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你的同學聚會,是尷尬的名利場嗎

你的同學聚會,是尷尬的名利場嗎

軒言

心理學者劉軒的進步空間

後臺回覆 福利參加贈書活動

今日音樂:when there was me and you

哈囉!親愛的朋友你好!

昨天看到一位朋友留言,說同學發來信息,要一起參加高中同學聚會,自己想拒絕又很想參加,非常糾結。想參加是因為很久沒見到同學了,該聚一聚;想拒絕是因為同學好久未見,不知道聊什麼,自己發展又一般,怕被同學看不起。

這讓我想起我大學畢業後的那次同學聚會,當時不少同學在職場上成為了厲害人物,聚會時大都意氣風發,而我還在研究所裡繼續讀書,就一點也沒有心情去參加聚會,感覺自己像個留級生,甚至感到自卑。

這種退縮又期待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我曾經看到過網上一篇文章講,老同學聚會已經變成了攀比的名利場。真的成了名利場了嗎?也許,很多時候這只是我們心態上不自信的一種折射。

一群曾經生活在一起的同學,從同一個起跑在線,經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發展後,有的事業發展順利,成為「成功人士」,有的遭遇坎坷,平凡度日,不免在生活上出現了差距,就因而不自信,進而會婉拒聚會。

而人與人的聚會,難免暗自會有一些比較,而有些人也樂於去比較,去炫耀,沒有分寸感,那麼這種聚會氛圍,就讓很多人感覺同學聚會變成了人生的名利場。如何在這種同學會的場合中,能夠促進大家的好感,降低那人生差距中的尷尬呢?

在這裡,我想給你一個意見,這來自於我正在撰寫的,專門談溝通的心理學的在線課程而來,在這裡搶先跟這裡的聽眾朋友們分享。

這個要點就是:善用「回憶」。

共同的回憶,能夠喚回大家對彼此的「群體認同感」,也能喚起很多歡樂的情緒。

「懷舊」,是營銷和廣告學常用的手法。懷念自己以前的青春時期,當時的天真、做過的荒唐事,那些都是能夠快速把一群已經飄在不同世界的老同學們,再次抓回到一個時空裡。加強人們的歸屬感。

像是有個朋友,就從家裡挖出了一個卡帶機,帶去他的同學會上,立刻成為話題焦點。而且他還帶了幾個以前的卡帶!當他按下PLAY,音樂一放出來,有幾個同學當場就感動落淚了!

所以從「回憶」的地方出發,喚起記憶,這時候再來談大家的發展和改變,感覺會比較溫馨,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懷舊的「錨點」,在支撐著這個交談。

不知道手機前的你,是否也曾經面臨參加“同學聚會”的問題,是“去”還是“不去”?如果你選擇去參加了,後來的感覺如何?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呢?歡迎你在留言區留言,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同學會故事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在留言區等你哦~

你的同学聚会,是尴尬的名利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