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高鶚續寫的後40回《紅樓夢》,當真是違背曹雪芹本意,狗尾續貂?

曹雪芹所著小說原本名為《石頭記》,共110回,前80回,和目前的《紅樓夢》前80回基本相同,算是定稿。後30回則到曹雪芹去世前,仍在反覆修改,是否最終定稿仍有爭議,但確實肯定存在。

畢竟《紅樓夢》第一回就白紙黑字寫道: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是有此書,而《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都可能是曹雪芹的初稿名。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特別是曹雪芹好友,筆名為“脂硯齋”在前80回的附帶批註中,透露了許多80回之後的劇情,說明他是肯定看過完本的全書稿件的。

清朝乾隆時期,文字獄規模達到史上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皇帝更製造了多起大案,被凌遲處死、滿門抄斬者不計其數。在這樣的文化恐怖氣氛中,曹雪芹也確實不敢輕易將後30回公諸於眾。

曹雪芹出身的江寧織造曹家,其曾祖母孫氏是康熙帝的乳母,其祖父曹寅是和康熙帝一起長大的發小、寵臣。

江寧織造:曹寅(少年)

高鶚續寫的後40回《紅樓夢》,當真是違背曹雪芹本意,狗尾續貂?

曹寅的女兒,曹雪芹的姑母還被康熙帝特旨“抬旗”,成了滿清"鐵帽子王"之一平郡王府的正妃。(即書中“鳳藻宮尚書”貴妃賈元春的原型)

然而這個也曾煊赫一時的家族,卻牽涉到康熙末年的諸皇子爭奪帝位的“九龍奪嫡”之爭。其姻親蘇州織造李氏家族,是皇八子、廉親王胤禩和皇九子胤禟的黨羽,在雍正帝胤禛上臺後,當然被抄家論罪,就此破敗。

而曹氏家族同樣因此被牽連,其世襲了三代四任的江寧織造要職,也必然要讓位給朝中新貴。

此前曹家多次負責“接駕”康熙帝南巡,因此虧欠了大筆國庫銀兩,這些明明花在皇帝身上的銀子,卻不能由國庫或者內務府負責,以免有傷大清皇帝的“聖德”,都要著落在他一族身上慢慢償還。

因此雍正帝就理直氣壯地以追繳國庫虧空為理由,將曹府罷官抄沒,曹雪芹的叔父(也可能是生父)、繼任江寧織造曹頫,被枷號示眾。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高鶚續寫的後40回《紅樓夢》,當真是違背曹雪芹本意,狗尾續貂?

此時,雍正帝尚且還念及康熙帝和曹寅母子的過往情分,算是留了餘地,給曹家留下了十餘間房產。曹家在平郡王府等親友接濟下,尚可度日。

等到乾隆帝即位後,將廢太子胤礽之子、理親王弘皙一黨肅清,曹家又因為和弘皙有交情,再受池魚之災,族人各自星流雲散,一個大家族就此消亡。曹雪芹也從錦衣玉食的貴公子,淪為犯官罪人之後裔,徹底淪入市井平民之列。

因此,曹雪芹半自傳體性質的《石頭記》(《紅樓夢》),如果說前80回書,粗看上去不深究,寫的主要還可是大觀園裡賈寶玉和他那些姐姐妹妹的情愛糾葛,詩詞聯話;雖不是聖賢經義,卻也無傷大雅。

那麼後30回直接寫賈府如何被抄家,書中人物一一墜落塵埃,眾多女子如何“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就勢必要寫到封建王朝的高層政治鬥爭,是如何殃及池魚,這當然犯了天大的忌諱。

高鶚續寫的後40回《紅樓夢》,當真是違背曹雪芹本意,狗尾續貂?

為了這部書的生死存亡,曹雪芹幾經易改,終難最後定稿,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如不直抒胸臆,而變成一部給封建皇朝藻飾太平的情愛小說,他又怎能甘心?可若是秉筆直書,觸怒文禁,書被查禁抄沒,再難流傳,牽連自己親友、曹氏族人,皆要慘遭滅門之禍,他又怎會忍心?是以左右為難,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仍難決斷。

當時的清朝,地方官僚但凡查辦“敏感書籍”不利者,被乾隆帝抄家殺頭者不計其數。因此官員們愈加防微杜漸,正所謂“有殺錯無放過”。

如曹雪芹之《石頭記》前80回這樣“誨淫誨盜”的作品,當然也和其他諸多的稗官野史小說混同,被地方官員下令禁止流傳,違者重罪。

然而,眾所周知,大清王朝是八旗子弟的王朝,是愛新覺羅氏的天下,地方官員們的禁令根本管不到那些喜歡《石頭記》的滿洲王公貴族。曹雪芹生前,《石頭記》前80回的手抄本,就已經輾轉傳播於和他交好的一些友人手中,如英親王阿濟格的後裔、閒散宗室敦誠、敦敏等。

更有怡親王弘曉、慎郡王允禧、禮親王永恩和嵩山兄弟等,甚至包括乾隆帝的八皇子、儀親王永璇,都是《石頭記》的忠實讀者。

弘曉是雍正朝著名的親王首相怡親王允祥之子,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也是乾隆朝地位最顯赫的近支親王,他在其王府專門組織人手,堅持傳抄《石頭記》前80回,長達27年之久。

乾隆朝後期最受信重的大臣和珅,同樣是《石頭記》的“鐵桿書粉”。他讀到此書抄本後,愛不釋手,驚為天人,便找來兩個文人程偉元和高鶚,將《石頭記》更名為《紅樓夢》,又收集曹雪芹著述的後30回部分殘稿,由高鶚主筆,加以整理、補充、改編成現今版本的《紅樓夢》後40回,當然儘可能刪改了原稿中一切犯文字獄忌諱的“礙語”。

軍機大臣:和珅

高鶚續寫的後40回《紅樓夢》,當真是違背曹雪芹本意,狗尾續貂?

高鶚版主筆的後40回裡,也寫了賈府被抄家,卻是因為賈家的賈珍、賈赦等人做了壞事,罪有應得而被抄,而且還“皇恩浩蕩”,讓賈政承襲了榮國府的爵位,使得賈家雖被打擊,依舊位居頂級貴族行列。

之後更是“蘭桂齊芳”,賈寶玉和賈蘭叔侄雙雙中舉,雖然賈寶玉出家為僧的結局不改,但賈家之後還有賈蘭為官支撐門戶,自然沙汰冗餘,屹立不倒。

整個故事的悲劇基調,從一個如作者曹雪芹出身的江寧曹氏那樣的大家族,因牽涉進皇權之爭而衰敗的悲劇,便成了僅僅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故事的悲劇。

和珅把這樣一個版本的120回《紅樓夢》進呈給乾隆皇帝,果然得到了乾隆帝的認可,並御口欽定此書是寫清朝著名詞人納蘭容若(權臣明珠之子)之家事,從此解除了地方官僚之前的禁令,更以皇家武英殿修書處活字版之法,刊行於世,風靡天下。

【曹雪芹紅樓夢,高廟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廟閱而然之曰:“此蓋為明珠家作也。”後遂以此書為明珠遺事。】——《能靜居筆記》

這部鉅著久經磨難,終於得以展現於世人面前,更被諸多近現代偉人名人高度評價,短短百餘年就後來居上,更被譽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近百年來一些“紅學家”們,大罵和珅和高鶚們如何“狗尾續貂”,如何是“篡改和歪曲曹雪芹本意”,甚至說這是討好乾隆帝的"政治陰謀",不得不說,苛責古人固然輕鬆,可完全不顧當時人的立場處境和苦衷,不免“站著說話不腰疼”。

曹雪芹八十回以後的原稿內容,在輾轉傳抄中,不可復現原貌,已經是極令人痛惜的事實。

如果沒有和珅、高鶚的整理補全,刻印刊行,讓《石頭記》繼續僅僅以小眾手抄本的形式,在那些八旗貴族間小範圍流通,那麼一遇到戰亂或政權更迭,就更加極易散亂喪失,那麼《紅樓夢》當然絕不可能有今天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金聖嘆把《水滸傳》腰斬後,世所公認,七十一回本《水滸》的文學藝術價值,確實比百回本《水滸》、百二十回本《水滸》要高得多。但終歸在大眾中廣為流傳的,影視改編以為藍本的,依然還是100回、120回本的《水滸》。

《紅樓夢》的藝術價值,確實也同樣集中於曹雪芹定稿的前80回,但並不意味著後40回就當真全無價值。

最早提出“高鶚篡改偽造說”的紅學界開山宗師俞平伯先生,在七十年之後,自己的臨終前,卻親筆留下這樣的懺悔文字:「胡適、俞平伯是腰斬紅樓夢的,有罪。程偉元、高鶚是保全紅樓夢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難於辭達。」充分肯定了程偉元、高鶚的保全鉅著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