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瓷器鑑定真知堂:

寫了一大堆宋瓷元青花和明初瓷器,給大家帶來了審美疲勞,不好意思,所以今天換個口味,上點小菜。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康熙琺琅彩牡丹紋碗

筆者剛入門時,收藏瓷器也是從清代瓷器入手的。但不是民國瓷器,那時候民國瓷器太多了,真心看不上。也做過元青花永宣青花的夢,花了大價錢吃了藥之後,突然明白那些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就暫時擱置在那裡了。回頭把重心轉到了清代瓷器上。

從我總角之年開始收藏瓷器到今天,34個年頭過去了。清代瓷器現在幾乎已經不再去收藏。一些老藏品放在那裡,就算是一個回憶了。我的喜好目前更偏重於宋瓷和元明官窯瓷器。也把研究和收藏方向放在這裡。

言歸正傳,普及一下清代官窯瓷器的一些知識點吧。那些年我追逐過他們,現在不管追到沒有追到,還是把這些資料總結歸納一下,以饗觀眾。

清代瓷器,有個特點,就是青花瓷,五彩瓷以民窯為主,官窯生產的比較少。官窯,前期主要是顏色釉瓷器,雍正時主要也是顏色釉和粉彩,宮內御用的是琺琅彩。乾隆皇帝則最喜歡洋彩。這些咱們後來再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和收藏本人頭條一下,省的你去找書找資料了。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雍正琺琅彩山水紋碗

清代瓷器,必須說到幾個名詞,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代沿明制,在景德鎮設御窯廠,燒製官窯器,但實行"官搭民燒 "制。

臧窯即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1680-1688),臧應選在景德鎮督造的官窯。臧窯單色釉成就最大,當時清廷派赴景德鎮的督陶官員還有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廷禧、筆帖式車爾德。但以工部虞衡郎中臧應選在景德鎮駐燒督窯時間最久。按習慣稱呼,將此時期御窯瓷稱"臧窯"瓷器。

據藍浦《景德鎮陶錄》記,此時期的御窯瓷釉色品種甚多,可謂諸色俱備,以鮮紅(豇豆紅)為最著。 其餘諸色俱備,有蛇皮綠、鱔魚黃、吉翠、黃斑點四種尤佳。其澆黃、澆紫、澆綠、吹紅、吹青者亦美。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臧窯)

郎窯即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瓷器時的官窯。釉色以寶石紅、寶石藍、寶石綠最佳,寶石紅有"郎窯紅"之稱。摹仿明永樂、宣德紅釉燒製,釉水顏色,桔皮砂眼幾可亂真,款字也酷肖,極難辨識。法國人稱"牛血紅"。在紅釉中最傑出。郎窯除了顏色釉以外,其他瓷器仿古暗合,與真無二,劉廷璣《在園雜記》談及此事,事距郎廷極督造瓷器時間很近,極可能系劉所目睹。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康熙郎窯紅穿帶瓶(郎窯)

年窯即雍正四年(1726),年希堯以督理淮安板閘關,兼管景德鎮御窯廠窯務,世稱年窯。雍正六年後,由唐英任駐廠協理官。選料極其精緻,琢器多卵色。此時釉色發明很多,以胭脂水釉為最著,胎骨甚薄,裡釉極白,被外釉所映照,呈粉紅色,嬌嫩欲滴。另有油綠釉,美如碧玉,俗稱"碧玉釉"。粉彩也成熟於此時,所繪花卉,似惲南田、鄒一桂和蔣廷錫畫風,很有可能其母本就是來自宮廷畫師。後世稱清看雍正,主要就是年窯。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雍正胭脂水釉粉彩花蝶紋碗(年窯)

唐窯即清代最著名的督陶官唐英,清乾隆元年至十四年(1736—1749)、十七年於二十一年(1752—1756)九江關監督唐英所督造的江西景德鎮御窯廠瓷器之代稱。唐窯瓷器的製作工藝和藝術水平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器有仿古各釉色,悉能巧合,又創制洋紫、凍青、銀洋彩、水墨鳥金、琺琅、洋彩、黑地五彩、藍花、黑花描金、窯變等,集釉色美之大成。其制瓷特技如摟空轉心、天地交泰、玲嚨透雕等,已臻妙境;所制各類工藝品及蟹螺等象生瓷形神兼備。且有自制詩、畫及各體書;製成屏對,頗為精雅。

瓷器鑑定真知堂-傻傻的分不清,清代官窯臧窯郎窯年窯唐窯?

清乾隆六年款青花纏枝花紋花觚(唐英款唐窯)

四位督陶官簡介完了,您有印象了嗎?也就是說康熙官窯早期是臧窯,臧窯的特色是顏色釉,最著名的是豇豆紅。康熙後期官窯是郎窯,郎窯最大特色是寶石釉,最著名的是郎窯紅。雍正官窯是年窯,年窯最大特色是粉彩最著名的叫胭脂水釉。乾隆官窯是唐窯。唐窯最大特色是仿古,最著名的太多了,你就記住轉心瓶算了。簡單明瞭。

本人研究收藏瓷器三十多年,近來無事,始著文章。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覺得寫得好的,收藏轉發一下,幫個人場唄!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