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這個叫“曼玲”的男子,讓你告別“外賣糾結症”|五分鐘公司法

上週五,好朋友突然在微信上給我發了兩張照片,說他被一個做粥的外賣店給征服了,“連榨菜都吃光了”、“一瞬間就被精緻的包裝摺服”、“超顧客需求”之類的溢美之詞不管不顧的就往上造。平時矜持、謙抑的美德到哪兒去了?

這個叫“曼玲”的男子,讓你告別“外賣糾結症”|五分鐘公司法

這個叫“曼玲”的男子,讓你告別“外賣糾結症”|五分鐘公司法

這個叫“曼玲”的男子,讓你告別“外賣糾結症”|五分鐘公司法

他知道我服務的餐飲企業比較多就來詢問加盟費等問題。恰巧在上個月“虎邦櫻花九溪”青島餐飲大咖峰會上有幸結識了“曼玲粥鋪”的創始人,這個名字充滿司法氣息的男子——鄧公斷。

這個叫“曼玲”的男子,讓你告別“外賣糾結症”|五分鐘公司法

“悶騷”的襯衣在筆挺的西裝裡透出來,

某奢侈品皮帶橫在腰間讓人很難想到他做粥的起源竟然如何傳奇

這一次的峰會上,他將自己創業故事進行了分享:

鄧公斷髮家於上海灘,最早從事建(bao)築(gong)業(tou)。你沒看錯,他原來真的是一個包工頭,手下帶著不少兄弟們。他們的就餐問題讓公斷兄很頭疼。因為工地周邊的飯店老闆看到這些民工兄弟們來吃飯,臉上並沒有洋溢著顧客盈門笑容,而是一臉苦惱和沮喪。原因是這些工人兄弟飯量大,客單價卻不高,所以老闆們覺得賺不到錢。

讓每個兄弟飯吃的有尊嚴,是這個有情懷的老闆光榮使命。於是他決定自己在工地附近盤個小店,解決自己工人兄弟的吃飯問題,也可以創造事業的第二個盈利點。於是就物色到了這家充滿“夜總會”曖昧氣質的“曼玲飯店”。雖然也經歷了每個創業者都會遇到的跌宕起伏,但對於一個從事過建築業的老總來說,笑看風雲是基本素質。公斷兄一直堅持下來,從傳統的街邊小館逐漸演變成為以粥為主打,以外賣為通路,以加盟為主要盈利導向的新式餐飲管理公司。

因為這些年服務的餐飲企業眾多,練就了我的火眼晶晶。基本上從一個公司的LOGO就能判斷這個餐飲品牌發展到哪個階段,不過我承認,在“曼玲粥鋪”的判斷上我栽了跟頭。我記得,會議茶歇時我直接向鄧總拋出了“名稱和LOGO圖案會讓顧客產生認知分化,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鄧總笑嘻嘻的答,這是他們近期升級改造過後的VI,曼玲是最早、也是被認知最廣的名字,絕對不能變更,但是在品牌的調性上,他希望更多的傳遞創始人的個人信息出去,所以就有了如此的組合。LOGO圖是公斷兄自己頭像,名字卻叫“曼玲”。

聽過這個答覆,“大娘水餃”的名字和LOGO圖案巨大的違和感撲面而來!但是從另外一方面想,如果產品品質、包裝、場景營造等方面異軍突起,那麼定位、VI信息傳遞其實都可以退居其次。也許顏值、設計對客單價100元以上的餐廳才更重要一些!

今天你在面臨“午餐吃什麼”的困境時,可以嘗試搜索一下“曼玲粥鋪”。如果你的外賣APP顯示還沒有“搜索不到店鋪”,那麼恭喜你,財神爺在向你招手。鄧總跟我介紹,他們的加盟費處於2-5萬之間,而外賣模式的店鋪在固定資產投資相對較低,盈利率高也是“曼玲粥鋪”近幾年如火如荼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後聲明:這是一條沒有收取任何廣告費、不是軟文的文章,具體的加盟條件添加我的個人微信,我推送曼玲粥鋪的加盟負責人微信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