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扶貧如“修渠”,借力市場才能行穩致遠

扶貧如“修渠”,借力市場才能行穩致遠

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楊淑亭 尹建國 攝

讀懂“最美姑娘”楊淑亭的扶貧故事,讓貧困者抱團匯入市場經濟大海

最美姑娘楊淑亭,輪椅上綻放的鏗鏘玫瑰,身殘志堅,從貧困戶到帶著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被評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城步“扶貧模範”的故事給人激勵,也給人啟示:要確保貧困者“脫貧”後不“返貧”,保證精準扶貧的可持續性,這後面需要有一個甚至多個走向市場的產業支撐。

輪椅禁錮不住頑強向上的靈魂

1991年,楊舒婷降生在自城步苗族自治縣白毛坪鄉。18年後,憑藉不懈的努力,她走出了貧困落後的小山村,成為了邵陽市一家縣級人民醫院的護士。然而,當嶄新的人生微露光芒時,不仁慈的命運也悄悄露出了尖牙。2011年3月,一場嚴重的車禍,讓楊舒婷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胸部以下高位截癱。

輪椅禁錮不住頑強向上的靈魂。想過自殺,有過放棄,但楊舒婷最終重拾起了希望,向著陽光灑落的地方生長。在朋友的鼓勵下,她當過淘寶客服、遊戲代練,還經營起了自己的網店,售賣仿真花工藝品和服裝。時不過一年,楊舒婷就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多萬元。

高貴的靈魂,總有體察他人苦痛並伸以援手的能力。“對一個殘疾人來說,生活和創業多麼艱難!”在經濟上小有成就後,楊舒婷沒有將目光侷限於自己,而是想到了和她一樣的殘弱群體,希望幫助他們走出陰影、走出貧困。

2015年,楊舒婷回到家鄉,辦起了萬紅花卉合作社。次年,她又創辦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足足球、揹包、仿真花市場,並將銷售網絡拓展到了海外。2017年,其企業產品出口額達685萬美元。

目前,楊舒婷所創辦的合作社和公司已安排504人就業,其中205人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人為殘疾人。據悉,他們的月收入在2000至4000元不等。從2016年開始,萬紅花卉合作社對口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148人,以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入股“分紅”,戶均年分紅5000餘元。

楊舒婷貢獻的不僅是道德之美

作為輪椅上的強者,楊舒婷不光開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花,也在“予人玫瑰”的行動中拓展了個體的價值厚度與廣度。2015年,楊淑亭被評為湖南“十佳最美苗家姑娘”;2017年,她又被評為省自強模範,還獲得了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的稱號。

毫無疑問,楊舒婷值得如此褒獎。不過,站在扶貧的維度上來說,她所貢獻的不僅是道德之美。

扶貧重在精準,是一個發現優勢、挖掘潛力、創生產業的持續性工程。發現優勢,包括貧困者與扶貧者的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等。原生態無汙染的自然環境,深在閨中無人識的旅遊資源,哪怕是大量的富餘勞動力,這都是貧困地區的優勢,貧困地區也不乏能人以及有創業想法的人,但如何挖掘貧困地區、貧困人士的潛力,關鍵需要扶貧者去因勢利導,利用本身的人才優勢、信息優勢、資金優勢、市場優勢,完成一個雙方優勢互補、整合的過程,最終因地制宜形成優勢產業、拳頭產業推向市場,利用“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市場槓桿催生財富。

精準扶貧難在“持續”,“脫貧”只是開篇文章,“致富”才是題中之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通過因勢利導,將貧困地區、貧困人士引向市場,讓貧困者在市場大環境下有了“自我造血”功能,才能擺脫被人“扶貧”,進入自我“脫貧”, 最終實現“致富”。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不會乾涸,扶貧者正如“修渠”人,讓一個個貧困者抱團匯入市場經濟的大海,形成良性循環,才是保證精準扶貧持續性的康莊大道。

從楊淑亭經營淘寶店,到創辦城步萬紅花卉合作社,到帶動包括205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名殘疾人在內的600多人增收,成立外貿出口額過685萬美元的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讓我們看到,正是通過創辦非公經濟實體,將產業推向市場,堅持走產業扶貧市場化道路,才讓自己完成了從貧困戶到扶貧者的華麗轉身,也有效解決了精準扶貧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即“精準”和“持續”。

借力產業扶貧市場化實現共贏

在產業扶貧市場化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探索踐行,十八洞村山泉水項目就是步步高集團以“讓群眾脫貧而不返貧、保持扶貧長效性”為初心而建設的一個推向市場的產業扶貧項目。長沙縣委統戰部、工商聯也在積極發揮非公經濟在實施精準扶貧、“走產業扶貧市場化道路”的行業優勢,成立了統一戰線村企扶貧服務聯盟,大力推動“同心工程”創建。

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非公經濟在市場經濟的大海里孕育成長,與市場血脈相連,將非公經濟人士發動起來,組成精準扶貧的“修渠”隊伍,既符合社會各階層、各民主黨派全民參與扶貧的精神,又發揮了非公經濟敏銳的市場嗅覺,快速找准將貧困地區、貧困人士引向市場的捷徑。

長沙縣星沙汽配城汽配行業商會作為一個非公經濟團體,加入縣統一戰線村企扶貧服務聯盟後,與省級貧困村高橋鎮白石源村建立幫扶關係,很快就找準了雙方的優勢,即高橋鎮白石源村接近原生態無汙染的自然環境,以及土壤中富含硒元素,適合“綠色無公害”大米、蔬菜的種植,而星沙汽配城龐大的從業人員對日常生活物資的需求,以及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品質的提高,對健康飲食、保健養生的重視。在優勢互補、資源整合的過程中,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作用,通過微信公眾號、APP等形式構建農產品銷售網,打造農產品銷售電子商務平臺,修建了“長沙縣統一戰線同心扶貧築夢超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後一公里,成功創建了長沙縣星沙汽配城汽配行業商會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產銷協作扶貧“同心項目”。

為保證該“同心項目”的“可持續性”,成立專門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銷售公司,一切以市場導向正規公司運營秩序,不斷拓寬項目輻射面,增加“綠色無公害”這一品牌的影響力、號召力,實現扶貧雙方的共贏。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饒福明同志在調研該行業商會“同心項目”時,肯定了該項目的著手點、發展方向,認為其既可向其它街道、社區複製,又通過走市場化道路保證了可持續性。

以“產業+商業”模式,走產業扶貧市場化道路,改“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脫貧,有效落實了習近平同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打造了獨特的產業扶貧模式,保證了精準扶貧持續性,實現了扶貧雙方的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