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想和學生做朋友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許多新手教師初上崗時,往往在自我介紹中都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希望我們以後可以成為朋友”。確實也有很多老師說到做到了,因為年輕老師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和學生迅速打成一片,可以和學生無所不談,開開玩笑,甚至有的老師都可以和學生直接交流戀愛的問題。可能初看起來十分美好,但時間一長就會問題叢生:距離太近導致老師得不到基本的尊重。

想和學生做朋友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學生喜歡老師,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調查表上得分最高,逢年過節禮物成對,還會有許多學生跟自己說心裡話,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會乖乖地聽老師的話——你會一直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朋友嗎?特別是在少年時期,學生們尚不能正確地審視師生之間的關係,還不知道喜歡一個人的前提是尊重,一旦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平等了,那麼上課不守紀律、拖欠作業、隨意出入辦公室翻找東西這些情況將會瞬間席捲整個班級,並且一旦老師批評了他們,他們也會記恨最深,因為作為朋友是不能隨意干涉教育別人的,不然他們就會覺得你這個朋友根本不“忠誠”,不靠譜。

這個道理不僅是教師獨有,各行各業各方各面基本都通用。做領導的,可以適當到基層走一走看一看,適時地表達對下屬的關心,但萬不可長期和下屬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做同樣的工作,享同樣的待遇。階級差距帶來的權威感是非常必要的,世界許多國家都曾有過階級分化的過程,這也是精英政治的基本要素之一。不過當然我們這裡不是在談政治,只是想告訴新手教師們,可以偶爾和學生交交心,但切記不能完全地變成他們的朋友,因為教師的任務是輔助並督促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否則學生對你再好,但是沒有成績出來,家長不滿意,學校不滿意,自己也是個不稱職的教師。

想和學生做朋友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但這並不是說做教師就必須要板著臉上課,中學時代的學生相當一部分都處在叛逆期,如果一味地採取高壓政策,個別學生很大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認為老師故意針對自己,因而滋生仇恨。因此想辦法讓學生喜歡自己的同時,保持適當的階級差距和威嚴感才是最合適的方法。比如,在做自我介紹時,可以先亮清楚自己的底線,制訂合適的獎懲措施,平時跟大家和和氣氣,玩笑打鬧都不過分,但只要有學生敢越過底線,直接雷厲風行地按照約定的措施殺雞儆猴,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底線在哪裡,也就自然很少會有人去主動觸犯了。

這裡總結一下老師受學生歡迎的一些特性,新手教師們可以選取適合自己的幾條嘗試去改變,相信你們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

1. 有幽默感。上課時可以根據課程內容或者突發事件,引出一兩個小笑話,或者配有一些誇張的肢體動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

2. 能跟學生談心。在批改作業時,可以適當多寫一些評語,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比如某位同學成績突然下降,作業一塌糊塗,可以對其重點關照,嘗試和他交流,找出並解決問題。

3. 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袒成績好的學生,更不能故意傷害差生,做到一碗水端平,優秀的學生開小差要批評,差生有進步要及時鼓勵,只有對學生一視同仁,學生才會從心底裡尊重老師。

4. 說話算話。對待學生一定要有原則有規矩,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能姑息。

5. 保持神秘感。讓學生感到你非常神秘,有很多你會的你知道的東西他們不會,你偶爾露一手就能驚呆他們。

6. 找共同話題。學生其實都很幼稚,但是你一定不要說他們幼稚,要對他們感同身受,讓自己用初高中的那種感受去理解他們,對其興趣愛好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

總而言之,教師要和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在課堂上要讓他們怕你,否則升學壓力之下,成績的下降是非常致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