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2017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出爐 曲江新區文化產業跑出加速度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2017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公報分別從文化機構和從業人員、藝術創作及演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市場、文化產業與文化科技、文化遺產保護及對外、對港澳臺文化交流情況、文化資金投入等8個方面對我國的“文化家底”進行了盤點。

全國範圍內文化發展亮點多多

在公報中,有哪些文化亮點值得我們注意,跟著曲小文來看一看——

文化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呈增長趨勢

公報顯示,截止2017年末,納入統計範圍的全國各類文化(文物)單位達到32.64萬個,比上年末增加1.58 萬個;從業人員248.30 萬人,增加13.50萬人。其中,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所屬單位 66738 個,增加 709 個;從業人員 66.72 萬人,增加 0.64 萬人。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 2006 年 —2017 年全國文化單位機構數及從業人員數|

重大藝術活動頻頻 優秀藝術成果顯著

在藝術創作演出方面,通過在全國範圍開展 2017 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2017 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文華獎”獲獎劇目全國巡演、全國曲藝木偶劇皮影戲優秀劇目展演、全國小劇場戲劇優秀劇目展演、第二屆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第八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第三屆中國歌劇節、第四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第五屆中國詩歌節、潘天壽誕辰120 週年系列紀念活動、中國話劇誕生110 週年紀念座談會等重大藝術活動,集中展示優秀藝術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藝術創作的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共立項資助項目1001項,資助金額 7.38 億元。

文化服務保障增加 服務形式多樣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全國公共圖書館及群眾文化機構數量與它們實際使用房屋建築面積均有所增加,其中,全國平均每萬人群眾文化設施建築面積由2016年288.64平方米上升到2017年的295.44平方米,提高了6.80平方米。同時,全國群眾文化機構通過開展藝術展覽、文藝活動、公益性講座、訓練班等形式的活動共計197.86萬次,為63951萬人次提供了文化服務。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文化及相關產業保持快速增長

2017年,為加強文化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制定出臺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動漫獎評獎辦法》;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創建發展和規範管理;公佈第一批第二次19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名單;進一步完善《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創建工作方案》。

據統計,全國 5.5 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91950億元,比上年增長 10.8%,增速提高 3.3 個百分點,持續保持較快增長。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

截止2017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文物機構 9931 個,這些文物機構中擁有文物藏品 5096.32萬件。2017年全國各類文物機構共舉辦陳列展覽26045個,比上年增加1424個。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2006 年 —2017 年全國文物機構及從業人員情況|

開展 2017 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全國共舉辦 2000 多項大中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線上線下觀眾超過 1 億人次。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3.35 億元支持建設 46 個國家級非遺保護利用設施,有效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

曲江新區“文化家底”是否殷實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7 年全國範圍內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藝術創作持續繁榮,文化市場規範有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同時,2017年也是“大西安”建設開局之年,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的曲江新區,亦為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起到示範作用——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產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入區文創企業突破萬家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曲江新區2017年新登記文化企業4114家,區內文化企業累計達 10972家;淨增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1家,累計達72家;雙創載體累計建成22個,投入使用總面積達39.05萬平方米。

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為企業提供五星級服務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西安文化科技創業城、曲江創客大街、曲江369互聯網雙創基地、北大科技園、華商傳媒產業園、大西互聯網產業園等園區,企業入駐和產業招商情況良好;曲江創意谷產業園、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曲江量子產業城等園區,工程建設和產業招商穩步推進。

創客文化蔚然成風,創新創業呈現“好多旺”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創業西安行·曲江站”成功舉辦;曲江創客大街成功開街;清華啟迪之星、美霖影視、西安AR&VR產業聯盟、創業邦、長風科技、環球車享、浙江文創等優秀企業紛紛落戶。舉辦了“Unity技術路演·西安站”、“西部產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企業多渠道融資技巧”、“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企業掛牌工作解析會”、“西安中小微企業補貼政策”等數十場主題活動。並不斷提升餐飲、住宿、交通、辦事等配套建設和創業服務,為創業者提供創業、生活於一體的專業化服務。

主題建設初顯成效,文化活動魅力彰顯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隨著大唐不夜城音樂街區成功開街,累計舉辦大中小型演出200餘場次,參演人員近2000人次,觀演市民遊客近20萬人次,西安首家24小時書店閱西安開業,完成《曲江新區書香之城建設實施方案》《曲江新區微型書店建設實施方案》,舉辦“新華大講堂”、“遇見一本好書”等閱讀公益活動100多場次。2017Maker Faire西安國際創客嘉年華、歐亞經濟論壇文化分會、陝西大劇院啟用暨絲路文化交流活動、第十六屆西安國際音樂節、2017西安電競產業峰會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進一步提升和彰顯了曲江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藝術成果顯著,文藝精品屢獲大獎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2017年,話劇《麻醉師》榮獲第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影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我是幸運兒》《藍田白鹿魂》登陸央視,《白鹿原》《功夫瑜伽》《那年花開月正圓》《一樹桃花開》熱播全國。《開放的大唐》《盛世中興》分別榮獲第十三屆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二等獎。秦腔《司馬遷》、舞劇《傳絲公主》榮獲第八屆陝西省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獎”;秦腔現代戲《駱駝巷》榮獲“文華劇目獎”。

文化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日益完善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制定了《曲江新區文化體制改革2017年改革任務臺帳》;制定了《西安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辦法》,在西安話劇院開展評價考核試點工作;西安兒童藝術劇院走進中小學校園演出130餘場,觀眾人數7.6萬人次;制定了《曲江新區國有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試行)》及國有演藝企業、影視企業、圖書出版單位三項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辦法;秦腔劇院按照企業標準實現了公司化運作,招收120名秦腔藝術後備人才並開展秦腔進校園活動;《大秦帝國之崛起》《白鹿原》等影視劇熱播全國,《大西安印象》系列文藝創作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公共文化服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等市考任務全部完成;舉辦鄰里節、音樂演出、送戲下鄉、文博展覽等惠民活動300餘場。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追趕超越 2018曲江新區持續發力

進入2018年,曲江新區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追趕超越”部署要求,以“六區”建設為目標,以“六化”建設為標準,圍繞五張報表全年各項任務及2018年產業發展、園區建設、文藝精品、文化事業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文化產業發展穩中有進

2018年,為更好培育文創產業發展,在《關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的基礎之上,積極制定文創產業新政策,截止5月底,曲江新區累計建成眾創空間聚集區和特色區32個,投入使用總面積達58.75萬平方米,實現入區文化創意企業突破1.4萬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已達100家。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文化建設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完成《“曲江新區+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白鹿原+臨潼景區”文化產業大走廊總體發展規劃》,為曲江新區的文化產業佈局繪製好了藍圖;充分借鑑成功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加快制定《曲江新區文創產業發展空間規劃》,現已逐步形成以曲江創客大街、西安文化科技創業城產業園、曲江369創新創業基地為核心的“雁南數字創意國際社區”;以曲江創意谷、華商傳媒文化產業園為核心的“雁翔設計傳媒國際社區”;以曲江量子電競產業城、西影電影產業集聚區為核心的“西影路電競遊戲國際社區”等文化產業空間構想。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按照以產業園、基地為載體、以電競賽事為驅動促進電競遊戲資本聚集、人才聚集、企業聚集、品牌聚集的路徑,補齊西安電競遊戲產業短板,推進西安電競遊戲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進程。

項目合作不斷得到加強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曲江新區積極與頂級電競遊戲資源對接,引進了包括WE電子競技俱樂部、香蕉遊戲、愷英網絡等多家國內頂尖電競遊戲公司,並與英雄互娛開展深度合作,會同延安寶塔區共同簽署“雙安雙塔”合作協議,共同出資成立了延安雙塔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總規模2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打造西安量子晨雙創產業園區規劃建設1000平米延安書院文化創意基地、3000平米藝術空間、5000平米數字娛樂體驗中心,20000平米騰訊眾創空間,著力打造西安城市新經濟產業社區,量子城項目計劃於2019年初開園。

政策措施不斷得到完善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對曲江新區文化產業扶持政策體系進行新的研究,在借鑑其他省市成功經驗及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梳理區內原有各類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根據曲江新區近年來的發展情況,正在加緊修訂《關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並針對電競產業發展制定《關於支持電競遊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針對創新創業發展制定《西安曲江新區實施創業創新劵的若干政策》。同時,積極踐行“五星級服務”理念,設立企業發展負責專員,深入園區和企業積極開展協調溝通、政策解讀、業務指導等服務工作,切實解決園區和企業發展存在問題。

重大活動籌備工作有序展開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成功舉辦2018全球INS大會,為西安的創業者拓寬道路並打開國際視野;成功舉辦2018中國匠人大會,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匠人做技藝展示體驗活動,與市民進行零距離互動,向市民展示匠人精神;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中法文化論壇、西部文博會等重大活動具體籌備工作也正在有序推進;在電競賽事籌備工作方面,積極籌備由曲江新區自主掌握IP的2018西安電競產業峰會暨絲路電競遊戲節,其他賽事活動也已開始積極向主辦單位進行申請。

文藝創作發展態勢良好

圖書出版方面,在《大西安印象》系列叢書(一期)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基礎之上,繼續推進《大西安印象》系列叢書的二期出版工程。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文藝演出方面,組織陝西大劇院、西安音樂廳等平臺開展第十六屆西安國際音樂節、陝西大劇院開幕演出季、西安交響樂團2018音樂季、第七屆西安戲劇節等演出163場,觀眾7.5萬人次。西安美術館舉辦展覽6個,公教活動35場;組織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開展新春文化惠民演出、送戲下鄉、劇場巡演近450場,觀眾60餘萬人次;組織《夢迴大唐》《夢長安》等景區演出566場,觀眾17餘萬人次。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影視劇方面,大西安印象城市宣傳片1月1日正式對外發布,電視劇《白鹿原》《那年花開月正圓》獲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舞臺劇《傳絲公主》《秦豫情》《二十四個奶奶》獲批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組織區內文化單位申報西安市2017年度優秀文藝創作評選,17部文藝作品獲得表彰,獲批獎勵資金297萬元;影視劇《張騫》《大秦帝國之東出》加緊劇本創作,《音樂家》《西京故事》進入後期製作。

主題街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持續推進大唐不夜城音樂街區建設,制定《大唐不夜城音樂街區提升方案》,通過燈光點亮工程、咖啡K吧外擺、音樂互動裝置、城市雕塑美化等手段,提升音樂街區整體環境氛圍;依託陝西大劇院、西安音樂廳等平臺,開展了第十六屆西安國際音樂節、陝西大劇院開幕演出季、西安交響樂團2018音樂季等演出項目。

加大力度拓展曲江書城模式,計劃今年新建或改造書店17家,其中,大型書店2家、中型書店1家,小微型書店14家(提升改造書店3家)。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出炉 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跑出加速度

在引進名人文化場館落地方面,完成《曲江賈平凹館提升方案(初稿)》,全年持續開展“賈平凹邀您共讀書”活動,計劃每月舉辦3次,全年不少於30場,截止目前已舉辦十餘場。

文字/李穎 校對/王夢玉 審核/張弛

更多“文化曲江”精彩內容

亮亮亮 | 西安城牆用萬盞花燈,與世界分享了一個“華彩盛唐”!

曲江新區又雙叒叕登上央視啦!這場刷爆朋友圈的燈光秀你看了沒?

最驚喜 最夢幻 | “樂動長安”無限精彩盡在大唐不夜城

西安年·最中國 | 誰說年味兒淡了,過年就帶TA來曲江~

走!跟永康書記去大唐不夜城過“最中國”年!

西安年如何最中國,聽文化名人怎麼說~

西安年·最中國丨人雖多但秩序好,過年就來大西安!

“夜空中的精靈”來了!一大波現場美圖感受璀璨中國年……

旅遊人數同比增長49.06%!曲江新區迎來春節旅遊“開門紅”!

看,那一群有趣的人聚在大唐不夜城在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