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來源|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保姆119》是美國一檔真人秀節目。節目內容:孩子不聽話、偏執、暴力……作為家長的您是否會手足無措?在美國,有這樣一個機構——保姆中心,接受市民關於子女教育方面的求助,然後根據情況派出相應的專家,上門指導一週,直至問題解決。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最近看熱搜,一則關於熊孩子的新聞把我驚到了。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這孩子的確很欠管教,但更讓我驚訝的是,新聞之後暴打熊孩子洩憤的全民狂歡。網友們一片喊打喊殺之聲,彷彿不將“熊孩子”扒皮不足以平民憤。有位網友直接說,“把他頭往牆上狠撞,就說電視劇裡這麼撞,要麼失憶要麼撞死,想看看你是哪一種。”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只是,喊打喊殺容易,但暴力真的可以解決熊孩子問題嗎?對付熊孩子,是不是隻能一打了之?

在美國,就有一個專治熊孩子的保姆中心,他們接受市民關於子女教育方面的求助,然後根據情況派出相應的專家,上門指導一週,不打不罵解決問題。超級保姆治理熊孩子的過程被記錄下來,製作成一檔真人秀節目:保姆119》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看過這檔節目,首先你能得到安慰。原來熊孩子問題並非我們獨有,在美國,熊孩子一樣很多,熊的級別可能更高,節目裡,你隨時可以看到倒在地上撒潑的孩子大聲喊叫,“我恨你們,我要殺了你們!”、暴怒的家長歇斯底里地大吼:“都給我停下來!”……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然後,你能得到改變狀況的方法。超級保姆們,會在一週以內儘可能的改造熊孩子,拯救那些瀕臨崩潰的家長。

讓我們來看看,她們是怎麼做到的……

立規則

吉姆和尼基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他們有兩個頑劣的孩子,女兒喬丁和兒子傑克森。這兩個孩子幾乎每天都在打架,到處亂跑,敲打東西,扔東西,有一段時間甚至喜歡對父母說“我要殺掉你”,媽媽尼基開始害怕這個家,因為它十分混亂,而且沒有尊重。

超級保姆黛比將承擔起改變這個家庭的重任,幫助他們恢復正常。黛比在第一天觀察時就發現,這個家庭順序是倒過來的,父母不像家長,家裡都是孩子們做主。當媽媽尼基希望女兒脫掉滑冰鞋時,她說的是:“喬丁,求你了,不要穿著滑冰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女兒喬丁則完全充耳不聞。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根本沒有辦法管住孩子們。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晚餐時間,黛比發現這個家根本就不在一塊兒吃飯,傑克森在角落吃,爸爸在另一旁,媽媽是唯一坐在餐桌旁吃飯的,生活完全沒有規矩。晚飯後,媽媽要開始工作了,她告訴喬丁:“我需要一個人,打一個電話。”但喬丁並不想這樣,她強行闖入媽媽的房間,自顧自玩起來,根本不在乎有沒有影響到媽媽。而更讓黛比驚訝的是,在與孩子的對峙中,媽媽很輕易地妥協了。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黛比決定從立規則開始做起。根據制定的規則,黛比搬走了喬丁房間的電視,按照規定,喬丁睡覺前將不能再看電視,改為聽媽媽講故事。傑克森按照規則,不能再無緣無故地說髒話,得學會尊重別人。

剛開始,在這個家庭執行規則非常困難,因為媽媽總是擔心如果不按孩子的來,就會導致親子關係的疏遠,習慣性地退讓和妥協。為此,黛比和媽媽尼基長談了一次,要求尼基必須行使起做家長的權利。如果繼續妥協下去,最後受傷害的是孩子。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長談之後,尼基總算決心做出改變,做出改變之後,她驚喜地發現,親子關係不但沒有疏遠,自己反而獲得了應有的尊重,孩子和她的關係也因為彼此尊重而變得更加緊密。

事實上,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溺愛軟弱的家長,一次妥協只會帶來更多次的妥協,直至潛意識裡就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管得住孩子,最後不得不放任自流。要改變這種狀況,家長需要立出規則,更重要的是,立出規則之後就得明確立場,堅持下去。就像黛比說的那樣:“規則已經定好,堅持下來,是讓孩子尊重你的唯一方法。

不能缺席的爸爸

裡奇和蘇西,給他們的大女兒沙斯塔起了個火山的名字,因為她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爆發,她的弟弟妹妹也是麻煩不少,爸爸裡奇常常騎車出行,留下媽媽蘇西一人在家與孩子周旋。

蘇西說:“我懷孕時沒有想過會是這樣,這三個孩子快要把我逼瘋了!”房間剛收拾完就亂掉,大女兒沙斯塔特別任性,一直在挑釁,弟弟夏洛則脾氣暴躁,他的口頭禪是“不要,不要,我不要!”,剛滿兩歲的凱亞是最小的,只要不好好看著她,就會惹出大麻煩。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保姆斯黛拉來的第一天就發現了這個家庭的問題,當媽媽蘇西收拾廚房時,其他人都只是在旁邊看著。晚上,爸爸躺在沙發上,媽媽在廚房給孩子餵飯。當孩子們開始製造矛盾時,爸爸總是藉口出去騎車逃避責任,把責任都留給媽媽。

媽媽蘇西會抱怨:“裡奇過得可真開心,而我就像風車一樣,根本停不了!”

斯黛拉意識到,這是一個典型的喪偶式育兒家庭,爸爸缺席,媽媽焦慮。媽媽的焦慮感,導致她根本沒有辦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保持冷靜,對孩子的要求永遠是斷斷續續的,一件事情還沒有堅持做完,就不得不開始催促孩子去做另一件事。

在這樣的焦慮感下,孩子跟媽媽的關係十分緊張,也根本不願意聽媽媽的話。

要改變這個家庭,很明顯,必須讓爸爸裡奇把熱情從騎車轉換到家庭,為這個家庭做出貢獻。在每週六的家庭會議上,斯黛比嚴肅地指出了爸爸的問題:“換成我,我也會把孩子扔給你,然後我也出去這麼久的時間。”在斯黛比地引導下,蘇西也將自己多年的怨氣一吐而快:“裡奇,你對時間的利用太自私,對家庭很不負責任。”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最後,斯黛比決定先幫助裡奇和蘇西改善關係。她給出的方法是:媽媽休整一天,這一天裡,由爸爸負責帶娃。

很快,手忙腳亂的裡奇就感受到了妻子的痛苦,要搞定三個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再也沒有逃避迴旋的餘地,不得不鼓起勇氣,承擔起父親的責任,去約束孩子們的行為,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定下一些規矩並負責他們的起居飲食。

一天之後,裡奇在鏡頭裡說:“我終於明白,只有我回歸家庭,才能給蘇西喘氣的時間。而這樣對蘇西好,只有她變好,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好。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先改變自己

史芬和肖恩是一對警察夫婦。雖然都是警察,兩人的性格卻很不一樣,爸爸肖恩脾氣溫和,凡事包容,媽媽史芬卻很強勢,脾氣比較急躁。

他們在四年裡有了六個孩子,出乎意料有了一對雙胞胎,然後又有了三胞胎,整個家都是混亂的,媽媽蘇西看起來憔悴不堪,對每個孩子都充滿了濃濃的厭煩情緒。

保姆斯黛拉被指定幫助這對夫婦擺脫困境。她觀察到,媽媽蘇西面對孩子時,常常忍不住犯職業病,呵斥或者大吼,不準這樣,或者不準那樣。

早飯後,媽媽蘇西將孩子們都召喚到樓下做家務,“快點,快來,這裡需要團隊合作!” “你們認真聽著,現在需要分類……”這聽起來就像是發號施令,而不是誠招新兵。

當寶寶叫媽媽時,蘇西會不耐煩地說:“去找爸爸,我忙著呢,拜託,別對著我哭。”其他時候,當孩子們做了什麼錯事,蘇西跟他們對話的方式,像極了審訊犯人。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保姆斯黛比決定安排一些時間,讓媽媽和孩子們玩耍,滿懷希望看到,蘇西能像一個真正的媽媽那樣跟孩子們說話,而不是一個警官。

在玩泡泡機的過程中,發生了一點小小的意外,女兒瑪麗的眼睛弄到了肥皂水,瑪麗拉著媽媽的衣角哭起來,在瑪麗徹底崩潰前,媽媽粗暴地打發了她。

爸爸肖恩要帶瑪麗去洗一洗,媽媽蘇西卻無所謂地說:“不過是一點肥皂水,用你的背心給她擦擦就好了。”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斯黛比找到了問題所在,她告訴蘇西:“你在向孩子表達感情的過程中有了障礙。為什麼孩子哭鬧你很煩躁,而你自己大喊大叫就覺得很自然呢?

這句話擊中了蘇西的痛處,雖然很不樂意接受這個事實,但為了讓家庭恢復正常,她還是努力配合斯黛比,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像斯黛比建議的那樣,跟孩子們多一些肢體接觸,學會擁抱和親吻她們。

一週後,蘇西家的混亂狀況得到了好轉,當蘇西融入到孩子們的世界中,去理解她的孩子時,也找回了寧靜的心。這一場家庭革命,更像是一位媽媽的自我蛻變,當蘇西理解到“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有所改變,你自己首先得有所改變。”,一切都將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美國,有一群保姆很牛,不打不罵一週就能搞定熊孩子!

在《保姆119》裡,還有很多改變熊孩子的高招,它共有21集,每集都會幫一個家庭解決問題,每個家庭熊孩子的問題不一樣,超級保姆們給出的對策也都不一樣。

不過,雖然每一集保姆給出的對策不同,但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解決問題之前先觀察。來到問題家庭後的第一天被稱為“觀察日”,保姆會以旁觀者角色,認真觀察家長和孩子的日常,矛盾是如何發生的,又是如何激化的。抓住了引發矛盾的根本原因,給出的對策才算是有的放矢。

這個方式對家長來說很有借鑑意義,很多時候,衝突難解決,就是因為咱們身在其中,看不清楚問題。不妨向超級保姆學習,花一天時間,放下手頭的瑣事,甚至缺席孩子的一兩次興趣活動班,從“疲於奔命”的狀態走出來,安靜地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也許能找到問題所在,再針對問題找方法,就容易多了吧!

很早以前,中央二套轉播了這個節目,那時候我還沒有孩子,只是出於好奇去看。現在有了孩子,我又下載了重看,有了新的收穫,感覺不只家有熊孩子的父母適合觀看,裡面那些新穎實用的教育理念,同樣值得每位家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