的時候投降日本鬼子,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

汪精衛和號稱民國第一女漢奸的陳璧君育有6名子女,一個早夭活下來還有5個。分別是:

長子汪文嬰(1913年-)曾留學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後來任汪精衛政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三廳軍需處處長。晚年定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長女汪文惺(1914年-)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後來在香港任教於多所小學。退休後定居美國新澤西州。

次女汪文彬(1920年-)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來在印度尼西亞當修女。

三女:汪文恂(1922年-2002年)早年為父親汪精衛整理文稿,後來任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

次子:汪文悌(1928年-)自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來在香港從事橋樑建築工。

也就是說他們的子女除了一個早夭一個活了80歲,其餘都還在,都是高壽,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說完汪精衛在說說周佛海,周佛海通汪精衛一起投降日本人,成為汪偽政權的“股肱之臣”,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罪判處死刑,次年經蔣介石因其抗戰中期有功簽署特赦,改判無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因心臟病死於獄中。周佛海有一子名叫周幼海,還是個中共地下黨員,長期在黨的領導下在上海從事鬥爭,1985年在上海去世。

還有陳公博、張景惠其實都是有子女的。只是子女多少、在哪生活而已。


無聊感悟人生


1910年1月,汪精衛到北京後開了一家照相館,這家照相館名為“守真”。

這一年,汪精衛決定要刺殺清政府的攝政王載灃,他來北京便是為了此事,開照相館也只是為了掩護,他已經打定主意,此行,如不成功,便成仁。

一個從檳榔追他追到日本,又從日本追到中國,追到北京的女人,在他開始刺殺行動之前,認真地看著他說,我給你幹一下吧,你明天要死了,我沒有旁的送給你。

這個女人是陳璧君,能對他說出如此“辛辣”的話的也只能是陳璧君了。

這一年,陳璧君只有19歲,但是知道汪精衛要刺殺載灃以後,她也始終追隨,當時的汪沒有結婚,也沒有愛人,如果他這麼死了的話,便絕後了,所以她決定將自己送給他,雖然當時的他並不喜歡、甚至是討厭她。

雖然,陳璧君夠主動,但是汪精衛確實不喜歡她,也不願害了她,所以終究沒幹。

他的刺殺也沒成功,不僅沒有成功,還被載灃給逮捕了。載灃開始是想處死他,後來又覺得不能和革命黨鬧得太僵,便給汪精衛判了個終身監禁,汪也因此逃過了死劫。陳璧君則到處活動,她想將他從牢裡撈出來。

陳璧君曾經買通獄卒給汪精衛送去了一封信:

“四哥如面:千里重來,固同志之情,亦兒女之情也。妹之愛兄,已非一日,天荒地老,此情不渝。但此生已無望於同衾,但望死後得同穴,於願已足。賜我婚約,以為他年作君家婦之證。忍死須臾以待之,其當字覆許我也。”

陳璧君,確實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奇女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迅速地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在袁世凱投入革命黨陣營後,又很快地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獄中的汪精衛也最終因此恢復了自由。汪精衛被袁世凱釋放後,回到了上海,仍在為解救他而奔走的陳璧君聽到消息後也激動得匆匆趕去了上海。

兩人相顧無言,但是在經歷過一場生死後,再次看到這個從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女人時,汪精衛那顆堅硬的心也終於被她所熔化,所以,他決定接受她的愛。

1912年,陳璧君終於如願地嫁給了汪精衛,結束了長達5年的追求。

1935年王亞樵策劃在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上刺殺蔣介石,但是因為當時蔣沒有出席合影,孫鳳鳴只好將目標鎖定在了汪精衛的身上,“啪,啪,啪”,汪精衛中了三槍後頃刻倒地。汪精衛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但是在脊背處的那顆子彈卻無法取出,直到9年後要了他的命。汪精衛恐怕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倒黴到替自己的死對頭蔣介石捱了這三槍,最後更是因此喪命。

1938年,這時候的汪精衛早已經沒了和蔣介石繼續鬥下去的實力,所以他想到了借用日本人的勢力來取代蔣介石,於是他出走河內,發表“豔電”,從此淪為了漢奸。在汪精衛發表豔電後,蔣介石命令戴笠組織特務趕赴河內刺殺汪精衛,但是汪的命卻很硬,軍統特務針對他的形成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甚至最後直接衝入他的住宅也沒能成功刺殺他,河內三次刺汪皆告失敗。

雖然後來陳璧君始終堅稱他們不是漢奸,是“曲線救國”,但是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證明了汪精衛是漢奸。

1944年汪精衛死在了日本主子家裡的手術檯上,雖然被葬在了中山陵旁邊的梅花山頂,但是終究被蔣介石用了150公斤TNT炸開了他的墳墓,他的屍體也被一把火燒成了灰,骨灰也被扔到了臭水溝裡。

1945年陳璧君被軍統特務逮捕,1949年7月被押到了上海提籃橋監獄。在獄中,陳璧君始終在為自己和汪精衛的罪行辯護,否認自己是漢奸。

1959年6月,陳璧君在獄中病死。

汪精衛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讓人痛恨的漢奸,並沒有絕後,更讓人搖頭的是,他的後人活得很好,很好。

陳璧君與汪精衛結婚後,為了生了3子3女,但是第5子夭折,剩餘5位子女分別為汪文嬰、汪文惺、汪文彬、汪文恂、汪文悌。

汪文嬰於1913年4月在法國出生,因為當時汪與陳結婚後赴法國留學,汪精衛投靠日本人後,汪文嬰也曾在汪偽政府任職,後到美國定居。

汪文惺生於1914年,也是在法國出生,在這個女兒出生後,汪精衛急於回國,便將她與汪文嬰交給了方君瑛、曾醒代為撫養,這一兒一女名字中的嬰、惺與瑛、醒同音便是因為如此。汪文惺在1939年結婚,1945年後到香港定居,後又隨子女移居美國。

汪文彬生於1920年,因為信了基督教,所以當了修女,後來到印度尼西亞服務後便在印尼定居了。

汪文恂生於1922年,她是汪、陳的小女兒,曾在汪偽政府任職,給汪精衛當助手,1945年跑去了香港,成為了香港大學的一位教授,一直活到了2002年。

汪文悌是汪、陳的小兒子,生於192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也是在汪偽任職,後來也是去了香港,從事橋樑建築領域的工作,2005年時曾回南京祭拜汪精衛和陳璧君。


寧糊塗


作為“民國四大美男子”之首的“汪精衛”育有兩兒三女,而且他的子女都十分地長壽。

汪精衛本是國民黨初期的重要人物,後期搖身一變成為“國字號第一大漢奸”。

汪精衛的家庭組成

汪精衛其人

1883年出生於廣東,因筆名精衛,被後世稱為“汪精衛”。早期是個有思想有抱負的正氣少年,後期投靠日本,建立南京偽國民政府,淪為當時全中國最大的漢奸。


妻子:陳璧君

189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南洋鉅富陳耕基之女。汪精衛憑藉著俊俏的外表與心中為國為民的正氣吸引了陳璧君,二人在動盪的清末民初分分合合幾經磨難,民國第二年1912年在上海舉行婚禮。


長子:汪文嬰

1913年生於法國,曾經留學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後在南京偽政府擔任軍事委員會第三廳軍需處長。抗日戰爭勝利後,沒有受到審判,現居美國加州。再也沒回到中國。


長女:汪文惺

1914年出生於法國,曾在江蘇學習,學生時代也參加過抗日遊行,抗日戰爭勝利後移居,在香港多所小學擔任教師一職,退休後與丈夫定居美國新澤西。再也沒回到中國。


次女:汪文彬

1920年出生,為人十分低調,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在印尼隱居當修女。


三女:汪文恂

1922年出生,就讀重慶南開中學、嶺南大學,成績優異。早年為父親汪精衛整理文稿,抗日戰爭勝利後,移居香港,艱難餬口,後任香港大學教育系主任。2002年病故。


次子:汪文悌

1928年出生,南京中央陸軍學校畢業,抗日戰爭勝利後以“漢奸罪”被判刑1年零6個月,後在香港從事橋樑建築工作,多次應邀回內地開展交流合作項目。

汪精衛的賣國求,榮美其名曰“曲線救國"實際就是賣國,他的妻子子女都因他的罪行受到波及,因此多旅居國外,行事都不張揚。


閩東小村66666


汪精衛,字季新,筆名精衛。自幼聰明,早年投身革命。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追隨孫中山先生。後來在抗日戰爭期間,投靠了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

汪精衛與陳璧君一生共育有六個子女。除其中一個在出生後夭折外,還有五個子女。

分別是:長子,汪文嬰。次子,汪文悌。長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

汪文嬰 ,汪精衛的長子,1913年出生。曾留學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後來回國後,在汪偽政權軍事委員會第三廳,擔任軍需處處長。現居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汪文悌,汪精衛次子。1928年出生,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抗日戰爭結束後,汪文悌在1946年,被以漢奸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五年。晚年旅居香港,從事橋樑建築工作。

汪文惺,汪精衛長女。出生在法國,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後來在香港多所小學任教。退休後與丈夫何夢恆定居美國新澤西州。

汪文彬,汪精衛次女。1920年出生,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來在印尼隱居,不問世事。之後步入佛門當了修女。

汪文恂,汪精衛三女。1922年出生於廣州,早年為父親整理文稿,承認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2002年病故與香港。

縱觀大漢奸汪精衛的後代,除了早年夭折一個不算,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長壽的。有的從政,有的經商,有的搞教育,有的皈依佛門。其晚年生活都是不錯的。


任馳贏天下


其實汪精衛的“精衛”只是他的筆名,汪精衛原名“汪兆銘”。

汪精衛在我國抗戰期間投靠日本,於是被兩岸同胞認為是大漢奸,但是其實早年的汪精衛可是個愛國分子,早年跟隨孫中山先生革命,也曾有過一定的功績,但是在抗戰期間想日本人求和投降,並且承認了滿洲國等傀儡政府,並且組織偽軍(皇協軍)直接協助日本人辦事,行為不齒。著實符合“大漢奸”這個名稱!(汪精衛與東條英機)

好多人認為汪精衛是個大漢奸,不應該讓他有後代。其實不然,汪精衛和妻子陳碧君生育了6個子女(其中有一個夭折),我這裡就介紹下他的其他5個子女的情況。

汪文嬰——汪精衛長子

出生於1913年,曾經留學德國,主修政治經濟學,畢業回國後在汪精衛政權的軍事委員會第三廳擔任軍需處長。現在移民居住在美國。(汪文嬰)

汪文惺——汪精衛長女

1914年出生在法國,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曾經在香港多所小學任教。汪文惺老人已經九十多歲了。現在和丈夫何夢恆定居在美國新澤西。

汪文彬——汪精衛次女

1920年出生,早年在印尼政府醫藥部門任職高級主管,後來在印尼深居簡出,出家當了修女。

汪文恂——汪精衛三女

(汪文恂)

1922年出生,早年給父親工作,替父親汪精衛整理文稿,曾經任職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汪文恂老人在2002年病故。

汪文悌——汪精衛次子

1928年出生,後來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並畢業,在香港從事橋樑建築,多次應邀回內地開展合作項目。抗戰勝利後,1946年,以“漢奸”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



明明說歷史


汪精衛一生有六個子女,這六個子女除了老五早夭外,其他皆長壽。

汪精衛六子女中,出入公眾視野最多的是三子汪文悌,讓人唏噓不已的是,汪文悌之所以為世人熟知,乃是因為:他和父親汪精衛一樣,被扣上了“漢奸”的罪名。

開扒汪文悌前,先來梳理汪精衛眾子女概況。

長子汪文嬰,生於1913年,其名字為紀念照顧他的方君瑛(瑛同嬰)。成年後,留學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因為是長子,汪精衛曾一度將他作為接班人培養,回國後,曾在汪政權軍事委員會第三廳擔任軍需處長。後長居美國加州。

長女汪文惺,1916年出生,其名字是為紀念一直照顧她的方君瑛和曾醒(惺同醒)。畢業於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後從事教育工作,任教於香港多所小學。退休後長居美國新澤西。

次女汪文彬,1920年生,相比汪精衛其他子女,她的職業最為特殊,她是印尼的一名修女。至於她做修女的原因,至今是個謎,有人揣測:王文彬此舉是為了為父親贖罪。

三女汪文恂,1922年出生。在汪精衛的三個女兒中,她算是與父親接觸最多的一個了。早年時,文采出眾的她曾幫父親整理文稿,現今存世的很多汪精衛文稿,多由她參與整理。

次子早夭(無名)。

梳理完了這些,重點來看看汪精衛三子汪文悌。

汪文悌生於1928年,作為汪精衛與陳璧君最小的孩子,汪文悌一出生就受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的愛護。

汪文悌聰慧異常,長相頗有幾分汪精衛的神韻。汪精衛一直將他帶在身邊悉心栽培,汪文悌也不負父親期望,他不僅詩文出眾還剛毅果敢,一度被時人稱為“汪少”。

汪文悌以優異的成績從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院畢業後,就被父親安排在身邊擔任要職。

正是因為汪精衛的這一安排,才導致了汪文悌最終的悲慘結局。

1946年,汪精衛夫婦被審訊時,汪文悌成了他們眾多子女中唯一受到起訴審判的人。

審判的結果是: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緩刑五年。

這以後,人生有了汙點的汪文悌一生未碰政治,終其一生,他都在從事與橋樑建築有關的工作。

人說,能幹好一件事的人,也必定能幹好其他事,汪文悌退出政壇後,雖一直從事與政治毫不相關的工作,卻也照樣憑藉聰慧和努力創下了輝煌。

多年後,因為在建築橋樑事業上的突出成就,內地幾番對汪文悌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回內地開展橋樑建築項目。

考慮再三後,本就思鄉心切的汪文悌回到了國內。

那年,已年邁的汪文悌踏上了回過的路程,原本,汪文悌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當他在南京看到父親和母親的跪像時,他還是忍不住涕淚直流。

那天,他站在父母的跪像前,哭著對周圍的眾人說:“做出的事就應該受到懲罰”。

作為一個孝子,看到自己父母的跪像,想必,當時的汪文悌當時內心是極度心痛的。但正如他自己所說“做出的事就應該受到懲罰”,這一切,都是汪精衛和陳璧君應受的懲罰。

後來,汪文悌在南京投資了很多項目,為南京的建設作出了相當的貢獻。

只是,汪文悌並未長期留在南京,這座城市,雖是他一生最牽掛的地方,但也終究藏了他太多的痛。

“既然心宇行將滅,何苦天涯尋怨尤?縱有先輩千夫指,後人安可續春秋?”

這首詩,是後人對汪精衛的慨嘆,此刻,也不免想感慨:既然心宇行將滅,何苦天涯尋怨尤?


記者李滿


汪精衛,中國天字第一號大漢奸,在中國抗戰最困難時期投靠日本人,組建汪偽國民政府,出賣國家民族利益,遭到國人唾棄。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抗戰勝利後,南京人民對汪精衛的墳墓留在中山陵附近十分不滿,因此1946年1月21日蔣介石派何應欽將汪精衛墳墓炸燬,棺木和屍體被運往火葬場徹底焚化。那麼這個讓人不齒的漢奸後人如何了呢?

1912年初,29歲的汪精衛和陳璧君結婚,兩人共有六名子女,除第五個夭折外,其餘的五個都活得很長壽。因為父母的關係,汪精衛的子女大多定居在海外,遠離政治、遠離公眾視線,低調生活,不談論自己的家庭。因為汪精衛和陳璧君本身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所以對於子女的教育很重視,因此汪精衛的子女都有體面的工作。

長子汪文嬰,曾留學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後來任汪精衛政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三廳軍需處處長。晚年定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過著深入簡出的生活。

長女汪文惺,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後來在香港任教於多所小學。退休後定居美國新澤西州與子女生活在一起。

次女汪文彬,為人非常低調,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來在印度尼西亞當修女。

汪精衛女兒結婚

三女汪文恂,早年跟隨汪精衛身邊,幫著父親整理各種文稿。抗戰勝利後移居香港,任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

次子汪文悌,自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戰勝利後,他是汪精衛夫婦子女中唯一受到審判起訴的人,以漢奸罪被判處了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五年。後來在香港從事橋樑建築工作。

汪精衛的子女因為父母的關係承受著一般人沒承受過的壓力,為人處事都不怎麼張揚,儘量保持低調,所以個人事蹟一般少有人知,可說的不多。


當狗容易做人難


汪精衛有兩子三女。

長子,汪文嬰。(1913年出生)

德國留學生,後到汪偽政府軍委會第三廳軍需處長。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長女,汪文惺,生於法國,大約生於1923年。退休後與丈夫何孟恆定居美國新澤西州。


次女,汪文彬,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官,後在當地隱居當修女。

三女,汪文恂,早年在其父(汪精衛)處整理文稿,曾仼香港大學教育糸教授,2002年病逝。

次子,汪文悌。1928年生。畢業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香港從事橋樑建設,多次應邀回國。


關於汪氏三姐妺的出生年份,網絡上記載可能有誤,因此我就未註明其出生年份。

順便談談汪精衛。

北京後海現在是遊人如織,沿途風景不亞於"清明上河圖"。其中著名的"銀錠"拱橋下面,即是汪精衛埋炸彈爆炸清未攝政王的地方。可惜失敗下牢。汪精衛供詞使肅親王肅然起敬,嘆曰:其才出色,其志可悲。

汪精衛的惡夢起於1935年11月1日,9點35分鐘,照完像的中央委員們正轉身上臺階返回會議室時,晨光通訊社記者孫鳳鳴突然閃出扯槍朝汪精衛開了三槍,其中一槍打在背部肋骨上,汪應聲倒地。


打在肋骨這一槍終於在幾年後成為致命一槍,汪精衛在日本因脊骨手術而喪命。

這一槍汪精衛是為蔣介石檔了。蔣因此而動殺機,密令戴笠弄死王亞樵。

汪死後埋在南京紫金山,用水泥密封。

光復後,蔣令人炸燬之。

卿本佳人,奈何作賊!與肅親王評價一致。

萬幸的是其後人倒也個個非白丁,均為人才。

陳壁君雖然貌不驚人,但與汪精衛感情如一,亦無俳聞,看來智慧比外貌重要。

(完)


良人執戟2


汪精衛是一個長的很精神的半反派人物,於1883年生於廣州,曾留學法國。

在早年他是和孫中山一起鬧革命的,還創辦了雜誌《建設》,一直都是積極的努力,成就不小,還擔任過廣東政府顧問,1924年甚至做到了中央的宣傳部長,可見此人能力是有的。

之所以說他是半反派任務是因為他早年是個正經的革命者,後期才開始走向反面的。在抗戰期間,他鬼使神差的投靠了日本人,不管他是怎麼想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他是罪惡的,也正是因此他沒有給人們留下什麼好印象。最終他也是死於日本的。

雖然是漢奸的身份,身背無數罵名,但是人家也是留有後人的,他的後人如今大都居於美國。

汪精衛的大兒子叫汪文嬰,1913年出生於法國,等徑去德國留學,還在其父親建立的偽政權中擔任過軍需處的處長,晚年在美度過。

大女兒叫汪文惺,和汪文嬰一起出生在法國,曾在香港做小學教師,晚年也是去了美國。

二女兒叫汪文彬,1920年出生,是印度的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來留在了印尼做修女。

小女兒叫汪文恂,1922年出生,在香港還曾做過大學教授。

小兒子叫汪文悌,1928年出生,兄弟姐妹都很寶貝這個最小的弟弟,主要從事橋樑建築事業。

可以說汪精衛的五個子女還是挺優秀的,只是他這個做父親的道德品質有點欠缺。據說他這五個子女都活的時間挺長的,大都在90歲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