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財務管理專業:會計人才、管理會計、理財規劃師的培育搖籃!

財務管理和會計一樣需要處理賬目,但如果將財務管理看成是簡單的做賬、報賬,那就大錯特錯了。財務管理歷年來是文科女生報考的熱門專業,畢業流向絕不是僅僅財會那麼單一。今天小科就來對這個專業做一個較全面的解析。

財務管理專業:會計人才、管理會計、理財規劃師的培育搖籃!

專業具體內涵

專業概況

專業名稱:財務管理

專業代碼:120204

門類:管理學

學科:工商管理類

學歷層次:本科

修學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會計、工商管理、會計學、工商管理

專業內涵

財務管理是伴隨人們對生產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財務管理也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國內所說的財務管理,一般是指企業的財務管理。在2012年教育部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財務管理屬於管理學門類下的工商管理類。

專業特色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通過會計、財務管理、管理學、金融、經濟學、法律和理財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會計手工核算能力、會計信息系統軟件應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務籌劃能力,具備突出的財富管理的金融專業技能,能為公司和個人財務決策提供方向性指導及具體方法。

研究領域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財務管理是研究如何通過計劃、決策、控制、考核、監督等管理活動對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提高資金效益的一門經營管理學科。

培養方向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企業理財、稅務籌劃、投資理財、理財規劃師、註冊會計師、國際資產經營、企業財務管理、財務與資本運營、會計、財務會計

培養目標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國家有關財務管理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能夠在財務管理部門與企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學習內容

主幹學科

財務管理學需要學習經濟學、工商管理、會計學方面的知識。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主幹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實踐環節

包括計算機模擬、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10--12周。

學習特點

在本科教學中,學校往往會結合課程的特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撰寫財務分析等各類研究報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技能

本專業學生在學分修滿之後,應具有以下兩大方面8種能力:

1.專業基本能力要求

①財務會計核算能力:掌握憑證填制、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基本技能;

②財務管理基本能力:熟悉企業管理的一般流程和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財務管理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③經營管理基本能力: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掌握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成本管理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2.專業核心能力要求

①會計實務處理能力:掌握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會計電算化軟件操作,能對企事業單位、不同行業會計實務進行處理;

②公司理財能力:熟悉並掌握企業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③證券投資分析能力:熟悉經濟運行的宏微觀環境,掌握投資的基本理論,掌握證券投資的理論和應用技巧;

④項目評估分析能力:熟悉並掌握企業資產評估、項目評估和審計理論和方法的應用;

⑤金融管理能力:熟悉並掌握金融市場的運作及對金融產品分析等能力;提高金融企業的財務分析能力。

專業考證相關

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主要是根據需求考取相對應的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即合法從事會計職業所必須的證件,每年4月左右考試,10月左右報名。

考試內容:會計基礎,財經法規,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隨時可以進行報名考試,合格後頒發電算證,三門全部過關後就OK)

初級職稱(助理會計師)

屬於會計初級職稱,理論上是在從事會計職業三年以上(有會計證)才可以進行報名的考試。

考試科目:一共2門,《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

考試時間:一般10-11月報名,次年5月考試。初級會計師是一次通過全部課程即可獲得證書。

中級職稱(會計師)

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五年;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四年;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兩年;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一年;取得博士學位,即可報考。

考試時間:每年10月左右報名,第二年5月考試。

考試科目:《中級會計實務》《經濟法》《財務管理》。中級會計師的考試成績2年為一個週期,單科成績採取滾動計算的方法。

CPA(註冊會計師)

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的學歷;2、會計或者相關專業(相關專業是指審計、統計、經濟。下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考試科目:《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考試科目調整為“6+1”,分兩階段考核,09年開始實施,2010年,現行考試製度廢止,全面實施新考試製度。加了一門《公司組織與風險管理》。

專業就業現狀

就業比例

近幾年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全國就業率區間:

2014(75%-80%);2015(75%-80%);2016(85%-90%);2017(94.2%)

在2017屆就業率較高的主要本科專業中,財務管理專業排在第17位。

就業趨勢

在所有1120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43

在管理學46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10

在工商管理類14個專業中,就業排名第4

就業去向

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進企業做會計或財務或者去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或者是去專門的金融,貨幣,經濟,調研機構工作。

薪酬待遇

財務人員的待遇差別很大的,第一方面看崗位及公司,同一個崗位,不同公司給的薪資水平不一樣。一般的小出納工資大概在3000-5000以上,一般的會計大概在5000-8000左右,財務經理和財務總監待遇就好很多了,經理級的一般年限20萬左右,總監級的一般50--100萬。另外就是看能力了,比如有註冊會計師證書,一般就比其他的人高一點。如果有中級會計師證書,也比較好一點。

最新案例

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因職業流向和行業流向不同,就業質量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參考最新一屆畢業生就業數據:

財務管理專業:會計人才、管理會計、理財規劃師的培育搖籃!

財務管理專業:會計人才、管理會計、理財規劃師的培育搖籃!

專業就業前景

一般就業方向

1. 進企業做會計或財務,選擇這條路的話最好找個暑假的時間去企業實習,現在用人單位很看重這方面。

2. 進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選擇這條路的話最好大學期間注會考出幾門。

3. 進銀行業也是比較好的選擇,這個最好有關係。

4. 進專門的金融,貨幣,經濟,調研機構;不過概率比較小。

5. 自己成立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會計事務所不會面對像做兼職會計的交際壓力,且收入十分可觀,但對專業所需水平要求很高。目前成立會計師事務所的大多具備註冊會計師或高級會計師等級的人。

6. 進大學任教。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管類專業近年愈加的火爆的趨勢,市場定需要大批的財務管理人才。

對口就業崗位

會計、出納、應付會計、應收會計、總賬會計、財務助理、財務經理、預算專員、成本會計、FP&A財務分析、風控主管、內審主管、融資主管、資金主管、稅務主管、內審主管、審計經理、統計主管、財務分析經理、財務計劃經理等。

職業發展前景

1. 各類企業(財務、會計)

財務管理專業畢業以後做財務、會計,是最保守也是最妥當的一條職業道路。而且財會行業的門檻並不高,晉升空間比較大,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更多依賴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是個比較穩定且踏實的行業。

走財務、會計這條路的話,要能沉得住氣,雖然現在畢業生數量龐大,會計人才供應太多、競爭激烈,但從業人員大多良莠不齊,社會對優秀的財務人才需求量還是很大的。要善於抓住實習機會,鍛鍊好基本功,最好能熟練掌握一種以上的財務管理軟件,例如用友、金蝶等。因為越是大型的企業,越不會讓新人直接去運作龐大的企業資本,而是先做基本財務工作。目前稍微有點規模的公司一般都會用軟件進行基本的財務處理。

如果選擇把財務管理作為職業方向,咱們可以將外企或大型企業的高級財務人員定為職業目標。財務高管人才大都處於企業的核心層,他們不僅要了解企業的經營運作,還要在企業的經營投資方面提供建設性的意見。這類公司所需要的高級財務人員一般有財務副總裁、財務總監、財務經理、高級財務分析經理和財務主管等。

2. 會計事務所(審計)

審計從業經歷對於財務管理工作是如虎添翼,許多審計師也把跳槽到企業財務部或內審部作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之一。

從專業角度看,會計師事務所是能使個人快速成長的“學校”。其培訓、工作和管理機制會讓畢業生學到許多專業知識和管理理念,審計從業經歷也會為將來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獨特的視角。

從工作方式的角度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師們大多是以團隊形式完成特定項目。項目完成後,團隊就會解散,新項目到來時又會組成新的團隊。工作內容和合作的同事都會經常變化。

如果想在會計事務所工作,必須要細心,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責任心。審計師的工作繁多且強度大,每年的1-3月是最忙的時期,但是經過3-5年的磨練,就能成為資深審計師或經理。如果能夠考取“註冊會計師”執業證書,也將大大拓寬咱們的職業發展空間。

對於剛走出大學校園、又準備在財務方面發展的畢業生來說,先進入會計師事務所鍛鍊一段時間,等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後再轉向企業將會是很不錯的選擇。

3. 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類單位(投資理財、諮詢顧問、理財規劃師)

如果有不錯的金融知識背景,投身保險、銀行、證券、風險投資等金融行業從事投資理財或諮詢顧問工作也會有廣闊發展的空間。

金融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行業,想在金融行業做出一番事業,一定要提升全方位的素質。不僅在專業知識方面,還要深及為人處世層面,通過和客戶的直接接觸,多多總結經驗,才能獲得較為快速的成長。

一名優秀的理財顧問應當是身兼多能的金融通才,具有強勢的專業背景和良好的職業素質。他不僅熟悉金融產品,還了解各種投資工具和產品,如保險、證券、不動產甚至郵票、黃金等等,並且掌握、運用相關法規。只有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且將自己所學所知不斷更新,理財顧問才能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另外,踏實敬業的工作態度、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互助合作的團隊意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專業就業前景

財務管理本身就是一項專業性很強又非常穩定的職業,畢業生在選擇就業方向時也大多都選擇了專業對口性較強的行業,比如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三資企業以及外貿公司等單位從事會計、出納和審計等財務管理類工作,還有的在金融與證券投資部門從事投資理財和諮詢顧問等工作。

同時,讀財務管理專業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要做會計/財務,財會知識只是一份工具,是很多衍生職位的基礎。財務管理專業融合了會計、財務和經濟、管理、法律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能,就業面廣。經過專業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報考註冊會計師、註冊管理會計師,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從職業分佈來看,企業是財務管理專業的主戰場,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走向以財務管控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也將受到企業的重視。隨著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金融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作用進一步加強,企業要求財會人員從傳統的核算型向綜合管理型轉變、從執行型向決策型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以財務控制為核心的企業管理,因此,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而且隨著管理的發展,財務會逐步介入業務,企業對財務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財務管理的職業發展可謂是前途無限。

目前,會計人才是財務管理專業最保守也最妥當的一個發展方向,管理會計是財務管理專業未來的就業趨勢,而理財規劃師是目前很受追捧的職業,非常高薪的一門職業,從事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士多數在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也可以將這項工作作為職業發展目標。

不過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財務在企業中的價值和地位跟企業規模關係很大。一些很小的公司,皮包公司老闆或者老闆娘就相當於財務經理,頂多設個出納,規模再大一點的公司,如果要設副總,一般也是業務出身,財務就是中層,因為業務有限,財務能夠創造的價值本身就有限。所以能進大規模的公司,施展空間就更大了。

其實,不管具體從事哪個方向的財務工作,都要爭取向高端發展,要做專業和資深人士。低端的財務人員幾乎遍地開花,而高級財務人才卻始終是行業內的緊缺人才。

財務管理專業就業困難與否要看畢業生自身的能力,能力強的很好就業,否則卻很困難。財務管理是一個既有前途的專業,也是一個很容易規劃自己發展路徑的職業。讀這個專業,儘早做好職業規劃,將來就業起點也能先人一步。

財務管理的就業發展方向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專精路線如會計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一個是管理路線如企業高管。當然兩個方向並非不可跨越,但是這兩個方向對學識的要求重點還是有差異的。專精路線偏重專業方面的學習,管理路線可能要更駁雜一些,會而不精,但是知識要全面。建議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志向規劃一下以後的路線。當然這兩條路線沒有高下之分,走到最高處都是極為厲害的。

專業就業問題

1. 供需存在結構矛盾

一方面,由於會計以及財務管理專業進入門檻較低,就業率較高,因此,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很是火熱,不僅僅會計相關專業在考,就連一些師範類專業,其他毫不相關的專業學生都在考,因此,造成了低端人才市場供大於求,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等現狀,從而把會計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工資迅速拉低。

另一方面,由於近年來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業務不斷擴展,造成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複雜,因此諸多企業需要更多不僅能夠做財務報表,而且要能夠制定財務戰略,分析財務問題的高端人才,但是由於註冊會計師考試以及高級會計師考試通過率較低,因此,造成高端人才缺乏。

2. 實戰能力遭到質疑

大多數學校教育更注重的是理論而非實戰,而多數企業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來對新員工進行職業培訓,因此,社會上各類用人單位普遍覺得大學生是一群只會“紙上談兵”的不稱職員工。由此許多企業招聘財務人員並不會直接招聘大學畢業生,而會去人才市場招聘老鳥。

專業報考指南

報考準備

財務管理屬於管理學門類下的工商管理類,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高校非常多,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專科院校中均有開設。高校一般按照“財務管理”專業招生,或者是“工商管理類”招生。報考時要看清相關細則。

學習指南

財務管理專業一般是先學會計基礎,再看看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原理,公司理財這些基礎課程,等對財務會計有了較好的瞭解後可以學習有關財務分析的知識,主要的財務報表分析,有很多分析方法,不過現在國內的公司報表90%都有假,建議學生到上交所網站上下載些上市公司報表看看,一定要好壞公司對照來分析問題,特別是現金流量表,從籌資,投資,經營方面來分析,看多了自然有自己的感覺了。分析是對財務決策有用的,不過想要全面的學習,稅法是不得不學的。財務這門學科比較精細,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才能夠學好。

畢業指南

優秀的實習以及大公司工作的背景會給你的就業加分。尤其對於應屆畢業生,大企業背景很重要,大企業的經驗能夠適用於很多情況,幫助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但是對於實習,一定要分清實習的內容,否則往往進去打雜。

如果實在找不到大企業好的實習或工作機會,事務所的審計經驗也會很有用,審計經驗對賬務處理能力的提升有幫助。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事務所在有項目、年底出審計報告的時候往往會缺大量的人手,此時的實習會相對比較容易申請,也能夠通過實習學習到很多的審計經驗。

爭取考多些證書,在提升能力的同時為自己添金。現在就業競爭很激烈,證書幾乎已成為了財務人員的必需項。在財務屆也常有人調侃,做到老,考到老。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通過證書的備考,的確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對財務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學習,而不再停留於皮毛的知識。

作為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CMA證書不僅契合了自身所學習的內容,降低了備考的難度,並且更為貼合自己職業發展的需求、企業對於管理人才的需求。CMA作為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證書,能夠客觀的評估了學員在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經驗、教育背景、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職業道德規範、及持續學習發展的能力。

CMA考試允許在校大學生報考參加,對於參考者的條件相對寬鬆。CMA考試有中英文可以選擇,雖然考試語言不同,但是通過考試後拿到的證書含金量是相同的,對於英語不好的人來說,CMA考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CMA考試只有兩門,據統計高頓學員的考試情況來看,大多數學員能夠在一年之內通過考試。

如果想進四大,最好能提升自己的學歷。不少的人都會在糾結對於財務人員,是努力學習一把考到研究生更好,還是努力工作積累工作經驗更好。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投行這樣高薪的職位,通常都是要求985\\211院校或者海外知名院校研究生學歷,因此,提升自己的學歷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

其實,財務管理所謂“低薪”不是洪水猛獸,相反,它還能夠在當前“就業難”的大環境下,給予你更多的求職機會。因此,在選擇了這個專業後,怎麼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獲得高薪的真正秘訣。

專業院校推薦

第一梯隊

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

第二梯隊

中南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

第三梯隊

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天津財經大學、菏澤學院、徐州工程學院、河海大學、湖南商學院、江西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山大學、銅陵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浙江財經大學

第四梯隊

河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福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安徽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雲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湘潭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昌大學、長安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浙江師範大學、安徽財經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蘭州財經大學、長春理工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北京語言大學

(注:根據校友會版2017-2018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排名推薦)


小科總結:財務管理不是會計,但必須以會計為基礎。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只有超越傳統意義上“會計人”的角色定位,將自己打造成企業財務管理的“掌舵者”,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光鮮的財務精英。

選高校、專業怎麼做才更科學?家長、孩子的意見如何平衡?歷年高校數據如何獲取和應用?相關高考知識盡在科代表報考大講堂,快來私信小科「講座」,獲取免費聽課名額吧!

精準、易用高考報考平臺,就找高考科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