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此皇帝被後世稱為暴君,為中國領土穩定,不惜付出亡國代價

在我國曆代王朝中,每個皇帝的所作所為,史書都有一番自己的評價。史學家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有些皇帝在當時看來,是暴君,是屠夫;在現在看來,卻有另一番評價了。隋煬帝楊廣,史書上尤其是唐朝史書評價他是一代昏君,濫用民力,橫徵暴斂。


此皇帝被後世稱為暴君,為中國領土穩定,不惜付出亡國代價​事實上,隋煬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開科舉,修糧倉,這些做法都是造福後人的。可惜的是,楊廣太操之過急了,將幾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在幾年內就完成了。也導致了隋朝的滅亡。今天我說的這位皇帝,歷史上也是鼎鼎大名的皇帝。

此皇帝被後世稱為暴君,為中國領土穩定,不惜付出亡國代價​此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談到這位皇帝,許多人第一印象是暴君,他焚書坑儒,修阿房宮,無數平民百姓因此身亡。但要說起他的貢獻,也是很大的。統一全國,修建長城,統一度量衡等等,這些所作所為稱為一代有為之君絲毫不為過。其實,令人忽視的是,秦始皇曾做了這樣一件事,為此,秦始皇不惜付出了秦國滅亡的代價。

此皇帝被後世稱為暴君,為中國領土穩定,不惜付出亡國代價​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開始征服南越之地,即現在的東南沿海一代。為此,始皇嬴政先後三次派大軍征服南越之地。不久之後,南越納入我國版圖,始皇設了南海、桂林、象郡。為了讓南越之地徹底融入我國版圖,雄才大略的始皇嬴政命令南征的秦國士兵在當地駐紮下去,永生永世不得返回中原。即使遭遇滅國之戰,也不得返回!這樣的命令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秦始皇為何下達這樣的命令呢?

因為秦始皇知道,一旦幾十萬秦國士兵返回中原了,那麼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南越之地,將會再次陷入叛亂的局面,那樣的話,再去征服的話所花的代價將更大。在秦始皇看來,即使他的子孫後代受不住這大秦江山,但後來的皇帝也會繼續將百越納入中華版圖。所以,秦始皇寧願讓幾十萬士兵留在南越之地,也不希望他們回中原。


此皇帝被後世稱為暴君,為中國領土穩定,不惜付出亡國代價​後來秦朝滅亡時,這些士兵依舊按兵不動,漢朝建立後,趙佗在南越自立為王,他帶去的50萬士兵也與當地土著居民通婚,加強了中原地區與當地的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南越國曆經百年發展,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華夏文明也得以在南越地區發揚和繼承。

西漢建立後趙佗甚至在南方成立了南越國,並且一直和西漢王朝並立於世,直到漢武帝時期,南越國才被漢朝收復,南越國正式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