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华语电影在经历一场狂飙突进的发展。2017年,华语电影总票房成绩达到

559.11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13.45%。其中,国产片票房达到301.04亿元,占比达53.84%。

总数令人欣喜,但各个导演,各个演员在2017年到底做了些什么,却无人量化。不从艺术,不从喜恶的角度,到底他们为华语电影工业创造了哪些价值和影响?

继我们上次推出华语电影历史权力榜,2017年的年度榜单也出炉了。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在历史榜榜单推出时,就引发了热议,但争议不是坏事,反而说明此前真正有价值的同类榜单未曾出现,更证明了榜单的价值所在。

“华语电影权力榜”是由《看电影》独家推出的深度行业评分榜。是通过综合客观数据反映,衡量影人在电影工业上的价值影响和贡献最终排出的榜单,最大程度排除了个人的影响。

继上次推出华语电影历史权力榜的导演、男演员、女演员三份榜单之后,这一次会发布2017年度华语电影权力榜(TOP100)、华语电影导演权力榜(TOP50),以及华语电影男、女演员权力榜(TOP50)四份榜单。

而年度榜单的规则,和历史榜单略有不同之处(划重点)

  • 榜单选取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15日于中国内地公映的华语影片
  • 榜单通过票房、奖项、口碑、贡献四个分数值进行计算
  • 最终得分通过一定权重统计,在纵向成绩比较后得出相对值

票房值:影片全球票房总收入

奖项值:数据抓取自国内外近百奖项,提名、获奖均统计在内

口碑值:取自豆瓣、猫眼、时光三大平台,如演员有多部作品上映,取最高值

贡献值: 包含行业贡献、商业、流量价值等多方维度

话不多说,上榜!

2017年华语电影权力榜TOP100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由于表格较长,此处只展示前30名,有进一步兴趣了解的朋友,请关注

榜单一出,果然如历史榜发布时一样,引起了网友的热切探讨。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位列榜单前十的作品中,有战争题材的[战狼2]、喜剧题材的[羞羞的铁拳]、动作题材的[杀破狼·贪狼]。同时,[二十二][生门]等纪录片也榜上有名。

这也证明了大制作、全明星阵容不见得一定能成功,而越来越多的”小成本“黑马,则验证了高质量也能为小投资带来票房和市场。

网友看待这份榜单,自然是赞同者、质疑者皆有之,但是最多讨论的,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年榜第一[芳华]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芳华]的胜利,在于它是在这次榜单评选中各项指标最均衡,且没有弱项的成功。

14.2亿的票房,是[芳华]成为了冯小刚票房最高的作品,即使是在2017年,同类型中这一数值也是值得自傲的成绩。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芳华]剧照

而在各平台的相当理想的分数,也给予这部影片高达82.3分的口碑值。再加上76.67分的贡献值,以及68的奖项值,足以让[芳华]成为2017年最受欢迎的华语电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先不论这部影片是否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佳作,但是它显然在2017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其次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位列第二,影片优秀的工匠气质,让导演程耳仅第二部作品,便成为了2016年贺岁档的口碑爆款。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罗曼蒂克消亡史]

影帝、影后级别的群戏表演,为影片赢得了100分的奖项值、以及76分的口碑值。最终把这部集大成之作拉到了榜单第2位的,则是仅1.23亿,最终35分的票房。

排在第三的[战狼2]不出意料,又成为了争议的焦点,这部影片的火爆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一个带有层次探讨意义的现象。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战狼2]的成功,无疑是华语重工业电影的一次胜利

顶尖的制作水准、不输好莱坞的编剧,以及“国产片保护月”的档期优势,让华语影史诞生了第一部50亿级别的电影。高达80.7的口碑得分仅次于[芳华],位居榜单第三。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战狼2]

但是[战狼2]有致命的短板,就是它在奖项上的成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直接导致它最终只能止步前三,无法摘得榜单第一。

同时也有网友敏锐的发现,口碑类的佳作在榜单中也有一席之地,而这正是榜单所能解读出华语电影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小成本华语电影实现口碑突围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2017年6月的电影市场,本来是[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异形:契约]等进口片的天下。

而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冈仁波齐],却在这时上映。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冈仁波齐]

最终,影片不仅成功以1亿元的票房完成逆袭,超高的口碑也让[冈仁波齐]成为了上半年最亮眼的一部独立作品。

越来越流水线化的好莱坞制作涌入华语电影市场,在拥挤的进口片档期,也存在着无片可看窘境。这时,往往小众文艺片反而能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完成逆袭。

同样成功突围的,还有暑期档的[二十二]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1.7亿的票房,让[二十二]刷新了华语纪录片的票房纪录

虽然严肃的主题,以及略显沉重的“慰安妇”题材,让影片和暑期档显得格格不入。但最终,凭借高达88.7的超高口碑,影片最终挺进了榜单的前20位,位列第13

高频率的路演及试映,为影片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口碑。这种营销策略不仅成为了当今纪录片市场常用的手法,也成功的为一些小众影片打开了市场。

此外,[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地球:神奇的一天]以及[生门]也凭借优秀的质量,入围榜单前100。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地球神奇的一天]位列榜单榜单第34、[天梯:蔡国强的艺术]位列第41、[生门]位列40

如今华语电影已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票房大片早已不能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而纪录片却凭借小众却精准的人群定位,以及优秀的质量和口碑,成为华语电影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类型。这种发现,也是榜单的意义之一。

2017年华语电影导演权力榜TOP50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完整榜单请关注

相对于影片的榜单,导演、演员的榜单在之前已经有过历史榜的发布,但是年度的榜单和历史榜单的时间段不同,规则也有不小的差异。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年榜的榜单采集了导演的多项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如果导演在2016年也有作品上映,我们将会按照其2016年得分的15%进行计算。

也就是说,导演年榜总分=2017年得分(85%)+2016年得分(15%)

年榜的榜单中,不出意料凭借[芳华]的冯小刚成功夺冠,与吴京、徐克入榜前三甲,业界老炮、票房黑马也纷纷在列。

按照国际惯例,是第一之争。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位居榜首的冯小刚,在2016年底带来了[我不是潘金莲]。而仅过了一年,[芳华]便再次成为焦点。因此对于这次榜单,他的作品数目也占据了一定优势。

从总分值看,相比排名第二的吴京,冯导的最终得分竟然超出了近一半之多。而冯导之所以取得这么高的分数,则完全要归功于他超高的客观数据。

单凭[芳华]的媒体值一项指标,就已经是其他排名前十导演的3~4倍,而对比前20位,更是出现了将近5~10倍的差距。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芳华]

加之[芳华]所取得的各类奖项,冯导在种种客观数据上都有绝对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差距可以说是一种影响力的体现。

而最为之鸣不平的,莫过于对大师吴宇森名次的讨论。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作为拍出[纵横四海]、[英雄本色]、[变脸]的吴宇森,这个名次显得有些匹配不了他的实力。

但榜单只关注在2017年的作品,而吴宇森的最辉煌时刻是在曾经。2017年吴宇森改编日本经典作品[追捕],但这在他的作品序列中远远不算是他的高水平之作。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追捕]

因此无论是哪一项都不甚突出,最终贡献58分,媒体值33分,票房35分,吴宇森拿到29.65分的总分数,只排名榜单十五位。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一个人出现在榜单里感到不解。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是的,王宝强出现在去年的榜单中,王宝强在去年首次担任导演,推出处女作[大闹天竺]便进入榜单前二十行列。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大闹天竺]

但是数据就是数据,客观就是客观。尽管王宝强不能算是一个好导演,但是凭借着他自身超高的媒体热度,收获了29分的媒体分值,甚至超过张艺谋、徐克。

一直延续搞笑风格的王宝强最终拿到28.41分,跻身榜单17名。王宝强的跻身,也说明了新导演的力量,不容小觑。

在榜单50名中,两位“新人”导演都在2017年献上了自己的优秀处女作。凭借[喜欢你]许宏宇获得了77的口碑高分,持平彭浩翔、陈正道,高于叶伟信、邱礼涛。

[喜欢你]有着优秀的港片制作班底,陈可辛担任监制,更是由[七月与安生]的编辑许伊萌操刀剧本改编。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喜欢你]

李晨则凭借导演处女作[空天猎],也让他在榜单中出现。[空天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工作部参与制作,用最专业的技术予以补助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空天猎]

两位新导演的成功,也标志着华语电影正在走向多元化的发展状态。

华语电影的风向标不再仅仅是陈凯歌、张艺谋等大家。演员、幕后转行导演,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7年华语电影男演员权力榜TOP50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完整榜单请关注

相对于历史榜,2017年度榜单有不小的重合,但是仍然有一些新面孔。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对于男演员来说,独占鳌头的“大哥”成龙似乎不是问题,也少有人会就这点提出质疑。大哥就是大哥,不仅历史榜稳居第一,年榜也不例外。

[英伦对决]、[铁道飞虎]、[功夫瑜伽]三部影片不仅票房值满分,贡献值也是所有演员中最高的。而一座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则让大哥的奖项值攀升至62.5分。年度冠军实至名归。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英伦对决]

对比历史榜,不难发现,在历史榜单排名前二十的男演员中,只要在2017年有作品问世,几乎均会上榜。

占据演员榜单前六的成龙、甄子丹、刘德华、黄渤、邓超、吴京,也同时出现在历史榜中。

但是2017年的榜单并不是和历史榜单完全重合的。评论中最大的争议,几乎只集中在两个杀进榜单并且排名靠前的演员。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先说杨洋,他是榜单中唯一一位仅凭借一部影片杀入榜单前十的90后

即便口碑值仅有54.7,但高达满分的媒体值,足以秒杀一众戏骨影帝。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让他在2017年的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再说吴亦凡[西游伏妖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等片的出演,不得不承认吴亦凡的票房号召力。90分高于艾伦、沈腾,仅次于[战狼2]众主演以及刘德华、成龙等一线。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西游伏妖篇]

66的口碑值高过林更新,持平金城武。其实在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中他的戏份非常之少。如果是相对重要的主演,想必排名还会靠前。

其实无论是成龙、刘德华,还是吴亦凡、杨洋,他们具备相同的一层属性,明星。

“明星”一词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好莱坞,它强调明星为主,电影和其它要素为辅,以此来获得更多票房的商业手段,是世界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符号。

自2012年起,国产片保护月逐渐形成规模,暑期档进口片份额下降,国产片需求增多。

资本的涌入也让众多大佬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于是,明星再一次成为了最稳妥的票房保证。

在市场的选择下,明星的曝光和吸引力是极为重要的考量,至于演技的高低却是排在这些之后。并且明星,是市场存在的固有规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篡改的。

2017年华语电影女演员权力榜TOP50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完整榜单请关注

相比和历史榜重复度比较高的前两个榜单,女演员的榜单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周冬雨作为如此年轻的榜单第一,自然被很多人质疑,但同时也有不少人看好她未来的发展,观众缘也算不错。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周冬雨在2017年中,奖项、影片、票房都收获不少,最终的各项分数都不弱。

她凭借[七月与安生]获得金马影后,春季档[喜欢你]成为票房黑马,不仅获得足够的曝光度,豆瓣口碑也有6.8。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七月与安生]让周冬雨在2017年收获了五个电影奖提名

冬季档的[奇门遁甲]也拿下了2.9亿票房。[指甲刀人魔]则完全属于类型之作。彭浩翔的原著加之影片的鬼马题材,最终仅450万元的票房并不意外。

不过,她高达99.14的媒体值,却是榜单最高。91.36的奖项值,仅次于范冰冰位列第二。

超高的奖项和媒体值不仅弥补了她在口碑上的不足,也顺利的把她带入了2017年度女演员榜的NO.1。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范冰冰的胜利在于两部影片,[我不是潘金莲]、[空天猎]

[空天猎]和李晨搭档出演的这部军事题材力作给她带来了40分的票房值,口碑值也有63。

而真正让范冰冰拿到榜单亚军的,是她的满分奖项值。[我不是潘金莲]为她赢得了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和金鸡奖双料女主,以及一项金马提名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我不是潘金莲]

相比榜单本身排名的争议,榜单背后展现出的本质更耐人寻味。

较历史榜,

男演员年榜的重合度高达50%。成龙、刘德华、梁朝伟等一批从香港影坛进军内地的华语明星,仍然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

但女演员却截然不同。纵观年榜,排名前十的较多为新生代女演员。而像历史榜中的实力派,几乎仅靠仅有的几部获奖作品才得以上榜。

历史榜中位列第一的章子怡此次仅位列第17名。2017年她仅有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相比高口碑,影片低调的宣发方式以及低迷的票房成绩,也难以让章子怡在年榜中取得优势。

2017年舒淇的表现平平,春节档[健忘村]票房口碑哑火,直到暑期档才凭借[侠盗联盟]打了个“翻身仗”。也因如此,舒淇的年度总分只有37.8,甚至不及倪妮。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侠盗联盟]

而在历史榜中位列第三、第四、第五位的巩俐、赵薇、张曼玉在2017年并没有作品问世,故没有成绩。

白百何、周迅、张艾嘉,虽然也入选年榜,但三人的综合分数实在太低。白百何总分31.2仅列第二十二,周迅其次,列第二十三。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周迅的[明月几时有]票房、口碑也不尽如人意

宋丹丹曾在《演员的诞生》中说,“咱们国家的中老年女星,没有什么接好角色的机会”。的确,在2017女演员的榜单里,几乎全都是正当红的年轻一代。

华语女演员更迭过快,已经成为如今华语影坛的“常态”,青年演员们戏路广、关注度高,而较为年长的女演员们,则仅能靠固定的类型和“情怀”角色才得以获得瞩目。

钟楚曦首次触电大银幕便榜上有名,仅有寥寥数部作品的林允、文淇,也凭借亮眼的表现在榜单觅得一席之地。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西游伏妖篇]

但实力派的惠英红,驰骋华语影坛数十载,最终凭借[幸运是我]、[血观音]笑傲金像、金马。但10.85的媒体分仅排在倒数第三,甚至低于景甜。

看看这四份榜单,就能明白2017年华语电影的水深

惠英红

虽然如今的华语市场影片类型逐渐丰富,但仍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故事也始终围绕的年轻人的生活展开。

相较年长男演员更为多元化的戏路,女演员受到年龄所限,只能拘泥于“母亲、老师”等长辈角色中。而受故事、题材影响,戏路越走越窄。这就是女演员榜单里能看出的现在华语电影的现状。

榜单不见得一定要分出个高低胜负,更并不是高的就好,低的就差,只是在客观的数据衡量之下,通过榜单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份榜单,只是通过客观的数据,去更清晰的看到真实,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也许有一天,这份用做参考的榜单,会帮助华语电影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