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上周,我见了一个朋友,卧槽,吓了一跳。面前这个油光满面、眼神无光、不修边幅,一股浓浓的高晓松既视感(高晓松又得罪了谁)的中年妇女是谁?我认识么?我印象中那个超级水灵的小仙女去哪了,把她还给我!!!

刚坐下就点了三份饭,一边吃一边吐槽。哥,你说这甲方是傻逼吧,反馈一次改一次,稿子改了十遍,还不满意。他的口头语就是:“我觉得这个画面不是我想要的”。我已经连续加班两个晚上了,时刻担心自己会猝死。。。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我问她在接到设计需求时,有完整的设计思路吗?她一脸懵逼,没什么思路啊,我都是直接在网上找一张图,直接做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新手设计师在工作中,没什么经验和思路,往往接到任务后随便在网上拿一张图,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做起来,其后果是各种不满意,然后不停的改稿、改稿、改稿,成为一枚改稿小达人。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什么是设计思路呢?就是设计师的构思过程。直观的给大家展示一下,无设计思路VS有设计思路。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无设计思路:畅游在思想的海洋里,还真是花样百出、脑洞大开呢。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有设计思路:花样分散,择优录取

那么问题来了,设计老司机们在接到设计需求时,会经过怎么思想的碰撞?我们以做banner设计图为例,为大家复盘一下设计师的心路历程。。。

通常设计师在接到banner的设计需求时,会分三步走:了解基本需求、根据需求确定设计风格、排版&配色。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一、了解基本需求

1、信息:文案信息和素材是否是给定好的、能否替换改动;

2、确定主副标题或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3、尺寸:PC端还是移动端;根据不同的投放平台,设计相应尺寸,模拟上线效果。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一、根据需求确定设计风格

设计风格可以从两个维度思考:活动主题、产品属性

活动主题:可以是传统佳节中秋端午;或者电商促销活动双11、五一国庆等等;店庆、纪念日等主题出发,营造活动气氛。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产品属性:品牌调性、功能、色彩、包装等方面考虑,例如一些国际品牌大多采用黑白灰等低饱和度色彩来体现产品的品质感,平价一些的产品相对来说色彩会丰富一些,主色的饱和度会高一些。

图片换做两种产品,一种大牌,一种平价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简单介绍几个设计风格

1、文艺风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饱和度和纯度低,标题字体多采用衬线体和毛笔字等,副标题或其它小文字考虑到可读性,大多还是会采用简体类非衬线体。留白是必备作料。

2、时尚风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时尚风格给人的第一感官就是视觉冲击力比较强,一副sex的范。。

3、中国风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中国风嘛,可以用的素材:山水画、剪纸、服装、卷轴等具有中国元素的内容,字体大多是书法字体。

4、节日促销风

各大电商的各种花样风格,色彩丰富饱满,主标题非常显眼,大多在色彩上会选择红色或橙色色系。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5、科技、智能风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科技类的banner画面主要凸显出两个点科技感的文字+科技感的背景;画面呈现出硬朗、空间的感觉。

三、排版布局与色彩文字

排版

排版大体可以概括成三种:文字居左 、文字居中 、文字居右。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文字居左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文字居中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文字居右

2字体

通过字体结构、笔画、细节的差异,塑造出形式多变的字体,从而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好的字体设计,总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传达字体情感,与主题相得益彰。

常用的字体有:非衬线体、衬线体、艺术字体、设计字体。

非衬线体:比较常用,充满时尚气息,现代感强 例如:简体、苹方。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衬线体:传统氛围浓厚、偏正式 例如:宋体、隶书。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艺术字体: 手绘字体、卡通字体 例如:徐静蕾字体、汉仪新蒂日记体。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字体:可根据主题将字体进行变形设计,突出主题烘托氛围。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3、色彩

每一种色彩都有其自身的特质,而这一特性的发挥,还需要依赖于色彩在整个配色时所处的位置、面积等,即色彩与其他色彩所形成的秩序。小白设计师在配色时可以参照6:3:1的原则进行配色(通常情况)。

即:主色:60%主要应用在背景色

辅色:30%标题、背景图

强调色:10%需要突出的地方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设计学会这种思路,改稿?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