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用「故事」為教育做詮釋

用「故事」為教育做詮釋

我們知道,許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陶行知在做校長時,用寬容的力量,讓那位用磚頭砸同學的男孩子最後成人成才;蘇霍姆林斯基讓那個因奶奶生病的小孩子摘掉了校園裡最漂亮的玫瑰花,還有民國時期一批教育家,他們的背後都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教育故事。

因此,優秀教師在立志成為教育家時,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爭做有故事的教育家。

首先要“有料”。“有料”指的是真才實學。教師應當有豐富而廣博的專業知識,有對學科的深刻理解,更要有嫻熟的專業能力。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解決問題的諮詢師、學習活動的幫助者。

在“有料”的基礎上,優秀教師要有故事。他們要善於編織、續寫教育故事,解決教育問題,引領學生學習進取的。美國年度教師託尼·馬倫說過:最優秀的教師有一個共同的品質,他們知道如何讀懂故事,他們知道走進教室大門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獨一無二、引人入勝但卻沒有完成的故事。因此,真正優秀的教師能夠讀懂孩子的故事,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研究和發掘孩子的閃光點,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故事能讓每一個孩子感興趣並且能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這樣的課學生才愛聽。編織教育故事是對教育事件的解決,續寫教育故事是對教育問題的思考,一個會編寫故事的教師,一定是一個有溫度和尺度的教師。

提升教師核心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創新、不斷提升的內化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是教師個體和群體共同追求、奮鬥的前進歷程。

要提升核心素養,成為有故事的教育家,應做好以下幾點:

1.找好“燃點”

讓教師擁有理想信念,提升他們對教育事業和教師職業的價值認知觀,幫他們重溫入職誓詞,找回他們對工作的激情,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擔當感。尋找教師工作熱情的良好“燃點”,重新喚醒他們對教育事業追求的熱情。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得到社會、家長的認可,從而提升職稱,晉升工作職位,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尊重。這個“燃點”讓他們激情再燃燒,能量再釋放,從而樹立“執教為生,從教一生”的願景和擔當,生活和工作有了激情便愛心滿滿:愛學校,愛學生,愛生活

2.搭好架子

要做一個有“料”的教師,必須通過搭建多種成長平臺,提升教師的學習力。首先應有確保教師繼續教育、終身學習的體制,有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路徑。結合地方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教師繼續教育標準、培訓考核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

建立教師學習的長效機制。建立專業檔案,完善繼續教育學分制,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確保繼續教育全覆蓋。利用評優、職稱晉升、年終考核與繼續教育學分制掛鉤,強化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並讓繼續教育貫穿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落實現場培訓與遠程繼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培訓有效、更靈活、覆蓋面廣。提升教師的學習力,還應搭建“選秀”平臺。除了日常優質課比賽,還應開展教師“選秀”活動,如教師的詩詞大會、茶藝大賽、器樂舞蹈大賽、跨學科反串比賽活動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3.找準路子

改進學校管理與評價方式,

引領教師自覺修煉核心素養。完善教代會制度,健全工作機制,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團結依靠教職工,激發他們參與民主管理的熱情和積極性,不斷提高教職工民主管理、參政議政的能力,加強民主管理監督工作,促進學校發展。多多賞識和包容教師,以心換心,用情交心。教師工作暢快了,心情舒暢了,工作的真情也就流露了,有了陽光積極的心態,有了廣泛的興趣愛好,懂得營造精神家園,教師的核心素養自然也就提升了。建好故事工程,提升綜合素養,做一個有“故事”的教師。

侯登強《做一個有故事的教師》中,整個世界是一棵故事樹,每個人都是故事人。每個人都在編織、講述自己的故事,人們就是在創造、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學校裡的主角是教師和學生,他們每天也在創造、講述、聆聽各式各樣的故事。一個有故事的教師,相信孩子們每天都會創造出一系列富有情趣甚至看上去荒誕怪異的故事,能夠讀懂孩子在這些故事背後的玄機和情愫,也會和孩子一起編織教育教學的新鮮故事,一道在故事中成長,併為教育作出精彩的註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