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教師職稱有沒有在十年內取消的可能?

用戶53462689967


教師職稱,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10來年),我認為不可能取消。

儘管,現在教師隊伍中,很多人在吐槽教師職稱,認為存在評審不公,名額指標太少,工資相差過大,評上職稱的不一定是有能力的,高職低能不幹活,等等。甚至在媒體平臺發出質疑的最強音:建議取消教師職稱。

但這不過是教師們一時的"怨怒之辭"罷了。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國家實行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目的是為了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在勞動報酬上破除"大鍋飯",讓部分(不是全部)有資歷、有能力、有貢獻的教師,率先獲取相對高一級職稱,並得到相對高一些的工資報酬。

如果教師對這樣一種制度存在怨言,只能說是基層在實施過程中,出了偏差,制度本身並沒有錯。當然隨著時代發展變化,制度的改革完善是必須的。



我們可以做個假設:

如果取消教師職稱,是不是就公平合理了呢?

1、如果取消教師職稱,所有老師"同工同酬",工資不存在任何差別。也就是說,不論你年齡老少,工齡長短,文憑高低,能力大小,工作量和貢獻多少,大家工資報酬一樣。大大說說,這就是真正的公平嗎?這能促進教育發展嗎?顯然,不可能!

2、如果取消教師職稱,按工齡長短確定工資高低。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大,工作體力與精力減弱,而工資越高,大家不必努力工作,一切靠年齡吃飯。雖然不用評職稱,但公平了嗎?顯然還是不可能。

3、如果取消教師職稱,完全按教師能力和成績,來確定工資高低。表面上看,這似乎很公平了。但除非永遠年輕不老,否則,沒有人願意為教育事業幹一輩子。

因此,從目前狀況看,教師職稱制度應該算是比較科學合理的,至少,它兼顧了各個方面。



部分老師之所以不認可、不理解,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但對它的幾個誤解,是必須糾正的:

1、教師職稱評聘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本身不是制度的錯。

2、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初衷,並非保證人人可獲取,否則,失去了制度的激勵意義。

3、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是個綜合考查體系,有工齡和職齡要求,也有對成績、能力、師德等多方面要求。

4、教師職稱評聘制度,事關教師切身利益,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它有著特定的監督舉報機制。評聘過程中,有何弄虛作假或不公現象,任何人可以正當維護自身權益,但決不是隻發出負能量。

以上是"三味"個人觀點,歡迎文明、理性探討。


三味聊教育


根本沒有可能。隨著目前最高級會議的召開,說明就種生活形態至少還有兩個“五年”。

而以前我也寫過兩篇問答:

第一篇是談績效工資的,第二篇談職稱的,兩個內容都是為了優化教師,對教育問督導的,但是爭議很大。

一、先說職稱

1、我國的中小學職稱是防照大學的來的,而且,教師職稱評定是我國特有的。

大學教師職稱主要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

2.我國現實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

當時規定:中學教師職稱最高為副高,小學教師職稱最高為中級,現在有所變化,小學教師也可以評副高。

二、績效工資

1、源自美國。

2、為了層層督查和問責。簡單說,就是把教育的問題直接細化到某一部門,某個體,好追責,也好對症下藥。

3、美國的教育問責,從多層次多角度展開,這幾方面都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對州政府、學區、校長、教師的問責。

4、不是教育政策文件的頒佈。而是由眾多的專業智庫,無數科學團隊通過各種大規模檢測教育質量的方法,進行測試得出的。

5、教師績效評價只是是教育問責中的一種。

6、從各州到每個教師,否採用績效工資評價都是自願的,不是強制執行的。

7、績效評價用途:教師專業發展測評,而不是拿來與教師工資掛鉤。

三、 我們雖然借用了美國的教育問責方法,但不得其法,原因有:

1、沒有明確部門與個體的職責,各種含混與糾纏。

2、教育問責是一個體系,而不是一個零件的批量生產。而我們現在只抓分數這個零件,教師是這個體系的發動機,可這個發動機正在燒機油,越是負荷重的越得不到保養,而對這個機器操作者只能呵呵了。

3、我們教育問責的評價專業人員,和專業機構方面是一片空白,無法提供科學公信的材料。

4、以口號代替體系,讓教育變了味。如“減負”變為 “壓力山大”,“教師節”變為“教師劫”,教師是太陽低下最“光”“灰”的職業……

5、對學生成長缺乏的科學的重視。如一句“獎勵比懲罰更有效”,讓學生犯錯成了一種“未成年人保護”。而這些學生就像三無車輛上高速公路,勸說就是解決之法嗎?這也是一個體系,各部門的配合,而不是一刀切。

再比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個口號,試問:創造力是能培出來的嗎?培養出來的還叫創造力嗎?


總結:

1、時間上,如開頭所說的,至少是兩個五年的現狀,所以取消是不可能的。

2、教育要建立一套問責體系,職稱既然引入並推廣,那麼消除是不可能的。就算沒有這個說法,也是有更多類似的出現。

3、教育不是隻是學生工程,更是教師工程;教育不只是身體工程,更是靈魂工程!

4、相對教育來說,職稱是渺小的,不要讓它成為兇器,而要成為教師的工具,愛用則用,自主選擇。

你說教師職稱會取消嗎?


讓雄多吉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念著同樣的經卻喝著不一樣的粥,目前教師職稱就好比“一鍋粥”,無論怎麼分,都不能很好的滿足廣大老師們的需求,也不能很好的體現老師們的真實教學水平和工作能力。




職稱是評出來的,成績是幹出來的,但職稱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一個老師平時辛辛苦苦所做的工作。評不上的傷心失落,對教師工作失去熱情;評上的興高采烈一勞永逸,對待教師工作變得懶惰。職稱制度原本是要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現在卻成了老師之間的絆腳石,為了職稱,教師之間的矛盾加劇,為了職稱,教師這份高尚的職業也變得利益化,為了職稱,原本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也被破壞,極大的挫傷了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成就感。一評定終身的職稱工資也不能保證一如既往的辛勤工作。職稱工資密切的關係到每一個在職教師和退休教師的切身利益。



一位老教師曾對職稱有這樣的看法“與天鬥,與地鬥,鬥了30多年,耗費了大半的教學精力,到現在還沒有評上,像我這樣的還有很多,那些評上的卻在搞行政,當領導”。

教師為什麼反感評職稱,教師職稱存在了幾十年,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使得按勞分配變成了按職稱分配。職稱與工資嚴格掛鉤,多幹的不一定是拿的做多的,少乾的不一定是拿的最少的,不幹的也不一定是沒有的,好多一線教師工作勤勤懇懇卻評不上高級職稱拿不上應有的收入,一些教師評上了高級職稱卻反而不上課,使得當教師的最高理想變成了評職稱而不是搞教育,如果職稱和錢脫了關係,估計就不會為了職稱而爭得頭破血流了。

其次,職稱評定條件,分配不科學,不公平。評定職稱少不了論文、計算機等各種條件,這讓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教師怎麼辦,而且在職稱指標的分配上,一些鄉村地區少的可憐,甚至沒有,這不僅不會促進教師事業的發展,還會使得農村的教育事業得不到良好的發展。
還有,一些老師為了獲得職稱,不惜取悅領導,採取不正當的手段;為了職稱會找人買論文學術造假等,使得原本純潔嚴肅的教育變得不在神聖。

職稱或許可以取消,但路還很長,目前職稱改革在有序進行,高效、可靠和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以及公平、合理的薪資分配製度會逐漸完善,相信教師這份職業會成為真正讓人羨慕的職業。


時光塔下聊教育


可以肯定的說教師職稱在十年內是不可能取消的,既使取消也會換一種說法,反正一定會把老師分出個三六九等。不僅不可能取消,隨著時間的推移,職稱的評聘的條件會越來越多,程序越來越複雜。就近幾年的變化來看,新增加的條款就很多,比如:班主任工作經歷、農村學校從教經歷、等等。

職稱的評定出發點是鼓勵教師幹好本職工作,做出傑出的貢獻。所以職稱也是跟工資掛鉤。不防有些能評上職稱的老師是靠兢兢業業,實幹出來的,也出了一定的成績,這是值得肯定的。但職稱評定中的論文要求,我覺得跟教師本職工作沒有很大的關係,畢竟老師從事的是教書育人,不是搞科研工作,真正的要弄幾篇論文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並非易事,也不是一般的人能達到的。所以現在為了評職稱出錢找出版社發文的亂象比比皆是,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職稱評聘中還有一個怪象是:中學的副高級職稱就相當於一道坎,很大評上副高級職稱的差不多年齡也大了,再說也是最高職稱(現在還可以評正高級,但比登天還難),所以就出現評上副高級以後就等於養老了,這是一種。另一種,很多不是在一線上課的老師也不知是什麼原因能評上職稱,小子不才,究其不透。


勵志人生3328


首先亮明自己觀點,未來十年不會取消教師職稱的 !因為教師是專業技術人才,理應有職稱!好比警察有警銜,軍隊有軍銜,工人有初級工、高工之分,醫生有醫護之別。取消職稱,怎樣評定一個教師優劣?怎樣評定一個教師師德修養、教學水平、教學能力的高低?就從我身邊看,評上高級教師都大都是是我們隊伍中的佼佼者!現在一些教師對職稱頗有微詞,大都是吃不上葡萄說葡萄酸的主,自己不努力,評不上職稱怨天尤人,依我看,一切的一切,都歸因於自己!

職稱評定已有二十年了,在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激勵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起了很大作用,如果取消職稱,拿什麼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積極性!?拿什麼增強教師職業成就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議取消職稱的就是一些人吃大鍋飯的思想在作祟!自己觀點,不喜勿噴!


雨雪霏霏62801659


教師職稱制度開始於1986年,到今天已經32年了,幾十年來教師的職稱制度一直在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不同職稱之間工資差別越來越大,職稱制度剛剛開始的時候,不同職稱之間的差別只有一塊錢,現在,不同職稱之間的差別達到了幾千。

第二,職稱的終身制,讓不少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鬆懈下來,不思進取,一勞永逸。也讓累死累活上課的老師心有怨言。

第三,評職稱的條件限制過多,各種加分項目過多,導致普通老師很難有機會評上高級職稱,怨氣很大。

第四,名額的限制導致某些學校很多年都沒有高級指標,只有等老教師退休,評職稱無望讓很多老師心有怨言。

職稱制度一直在改革在完善,但取消似乎不可能,目前很多地方採取了三級九檔的職稱制度,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職級之間的工資差距,據說將來改革的方向是行政級別領導退出教師評職系列,無疑會多出幾個高級職稱名額,但是也遠遠解決不了高級職稱的需求。


淡化職稱工資,用教齡取酬,用績效工資考核,是普通教師共同的心願。同意的贊一個!


胡楊傳說



教師職稱

對於題主提出的10年之內有沒有取消教師職稱的可能?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預計在20年+都難以取消教師職稱的評定。

如果你方便的話,可以看看教育部的官網,17年的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

談談我的理由

  1. 職稱只會改革調整,不會取消!因為教育部的職能部門中有一個是專門教師司,職稱評定屬於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

  2. 職稱評定的意義。在工作中,我們會評優評獎,本質上都是為了促進大家工作的積極性,提升工作的質量等。教師的工作也分甲乙丙,我們需要鼓勵更多的老師努力的工作、細心的指導學生、對教學更好的探索研究等等,而最好的鼓勵就是職稱評定。

  3. 暫時沒有替代。如果要取消職稱評定,就需要有替代的評定指標或者體系,從當前來看,職稱評定歷經改革調整,緊跟社會發展,在當前的狀態下,屬於比較完善的體系。一般來說,很難瞬間出現一個體系代替,比較可能的是新的指標或者體系融入當前的職稱評定。

改革

職稱評定,需要緊跟社會發展,對於其他的指標數量權重、評定的人員方法等需要改革調整,進一步適應當前形勢下的教師工作評定。

對於老師來說,只要你夠優秀、夠努力,一定會得到肯定的。比如,當前職稱評定對於部分基礎科,如數學、物理等的老師傾斜,因為基礎學科的教學科研成果比較難出,且對學生的影響更大。

最後,希望教師評定進一步完善,更好的肯定優秀教師的工作!


帥小西De


你想多了,不會的。

最好的情況是改革職稱評定的考核指標,取消一些與個人業務能力無關的學歷、履歷、資歷和工齡限制等。

職稱的本質,應該能充分反映一個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對教育教學的研究成果,對教育教學的體現效果。

所以,教學成績、帶班成績、個人技能比賽榮譽、論文等要素可能會增加評比的權重。

至於資歷、學歷、工齡、基層經歷等,可能會直接在工資中體現。

答友們認為怎樣?歡迎討論。


苗山風物視角


對於教師職稱一直是個很熱門的話題,很多教師談職稱而色變,其實不是因為職稱條件難以達到,而是當下“狼多肉少”的現狀。當下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狀況直接導致職稱名額的區域匹配不均。當然,名額不均在大方向上可以調劑教育資源流動,但對於人口密集區教師職稱評定形成不良競爭環境,甚至嚴重挫傷了教師工作積極性。職稱評定直接關係到教師的工資待遇,所以老師們鑑於職業晉升機制不得不為絞盡腦汁。


隨著國家教育機制的完善,職稱評定中出現的詬病會慢慢解決甚至會逐步取消教師職稱,但是在市場競爭的客觀需要面前,每一份職業都需要一個評價機制,都需要一個晉升渠道。職稱取消了,一定會有新的考查、評定機制,作為社會工作者,我們都需要不停地折騰的來證明自己,沒有波瀾的人生是平庸的。


廣土湘


教師職稱恐怕二十年內也不可能取消。

專家好不容易想了個辦法來對付老師的,豈是你想取消就取消的!

專家:反對無效,退堂!

當然反對職稱的都是些什麼樣的老師?

一是頸椎硬的,低不下頭。

二是戰勝不了自己,無法突破自我的。

三是佛系畢業的。淡泊名利,萬事隨緣的。

四是還沒有機會晉上的,內心有些許焦慮的。等他們一路晉了副高,再晉了正高之後,你說取消職稱,他們會找你拚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