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鹿晗的歌值得細細去品味,應該是最沒有道理去黑的

鹿晗的歌值得細細去品味,應該是最沒有道理去黑的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特別喜歡音樂的人,音樂這種東西,好聽就聽,有沒有無所謂。不過喜歡鹿哥以前我是比較喜歡聽周杰倫的歌和李宇春的歌,喜歡古風類這種慢調子的歌。所以後來我居然喜歡上了鹿晗的歌,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因為我以前是不喜歡這種快節奏的歌的,神奇)。聽了n久鹿晗的歌以後,忽然在某一天忽然腦中蹦出一個念頭,鹿晗的歌應該是最沒道理去黑的。雖然我不懂音樂,但是這是一種直觀的感受。

鹿晗的歌值得細細去品味,應該是最沒有道理去黑的

其實我一開始喜歡的是《勳章》這種,那些比較節奏快的歌,我開始是接受不了的(基本上我聽的歌都是我可以聽著練字、睡覺或者做其他的事的那一種)然後忽然某一天忽然覺得《時差》很好聽,循環了一晚上。後來有在某一天突然覺得《有點意思兒》《原動力》好像挺不錯的,然後後來聽著聽著我就覺得好像這種歌也蠻不錯的。後來最近的某一天聽《有點兒意思》忽然有了另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最開始聽《某時某刻》真的聽不出感覺,然後忽然在某一天突然聽懂了。《夜行記》也一樣,一開始真的get不到,後來聽著聽著就喜歡了。然後後來聽到《零界點》《如果what if i said》《skin to skin》《敢》這些覺得有點驚豔,好聽(膚淺的我只能這樣評價。

鹿晗的歌值得細細去品味,應該是最沒有道理去黑的

後來我懷疑是不是我粉絲濾鏡太重了,怎麼覺得每一首都覺得很好聽的樣子。今天早上靜靜地聽,覺得,他的歌應該是要安靜地去聽才會聽出感覺的,挺多時候歌曲結束以後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覺得他的歌應該值得細細去品味的那種(雖然我不懂,但是有這種感覺……emmmm……我是不是粉絲濾鏡真的太重了)。

鹿晗的歌值得細細去品味,應該是最沒有道理去黑的

如果讓我說那一首最好聽,哪一首我最喜歡,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彷彿是憑心情而定的。就像一開始我喜歡《時差》,後來喜歡《夜行記》,現在喜歡《如果》《零界點》,可能過不了某一天我又喜歡其他的歌了,說不定,其實發現音樂也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地點,聽的感覺都不一樣,它可以承載記憶,可以記錄心情,可以記錄某一件事。有時候真的覺得跟神奇,可能幾年前我聽過的歌,現在聽回來,腦中就會浮現當年聽這首歌的情形,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彷彿穿越時空看到當年的自己,回想起當時的心情、感覺。如果非要說我是哪種飯,我覺得是人品+音飯。雖然我真的不懂音樂,只是一個聽歌的,可是有時候想想,不需要懂太多(當然懂更好,最起碼被人質疑的時候懟回去),畢竟所有唱歌的,都是面向群眾的。所以聽的就是一個感覺,你覺的好聽,那就ok了,畢竟審美這種東西,很主觀的。

鹿晗的歌值得細細去品味,應該是最沒有道理去黑的

話說其實對於聽歌,雖然我不會專門的去找歌聽(其實是很多時候真的很難一下子找到喜歡的,其實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如果偶然聽見覺得好聽也會找來聽,不關注歌手,但是如果我發現我喜歡的幾首歌都是同一個歌手,那我就會去搜歌手例如周杰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