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現在流行了一個詞叫“佛系青年”,雖然我知道自己早已不是青年了,但是性格里是有佛系青年的內在還是有的,也可以說,從小到大,我把一切都看的很淡,所以當倉央嘉措的詩流傳出來的時候,我著實的喜歡上了,尤其是喜歡這樣一句話“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作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不可以有愛情的,他卻愛上了一個女孩,所以一直處在矛盾中,才會有“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感慨!這裡面,“如來”指的是佛法,“卿”指的是他愛的女孩。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原文是:“自慚多情汙梵行,入山又恐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表現這一矛盾的詩有很多,再比如:

若依了情妹的心意,今生就斷了法緣;

若去那深山修行,又違了姑娘的心願。

貢布小夥的心,好像蜜蜂撞上蛛絲。

剛纏綿了三天,又想起佛法無邊。

默想上師的尊面,怎麼也沒能出現。

沒想那情人的臉蛋兒,卻栩栩地出現在眼前......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的一生是一種傳奇,他曲折的宿命,讓人不忍嘆息。他是神話,讓人憧憬,讓人歷盡千山只為把他找尋。

他用十五年的無憂無慮,風流倜儻做了一場年少的花事。他有心愛的姑娘,安寧的生活。然而命運卻給了他十年難以復加的疼痛。他是佛,他無從選擇。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自從他坐上了佛床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此生要為佛而活。然而他年少不羈的心性,他風流倜儻的情懷不得不把他帶入另一種路途。他懷念故鄉的那片熱土,那裡有他心愛的姑娘和慈母,有他唱不完的情歌,還有那種牧羊高歌安穩的生活。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他的宿命,是他此生逃不開的牽絆。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他的情詩感染了每一個藏族子民,亦感動了三百年來每一個靈魂得以寄託的你我。三年的唸經參禪沒有湮滅他內心的所求,十八歲的他在悟禪之中成長得越發睿智通靈。

他的至情至性,他的通靈達理讓我看到那是個多麼可愛的少年,多麼讓人驚羨,又不忍為他的命運而嘆息。他的逃脫讓他邂逅了生命中第二個女子。冥冥之中,是他逃脫不了的命運,他如願得到了那麼不足一春一秋的春花秋月,卻為此而淪陷。

身為六世達賴喇嘛的他沒有得到應有的政權,卻又因政權而散落人間,他是佛,他無從選擇。當他行至青海湖失蹤的那一刻,一切關於他的故事都顯得格外悽美,讓人淚落。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我想我是喜歡這個結局的,也許他的命運原本就該如此撲朔迷離,飄搖不定。他去了哪,遭遇如何,我們無從知曉。但我此刻心中卻格外清醒地意識到:他停留在我心中的印象,永遠是那個多情的情郎,至情至性的少年一如初見般美好。

聽說西藏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很多人為之神往。那紛飛的經幡,堆繡的帷幔,老卓瑪手中的轉經筒和佛前深情的酥油燈給了人們太多的想象和期待;那神聖又耐人尋味的經文,那寂靜又空靈的廟宇,那青海湖神奇的聖水,那莊嚴宏偉的布達拉宮,一切的一切是那麼可遇而不可求,那麼讓人為之動容。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在此之前,我對西藏一無所知,在此之後,我對西藏無法忘懷。也許是因了西藏那片神聖的熱土;也許是為了疊合那一個個悽美感人的故事;也許是為了一個叫倉央嘉措的少年;也許是為了那無處安放的寂寥心事;也許什麼都不為,只因了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有一種情叫做:不負如來不負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