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華遠海藍城二手房業主遇上學難:小區學校不收公辦學校不理

華遠海藍城二手房業主遇上學難:小區學校不收公辦學校不理

華遠海藍城二手房業主遇上學難:小區學校不收公辦學校不理

西部網訊(見習記者 凌旎)“之前幾個月都求學無門,咋記者一問就能上學了呢?”西安華遠海藍城二期業主包女士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生氣。

6月4日,包女士向西部網民生熱線反映,6歲多的孩子今年該上小學了,她卻被告知既不能在小區自帶學位的海藍城小學就讀,也無法去學區範圍內的滻灞一小上學。為此,西部網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自帶學位上不了學 公辦學校拒絕登記

包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是外地人,去年通過西安市一家房屋中介公司購買了滻灞華遠海藍城二期的一套房子。“在這買房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我娃有學上,當時中介告訴我買房後就會得到一個海藍城小學的學位,我就信了。”讓包女士沒想到的是,等到該給孩子上學登記摸底的時候,她卻被鄰居告知,二手房業主的孩子無法在海藍城小學入學,該小學只接收一手房業主的孩子。

為了瞭解情況,包女士向開發商求證。“開發商告訴我,要憑購房合同才能享受上學名額。”包女士說,二十幾天前,海藍城小學開始登記,包女士沒有報名的資格。“最後在我多次懇求下,學校說可以先登記,能不能報上名就不能確定了。”

包女士委屈的告訴記者,“二手房業主孩子沒有學位我可以理解,可是我家房子的前業主有一個名額,而且他沒有用過。雖然我不是一手房業主,但是這個名額是空缺的,為啥我家孩子就不能用?”

小區自帶學位不能保證入學,包女士又向小區學區範圍內的滻灞一小詢問孩子上學的情況。而滻灞一小給包女士的回覆更讓她失望至極。“滻灞一小說,華遠海藍城小區未交教育配套費,因此我家孩子沒有資格登記報名。”

海藍城小學答覆前後不一

6月5日,記者來到華遠海藍城售樓部諮詢包女士孩子入學的事情。一名現場工作人員乾脆的回答:“學校是我們開發商花錢蓋的,我們有權決定誰能上學,誰不能上學,賣房的時候就說的很清楚。學校(海藍城小學)只認購房合同,合同上寫誰的名字,誰家娃就上學!前業主學位名額是否空缺都無所謂,我們要求就是這樣子。”

在被問及滻灞一小教育配套費時,該經理說:“我們小區共有3000個上小學的名額,沒有義務再給公辦學校交教育配套費,我們的孩子不用上他們的小學,我們只要保證一手房業主的孩子能夠上學就可以了。”

6月6日早上9時52分,記者致電海藍城小學招生辦,一名蔣姓老師的回覆卻跟開發商的說法截然不同。她說:“投訴人所說的情況我並不瞭解,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就能夠實現讓二手房業主孩子上學了。而且從國家政策放開後,我們也能夠讓小區業主的適齡二胎正常入學。”

然而,自從“軟磨硬泡”在海藍城小學登記了之後,二十多天過去了,包女士沒有得到海藍城小學的任何答覆。

滻灞管委會宣傳人員:最遲8日回覆

6月6日上午,包女士給記者發來一條業主群裡的信息:“鄰居們,有房有戶的業主子女可以去滻灞半島社區排隊領號。現場的工作人員說了,可以領號排隊交資料,滻灞一小今年招生300人。”

包女士說,華遠海藍城小區有房有戶的業主至少在1000戶以上,滻灞一小300個名額該怎麼分配?

根據未央區2018年義務教育學區劃分圖顯示,華遠海藍城在滻灞一小的學區範圍內。海藍城業主子女是否有在滻灞一小登記報名的權利?自帶學位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海藍城業主子女該去哪裡上學?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滻灞生態區管委會,找到社會事業管理局(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先與管委會宣傳中心取得聯繫。記者隨後到宣傳中心,得到的答覆是主管媒體的工作人員外出接待,必須等人回單位走採訪流程。

無奈記者只能將採訪問題以書面形式告知宣傳中心,並請求提供辦公電話稍後採訪。該宣傳中心以單位有規定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請求。

6月6日下午3時,滻灞生態區管委會宣傳中心回電表示,將先核實記者所提問題的真偽,隨後進行調研,最遲6月8日給出答覆。

包女士孩子是否能順利入學?西部網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