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徽桐城的經濟怎麼樣?

順其自然1576621


做為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組成城市,安徽省桐城市近年來緊抓融入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帶承接轉移示範區的契機,力爭“安慶一流、省內領先、全國有名”,努力朝著“重返十強、重塑形象”目標奮勇前進。



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財政收入7億元,增長20.8%;規上工業增加值35.1億元,增長9.0%;GDP62.2億元,增長8.6%;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27.9億元,增長22.0%;固定資產投資53.3億元,增長13.0%;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19.7億元,增長99.6%。桐城已經成為安慶市轄區經濟第一市(縣)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桐城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戰略,充分把握合肥都市圈、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機遇,認真落實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著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市專利(含發明專利)申請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高新產業增加值、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位居安慶市前列;連續多次蟬聯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市),成為首批全省知識產權示範縣(市)。桐城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1家,2016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19.2億元,增幅33.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5.4億元,形成了以輸送機械、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汽車部件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體系。   


同時,圍繞輸送機械、包裝印刷、塑料包裝等傳統優勢產業,我市鼓勵骨幹龍頭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利用高新技術加強對現有生產設備、工藝流程升級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集約、綠色發展。重點依託晨訊機器人、鑫美芝、智森科技、養和等企業,圍繞智能製造、節能環保兩大產業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加速先進技術成果產業化,積極推進盛運垃圾固廢處理設備、晨訊科技智能機器人等節能環保和智能製造產業項目,全面帶動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全市上下形成遵規守矩、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家企業30個項目獲得製造強省獎補資金1428萬元,167家企業246項目獲安慶市獎補資金約4000萬元,兌現市本級“1+3+8”政策各類獎補資金1.54億元。


學霸鐵軍


桐城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接江趨淮,自古河埠陸驛眾多,車水馬龍,素有“七省通衢”的美稱。

桐城有一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形成了六大優勢產業:印刷包裝,建材化工,機械製造,農副產品,塑料加工,家紡服裝。



桐城的民營經濟發達,產業特色鮮明。全市共有小企業一萬多家,其中20家企業名列安徽省民營企業200強序列中,7家企業進入全省鄉鎮企業50強。

桐城的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公共設施配套齊全。市區設立了全省唯一省級民營經濟開發區,以合安路為軸線串聯著12個鄉鎮工業園區,形成了百里工業走廊。



桐城屬於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豐沛,霜期較短,因而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現已初步形成畜牧、水產、糧油、茶葉、繭絲綢和林業等六大主導產業,擁有鴻潤、霞珍等2家國家級和8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桐城的明天不可限量,咱們拭目以待吧!


飄搖的炊煙


桐城有文都之稱,座落在龍眠河畔。現是安慶市的唯一縣級市(安慶現有七縣三區,懷寧,桐城,潛I山,太湖,嶽西,宿松,望江)。桐城人傑地靈,古時做官的文人很多,張英就是其中之人,他祖居桐城,父母建房時與鄰居為三尺地基爭吵不休,張家父母寫信給京城兒子張英,張英回信: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父母見了張英回信讓了三尺,對方也讓了三尺就有了六尺巷。桐城人民聰明智慧,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鄉鎮企業蓬勃興旺,經濟發走在安微各縣之首,前十年由縣改為縣級市。桐城市我常去市區樓房林立,道路寬敞,環境優美,不比我地級市池州差。桐城是安慶的驕傲。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桐城是安慶管轄的一個縣級市,國家對縣升為縣級市的考核標準其中就有一項經濟指標。桐城先後被授予“中國包裝印刷產業基地”、“中國塑料包裝產業基地”、“中國農產品加工基地”、“中國羽絨家紡名城”、“中國輸送機名城”、“中國刷業城”、“徽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溫商最具投資潛力地區”所以講這裡宜商宜業,是一塊適合投資的沃土。


洞見之派


桐城人喜歡拉呆


緣來就是你桐城小哥



桐城經濟怎麼樣?我只知道2016年桐城經濟在全省縣級排行中是第11位。今年能否進入全省排行前10強,等2018年元旦後會見分曉。

桐城經濟是小企業好於大企業、民營的好於合資股份的,主要顯現於雙(港)新(安渡)沿線的彩印包裝、範崗的刷業製造。農業特色顯現於黃甲、中義、龍眼一帶山區茶葉種植模式。

象孔城鎮、金神鎮、嬉子湖鎮、卅鋪鎮這些平原人口大鎮在工業上基本上是空白鎮,人們的收入取決於外出打工開拓、甚至走出國門到國外發展,充實了家鄉經濟。

目前桐城房價在5000元/平米上下,人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很高,桐城是最宜居的縣級城市。


文都楊稼


桐城的經濟發展也在於外部條件和內部決策的結果,一個好的領導層,和一群不怕苦而實幹的集體就會很好的帶動桐城的經濟發展。好的政策也在於人去怎樣去做


琚博濤


香港號稱小桐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