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有社保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買商業保險嗎,大病保險有必要購買嗎?

悅視左右


從我們社保部門的角度來講,社保的保障已經比較高了。沒有多少人真正的需要商業大病保險。一般來說,能有萬分之一的人需要就不錯了。

我們的醫保目前是三種保障,第一重保障,是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個保險的數額一般是18到20萬元。

深圳市是根據參保年限的不同,而這個保額不一樣,參保六年以上的,保額可以達到年社平工資的五倍,2017年是45萬元。

第二重保障,實際上是我們大病保險。這其實是一種商業保險了。通過醫保辦將參保人的一部分參保錢數交給商業保險公司,形成這種保險。一般地區都在60萬左右。一般每人每年繳費在一百元左右。

第三種保障叫醫療救助。當我們花的錢數,超出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額,又超出了大病保險的保障,那麼我們就需要的是醫療救助。這個醫療救助一般是上不封頂的,最高可以救助90%以上。

根據醫保朋友提供的數據,參保人數在60萬人的一個地級市,一年個人花費在10萬以上的僅僅51人。

另外商業保險不是你想買就買的,你買的時候必須要做好體檢工作。確定你身體沒有問題,也沒有相應的前期記錄。

而且商業保險有時候並不是說,真正能夠延續到99歲,這種險種保險公司可以取消的。

但是如果不買商業保險,就是有風險的。儘管可能是萬分之一的概率,但是萬一發生在誰身上,也會極大影響生活。

所以,我們選擇參不參加商業保險,既要考慮到個人的承受能力,又要考慮到個人的風險偏好了,選擇比較好。


暖心人社


我是對保險頗感興趣,並不斷深入研究的夏之印跡,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聊聊保險的那些事。


我們先來看看社保的優缺點。

社保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這裡主要講的是社保中的醫療保險。

社保的優點:

1、保障覆蓋面廣,是由國家統籌保險,保障面廣,解決的是全民的基本保障問題,而不是所有保障;

2、社保繳費由個人和單位共同承擔;

3、即時生效,可帶病投保,保證續保。這個是相對商業保險來講的,商業保險都是需要一定的等待期才生效賠付相關保險責任的,同時商保在投保前要做健康告知的,若健康有問題就很難投保了,而且大部分商保在發生賠付後是不予再續保或者再次購買的。

社保的缺點:

1、 受地區、醫院限制:在各地繳費的醫保,繳費比例不一樣,報銷比例不一樣,而且無法全國通賠,若申請異地醫保,主要針對住院醫療,辦理手續、享受的權益受很大限制。醫保對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報銷比例,社區醫院報銷比例最高,二級、三級隨著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2、 只能報銷醫保範圍內的用藥:醫保用藥分甲類和乙類,甲類100%報銷,乙類按一定比例報銷,丙類則不再醫保用藥報銷範圍內,而所有藥品中,可醫保報銷用藥佔比是非常有限的

3、 有起付標準及限額規定,有報銷比例規定,且兒童,學生,與在職職工,退休人員報銷比例不同。各地方針對門診、住院起付標準都不一樣,醫院從社區醫院到大醫院,起付標準從低到高,比如杭州門診起付標準1000元,住院起付標準:社區醫院300,二級醫院500,三級醫院800元,起付線上報銷比例不一樣,職工住院報銷,在起付標準至2萬元,三級醫院76%,二級醫院80%,社區衛生機構86%,2萬-4萬,三級醫院82%,二級88%,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0%,4萬-18萬,三級醫院88%,二級醫院90%,社區衛生機構92%;18萬以上由重大疾病醫療補助資金比例,三級醫院88%,二級醫院90%,社區衛生機構92%。以上以杭州為例,各地區根據當地醫療補助政策不一樣,報銷比例,起付標準和限額均不同,可以通過查詢當地醫保報銷政策瞭解。

4、 發生醫療費用先自擔,治療後再用發票報銷。社會醫療保險必須先治療,自擔費用,再拿發票報銷。而商業保險中的重疾險、大病險,只要確診後,直接賠付保額,不需發票報銷。同時社會醫療險只針對醫保範圍內的甲、乙類要報銷,而大部分商業醫療保險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對大部分進口藥、非醫保範圍藥品基本可以報銷。

以上來看,商業保險是社保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在有社保的情況下,根據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和自己的保障需求,理性購買商業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是夏之印跡,小夏在保險中獲享有過保險理賠權益,也碰到過很多坑,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大家有什麼保險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夏之印跡


一/社保的職責是什麼?

普及一下醫保新政2018年,大病起付線19000元。5萬以下,個人承擔50%5-10萬 個人承擔45% 10-15萬 個人承擔40%15-20萬 個人承擔35%20萬以上 個人承擔30%(丙類藥、進口藥、自費藥不在報銷範圍內)。重大疾病即使每個人一生中的概率只有一次,那麼這點錢夠嗎?不夠的從那出?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

請看圖~

所以社保的本質是什麼?是報銷,是廣覆蓋,低保障!因為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太大了,所以社保是保而不包!小問題社保可以解決,那大問題呢?

二/目前重大疾病情況

請大家記住下面的幾組數字!

1.發病率72.18%

2.高發年齡42歲

再來看一個重疾治療費用的表,對比醫保的報銷

所以呀,社保只能是緩解大問題,而商保才能解決大問題!

最後用一個案例結尾,就拿存錢來說,A方案:你每個月存500到銀行,B方案:每個月500存保險公司,一年後銀行裡有6000多和而保險公司裡有6000,那麼第二年如果發生重疾,銀行裡的6000還是6000,而保險裡的6000很可能就變成了30W,40W,甚至50W,重疾治療花幾十萬,到底是你自己出錢好,還是保險公司替你出,一目瞭然了吧~


理財小小咖


每個人都會生大病,只是早晚而已,早與晚的區別在於,“早”在家庭責任最重的時候對家庭的經濟產生的影響自然比“晚”要大的多,你以為買保險是給自己買的,實際上是給家人買的,當然,這一些都是以自願為導向。

中國保險體系由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兩部分構成,商業保險的出現,主要就是為了補充社會保險的不足。在醫療、養老、工傷、生育等5個部分,社保與商業是互補的。

在醫療上:社保有起付線、封頂線、自費藥及自付部分,這些都可以通過商業險補充;

在養老上:想要追求更好的養老生活,僅僅通過社保養老金是無法實現的,現如今火熱的“養老社區”“養老金規劃”等等,得靠商業保險進行升級;

在生育上:社保的生育補貼與日常報銷是無法滿足更高層次的生育需求的,如國外生子、妊娠疾病、VIP病房等等保障與服務,但可以通過商業醫療險來實現;

在工傷上:一般的職業病與工傷身故在工傷險中都可以得到補償,但是補償的手續與金額是有限的,當一個人殘疾了之後,每個月補貼幾百上千元真得可以滿足家庭生活嗎?商業意外險可以做到補充。

得知了社保的不足之處以及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之後,我們需要購買的不僅僅是“大病險”,購買商業保險最忌諱的就是“保額不夠,保障不全”,重疾險只能保重疾和收入損失補償,醫療險只能保看病產生的醫療費用,意外險只能保由於意外所導致的身故、傷殘、醫療、壽險只能保因病因意外身故,大家都各司其職。


以上



少喬Broker



說實話,在國家的領導層大力推動商業保險進程的動作中就可以看出,在有社保的基礎上是需要商業險進行補充的。因為社保是廣覆蓋,保而不包,商業保險是社保的有力補充。
別以為有新農合就行啦,看看醫保新政:

2018年起,大病起付線19000元!

5萬以下,個人承擔50%

5-10萬 個人承擔45%

10-15萬 個人承擔40%

15-20萬 個人承擔35%

20萬以上 個人承擔30%(丙類藥、進口藥、自費藥不在報銷範圍內)。

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更不用說異地就醫報銷比例的問題了。所以朵朵媽的建議是首先要有社保,其次要有一份意外險,再次要有一份住院醫療保險,然後一份重疾險必不可少。最後再考慮子女教育,理財和養老生活的問題。俗話說沒有保險的父母是在透支孩子的明天。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Flower朵朵媽


看你自己咯。

你要是相信社保能夠完全解決你家庭的醫療和養老當然沒問題。

或者你自己有足夠的資金解決強求問題也可以,不過,李嘉誠也買了好多億的商業保險。

或者,你自己能過變態一般的自律,能說將醫療養老資金完全單賬戶存起來,也可以不考慮商業保險。

否則,就多瞭解。年齡超出35歲購買國內保險慎重而已。


趙嘯Fred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是電視廣告中,亦或是足球聯賽中,頻頻出現“保險”一詞。那麼在有社保的情況下,還有必要買商業保險嗎??還有必要買大病保險嗎??

我覺得,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央視廣告語“遠離貧困,從一份大病保險開始”,“保險讓生活更美好”等,無不再告訴大家保險的重要性!我們也總是可以看到街頭為了籌集醫藥費而乞討的路人,我們也能在朋友圈看到很多的輕鬆籌。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我們國家的社保只是低水平的保而不包,他在報銷時,有藥物種類之分,有報銷比例之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籌夠了鉅額的醫療費用時也許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所以,我們需要商業保險與社保的有機結合,我們需要一份保額足夠的大病保險。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而不用擔心因病致貧。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一下,2018年最幸福的三件事,有家,有愛,有保險。


曦颺寶寶



櫻桃64270


這個問題,由各人從自己實際決定。商業保險的醫保,也有具體的規定。承保和投保雙方,也有個利益分成問題。商保,保險公司必然要或多或少地賺點錢的,不會免費服務。這一點,與社保中的醫保是有區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