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騰衝界頭鎮:“小菊花”開出“大名堂”

騰衝界頭鎮:“小菊花”開出“大名堂”

幾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後,天空開始放晴,機器轟隆伴隨著田間的喧囂,界頭的田間開始熱鬧起來,萬壽菊幼苗經過雨水的洗禮,更加茁壯,伸出了嫩綠的新葉片,生機盎然,正是移栽的好時機。群眾們紛紛下田,整田、打洞、栽苗、培土……忙得不亦樂乎。

他們種下的萬壽菊,是一種具備觀賞價值與藥用價值的草本植物。半個月前,界頭鎮召開了萬壽菊大田預整地暨移栽現場會,搶抓晴好天氣,全鎮掀起了移栽熱潮,預計七八月開花,花期為3個月。

這是界頭鎮第一年種植萬壽菊,此前的主要農作物是烤煙、玉米和水稻。

受國家雙控影響,界頭鎮產業發展單一,群眾增收渠道過窄問題日益凸顯,對界頭依靠傳統農業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重要戰略部署,引進萬壽菊調整種植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搭上“大健康”的發展“動車”,加快“農旅結合、四季花香”的特色生態小鎮建設。種植萬壽菊畝均收入預計2500元以上,是一個既促進群眾增收又助推界頭轉型跨越發展的新產業。

“基層黨建+萬壽菊”,激發幹群創業新活力

在萬壽菊種植工作中,界頭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發展一種全新的產業,群眾難免心存顧慮。界頭鎮通過組織鎮村幹部、黨員群眾多次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給群眾上好一堂“發展課”,算好一筆“對比賬”,讓群眾深刻認識到產業轉型發展的緊迫性,讓群眾明白萬壽菊種植是黨和政府主導支持的新型產業,是群眾脫貧致富、集體增收的“致富花”。

該鎮橋頭社區將萬壽菊種植列入了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內容,他們以“群眾哪裡需要,我們就在哪裡出現”為理念,萬壽菊育苗地除草、大田預整地、移栽成了黨員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黨員率先垂範,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積極性;永樂社區劃分了專門田塊作為黨員種植示範點,由黨員對萬壽菊種植、採摘、收購全過程進行管理,做出樣板、做出成效;順河社區“村三委”成員以花田為家,力促連片種植,打造龍川江段鮮花長廊,以萬壽菊種植促進社區年底脫貧出列。

“脫貧攻堅+萬壽菊”,開創增收致富新篇章

連日來,在界頭鎮各社區的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幹群們在忙碌,拔苗、整地、栽種菊花,截至目前,已移栽19000畝,完成率達82.6%,預計在6月中旬移栽完成。

對於發展萬壽菊這個新產業,永樂社區的黃體永十分看好,第一時間”搶收完油菜籽等農作物,把自家的土地騰了出來。他說,這次村裡發展萬壽菊,配備了專業的輔導員,有現成的幼苗,有專門的公司上門收購,不愁銷路,政府還給種子、農藥、肥料等補貼,比出門打工要強;缺乏勞動力的農戶還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以每畝300元的田租流轉給村委會,由村委會協調種植,收穫後進行分紅。很多群眾也逐漸從旁觀者轉變成了參與者、主動者,積極開展萬壽菊種植。

永樂社區還將流轉的土地免費提供給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栽種,這些貧困戶來自於該社區門坎山村民小組,屬於易地扶貧搬遷點,這些貧困戶在新居附近缺乏土地,通過村委會流轉的土地種植萬壽菊,很好的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戶再就業問題。

據瞭解,萬壽菊喜陽、耐乾旱,且對土壤要求不嚴,萬壽菊中可以提煉出天然的葉黃素,廣泛用於飼料添加劑和食品添加劑領域,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而萬壽菊栽植和採摘期需要大量勞動力,且強度不大,可以有效解決村民就近就業問題,為全鎮脫貧攻堅“錦上添花”。

“全域旅遊+萬壽菊”,推動農旅聯姻新進程

近年來,界頭鎮通過“農旅聯姻”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萬壽菊的種植為界頭的旅遊業發展新增亮點,它在7-8月份開花,與油菜花、梨花、玫瑰花在時間點上銜接,真正實現“四季有花”。

該鎮根據因地制宜、適地適種的原則,合理佈局,砍塊劃片,萬壽菊種植形成一定連片規模,集中分佈在公路沿線、大園子-沙壩地旅遊核心區和濱河路沿線,形成了三大觀賞點,待秋季來臨,成片菊花盛開,藉著高黎貢山下獨特的田園風光,吸引一批批遊客來訪,寫生、賞花、買花,萬壽菊又將成為界頭旅遊發展的又一張“名片”。

晚上下了一場雨,白天又是豔陽天,在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氣候溫暖的界頭,這樣的氣候一向意味著豐收,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金秋十月,這朵“小菊花”必將開出“大名堂”。[許海平 聶凡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