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班上的“透明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獨行俠_Fish-


我大學階段基本算個“透明人”,談談我選擇做透明人的原因和我“後來怎樣了”,或許未必很有代表性,但是是真實的事情,談談我的經歷和看法。

我為什麼不喜歡參加班級或者校級活動

  1. 覺得很多事情是在浪費時間

  2. 不愛社交

  3. 很多活動都是週末,但是我是異地戀,所以....

  4. 痴迷於興趣,想盡一切辦法去學編程(後面會介紹)

大學幹了啥?

【1】談了一場異地戀,兩個人都是初戀。

【2】大學英語專業但是酷愛編程,除了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外的其他課程基本都“逃課”回宿舍看視頻敲代碼學編程;暑假寒假大部分時間也待在學校學計算機。

【3】考了一些證書。本科英語專業通過了英語專業四級和英語專業八級,順便裸考了大學英語四級和大學英語六級。大學期間考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二級、三級(不過計算機等級證書用處不大)和軟件水平考試初級程序員、中級軟件設計師等證書。

【4】參加了一些比賽,做了一些項目。參加了一次軟件比賽,拿了省級一等獎;做了我們市房管局單證防偽系統(現在在用)。

【5】跨專業考研。從英語專業成功跨考到軟件專業。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學生會、社團甚至班委、各種活動都去湊熱鬧,哪有那麼多時間幹其他事情啊。這些事情真的好耽誤正事,對學習和發展幫助不太大。

不過話說回來也有些遺憾,大學裡不能只忙自己的事情,一些該參加的活動還是要參加的,有些活動還是蠻不錯的。

“後來怎樣了”?

【1】愛情方面,兩個人雖然有很多坎坷,但是最終一路走了下來,現在感情很穩定。讀研期間她沒有考上,來我讀研城市工作,從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很支持鼓勵我,研究生論文期間也幫改錯字檢查格式等,平時也很照顧我,馬上領證結婚了。

【2】研究生畢業通過校招途徑,拿到了幾家互聯網公司offer,現在在一家TOP10互聯網公司公司上班。

最起碼沒覺得大學虛度,沒有留下太多遺憾,現在回首,還是發現大學最累,最忙碌的那段時間收穫最大。

曾經暑假租房子學編程,住在一間毛坯房,樓只搬進來幾戶人家。夜裡有點怕,所以敲代碼看視頻到天亮再睡,也很孤獨,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只知道自己喜歡。那段時間比較艱苦,但是收穫很大。

如果可以回到從前,或許我會更兼顧同學情誼,但是還會選擇多去搞自己愛好的編程,多去考考證,多去參加點比賽,還依然會選擇跨專業考研。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不管怎樣助,歡迎伸出您的右手點個讚唄!也歡迎評論補充和交流,也歡迎關注我,您的鼓勵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明明如月學長


我總是試圖當透明人~然而都不成功……個性太突出~雖然喜歡獨來獨往,但總是被人記住……班級聚會我是不參加的,同學生日我也不參加,社團不參加,班級群只留著看輔導員發信息……畢業的時候班集體拍畢業照我也沒去,大學四年也沒談過戀愛。

我就是喜歡獨來獨往,抹除自己的一切信息,所以QQ微信上基本沒人(除了家人)。

我學的是金融,習慣自己琢磨股票,琢磨財務報表,琢磨商業模式,琢磨衍生品,琢磨宏觀經濟。雖然成績很一般(甚至倒數),但是做投資我敢說能超越八成以上同齡人——雖然沒拿過獎學金,然而通過做股票賺的錢早就超過年年拿獎學金的人。

孤獨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快樂,加上我們學校管得很鬆,所以我可以自己學習想學的內容,統計學啊~計量經濟學啊~R語言啊~量化投資啊~股票估值啊~金融工程啊(初級入門),都是我玩得相當熟悉的東西。

有了這些基礎,大學四年唯一得的獎是優秀畢業論文~搞了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定量分析~得獎原因是老師看不懂了~更令我慶幸地是,我運氣極好地預測了市場指數~17年小賺了一筆。

現在畢業了跟著師父倒騰公司上市和企業併購~雖然沒工資~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快樂~


Criesgod


我曾經是原單位裡的“半透明人”。為啥這麼說呢——

她們平時只有自己遇到不會的業務想起旁邊有我這麼個大活人。平時三個人上班,人家都說“今天上班的就我倆”(除了我)。後來演變成啥——單位裡比我資歷淺、且歲數小的,見到我也不叫姐,直接指名點姓。

我平時習慣性上班以及下班打掃衛生,有一次我家裡有事,下班就直接走了。第二天也是跟領導請假晚來了兩個鐘頭,我一進門,有個98年的女生(本人90年)見到我直接來了句“你昨天怎麼沒打掃衛生就走了!下次注意啊”。

還有就是我買的零食放在那裡,人家看到直接吃,都知道是我買的,但就當沒我這個人……但是人家買零食就是兩個人坐一起吃——好玩吧。

後來我也學壞了,衛生我只整理我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從前我一年考一個證,改成一年考兩到三個證……她們在遇到問題,我一概說“不知道”、“我也不會”……

我不是報復,只是認為上班是來掙錢的,我沒必要熱臉貼冷屁股,天天看一群職高生的臉色……我只要做好我自己就足夠了。

去年總行骨幹選拔,我因為學歷以及工作方面表現優秀被調到總行。這些人又開始跟我“熟了”。不叫“姐”的,我刪了微信,還主動加我。動不動邀我參加聚餐……呵呵……我只回覆:現在是我休息時間,我在看書。


喵小琪2260


我就算半個透明人吧,班上的活動除了班會、團日活動這種必須要參加的,其他的像聚餐這些我一概不去,校級活動除了碰到了某些感興趣的小比賽,基本不聞不問。

大一的時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努力地去接觸了一些活動,對於組織者有沒有幫助不知道,但是對於我這種參與者我基本感覺不到參加這些活動的好處在哪,換句話說感覺學不到任何東西。所以現在我基本上每天按照自己的節奏在過,什麼時候該去圖書館了,什麼時候該和隊友討論一下項目了,並不會感覺不充實。

我覺得很多人看著忙忙碌碌地度過每一天,擔任各種各樣的職位,或者緊抱著學長的大腿參加著各種各樣的比賽,其實很大部分這樣的人多少都有點急功近利,在意的是能不能得到什麼好處,能不能獲獎或者是得到榮譽,卻很少在意能不能學到什麼東西。很多競賽和活動不是不能去,我一直認為的都是急急忙忙地去參加哪怕撿了個獎混了個幹部之類的,其實歸根結底,你什麼都沒得到,無非是多了張紙或者多了份虛榮。

大學更注重的應該是集中精力,用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就幹好一件事,而不是各種活動都去沾一下。願搞學生工作的就在那個職位上好好幹好,能學到怎麼處理好每件事,願搞競賽的,不要去抱大腿,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和負責的指導老師,認認真真的把某個項目從零開始自學,哪怕學了一年,即使沒拿到什麼獎,但是獲得的能力和知識比抱大腿拿的十個獎都多。


孟德爾的貓


我覺得這個分兩種情況看,如果是考上了985、211,而且專業是非常技術性的專業,那我覺得做透明人沒問題。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於學習和鑽研,不去參加無謂的社交活動。大學四年積累一身過硬的技術或者考幾個有含金量的證書,那也算沒白上四年大學。將來出社會找工作起點就高發展會比較順利。

而如果是考的普通二本、大專甚至高職,那就另當別論了,那些學校基本學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就是混個畢業證。在這種學校就是鍛鍊你的人際交往能力,鍛鍊心理素質,學習怎麼混社會,還有積累人脈。如果在這種學習還當透明人,那這輩子就真透明瞭。學習學不好,沒技術又不懂得混社會,將來就很難在社會上生存。所以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大學生涯真是決定你將來人生走向的一個十字路口,順與不順全憑那時的選擇。


唔知叫咩七好


“透明人”很多都跟自己的性格有關係吧!

從小到大,都是比較沉默寡言的人,以前讀書時甚至有班主任問我家長,是不是這孩子生病了,每天很沉默。一直到了大學,性格比以前要外向一點點,但和周圍其他人比,還是非常沉默,不愛參加社團活動,社交更多限於室友。找工作時是班裡較早找到的(師範專業),當時班上一起報名考試的十幾人,基本都是很活躍,成績似乎排在前面的。結果最後我一個人考上,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存在感那麼小的人,不應該別人沒上,我卻上了。其實僅僅是因為我比別人提前看書準備了而已。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在哪兒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微光22009


讀大學那會,我真的是透明的,同班同學雖然常聊天,但對我映像不深刻,我也不愛社交,(除非班集體去的,那是沒辦法,不去鬧獨立,影響不好)我也不愛進社團之類的,感覺四年就這樣過來,我也不喜歡玩遊戲,白天上課就準時去上課,不喜歡聽的課就拿本小說去,晚上就去跑跑步,圖書館看看書,也沒有戀愛,真他媽不知道我居然能過四年,現在出來工作了,其實也沒什麼後悔之類的,感覺自己大學沒有白費,雖不說很成功,但是比班裡大多數同學來說,混得比較好點,以前一個同班舍友還是學院學生會主席,現在好像去放高利貸了!


瘦的不明顯的胖子


現在的大學裡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都是透明人。只活動於自己的圈子裡或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與人交流。班級活動見不到身影,更不用說校級的活動了,每天除了上課時間出門以外,其他時間都在宿舍裡玩遊戲。

我問過他們為什麼不參加社團,不參加校級組織,不參加活動,得到的回答都是這麼幾個。懶得參加,沒意思,不感興趣。再問到平日裡都在幹嘛,得到的回答也多數是在宿舍裡打遊戲,看劇。


無一例外,他們都會清清白白度過大學四年,度過一個沒有色彩的大學生活。有時候說現在的年輕人過著“佛系”生活,一切隨緣。這裡的寓意恐怕不是一個褒義的,一個應該是富有活力的年紀裡,卻過上了老年人的佛系生活,沒有任何的追求,清心寡慾。這樣的年輕人不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所提倡的。

大學四年的透明人到最後怎麼樣了?不是上大學而是被大學上了。人家的大學生活都是有色彩,豐富多彩的,而他們的大學生活則是如白紙一般的蒼白。除了一個玩了四年的遊戲賬號,一個愛奇藝會員滿級賬號,一個空空如也的腦袋,他們什麼都沒有。


找工作人家不看你的遊戲裝備有多強,也不看你的遊戲等級有多高,也不會說因為你大學四年看了幾百部電影而錄取你。企業招的是會做事,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個整天只會打遊戲看劇的人。

明年六月份馬上就畢業了,之前學校組織過一次秋招,但是去應聘的人寥寥無幾。為什麼不敢去?因為他們的簡歷上完全是空白的,他們沒有臉去應聘,他們害怕失敗,害怕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畢業以後不知道要去幹嘛,能去幹嘛。如果我是企業我也不知道當面對這些畢業生的時候招來的人能幹嘛,甚至找不到一個能夠招聘他們的理由。

大學生就業難似乎成為了每年的關注點,大學生為何就業難,某些大學生心裡沒有點數嗎?誠然因為經濟調整,導致社會上的工作崗位減少。但另一方面出現的企業招不到人,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又為何會出現?


大三老學長


大學裡面“透明人”有兩種,需要區別來看:

第一種:因為自身能力和性格造成的透明人。比如外貌不出眾,無法引起別人關注,關鍵性格還內向。大學活動很多,但是因為自身的內向,不敢參加。在班級裡又不善於社交,只能和自己舍友或同樣內向的人成朋友。外交圈不廣,自身能力與其他同齡人相比還略顯不足。這樣的人走上社會可想而知。

第二種,因為自身想法造成透明人。

這種人比一般同齡人早熟,已經“醒悟”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目標,對大學中的沒有意義的社交活動自動摒棄,也造成了自己成為“透明人”。不過這類人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規劃,並且堅定的走自己的路,與其他同齡人相比成長性更強,潛力更大。這樣的人步入社會一般都是精英階層。


被遺忘的猛虎


以前班裡有一個女孩就是透明人

開學時以為她害羞 所以就主動邀請她一起玩遊戲或者去圖書館

她都是直接無視我… 過了幾個月 大家都慢慢熟悉了起來 而她還沒有一個朋友 所以我又主動去找她說話

但她看到我的眼神 就好像我要殺了她一樣…

充滿了恐懼和陌生

第一次這樣被人看待 我也不繼續冷臉貼熱屁股了 就沒怎麼理她了

後面從她的作文裡才知道〖偷偷看到的〗

她有社交恐懼症

不過大家都是善良的 大家知道後 也偶爾會邀請她一起吃飯

但她都拒絕了

她的存在感太低了…

而且看人的眼神很恐怖〖至少我很討厭這種眼神〗

她的存在感覺可有可無

透明人…

邊緣人…

怎麼才能讓她克服社交恐懼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