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體缺鉀會出什麼問題?

寧芳14


鉀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與酸鹼平衡、細胞膜的應激性和心肌細胞的正常功能。

人體內的鉀98%分佈在細胞內,2%在細胞外,血清中的鉀僅佔總量的0.3%。

我們一般所說的低鉀血癥是指血清鉀<3.5mmol/L。低鉀血癥可分三種情況:

1 總鉀量低,細胞內和細胞外都缺鉀。

多見於長期進食不足,或因為嘔吐、腹瀉、腎臟疾病、應用利尿劑、大面積燒傷、放腹水等各種原因造成鉀丟失過多。

低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肌肉乏力、肢體軟癱、嚴重者可有呼吸、吞嚥困難,甚至窒息。

  • 噁心、嘔吐、厭食、腹脹、便秘、腸蠕動減弱甚至麻痺。

  • 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定向力障礙、嗜睡或昏迷。

  • 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可出現低鉀性心肌病,嚴重者可心臟驟停或休克而猝死。

  • 可導致代謝性鹼中毒,細胞內酸中毒。

  • 長期或嚴重低鉀可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引發泌尿系統病變。


2 總鉀量不低,細胞外鉀轉移到細胞內。

這種情況見於週期性低鉀癱瘓。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軟癱或肢體乏力、多以雙下肢為主。

3 總鉀量不低,水過多或水中毒時造成血鉀被稀釋。


鄭醫生百嗑


人體缺鉀會出什麼問題?在沒回答這個主要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鉀的生理作用。



鉀的生理作用:

一、鉀參與構成細胞並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

二、鉀維持心肌收縮功能;

三、鉀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

假如,有一天你的細胞外面液體中的鉀離子少了,你的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就會下降,就會失去傳導和收縮功能。身體內少了鉀,人會出現全身麻痺、全身的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腹脹等症狀。

四、協助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



人體低鉀或者缺鉀會出現以下嚴重的問題

首先談談低鉀症。低血鉀症最突出的表現是四肢發生痠軟無力,還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肌肉系統的鬆弛軟癱,尤其下肢最為明顯,稱缺鉀性軟癱。

1、一般從下肢開始變化,特別是股四頭肌表現的是站立不穩、無力或者登樓時困難。以後隨著低鉀的加重,肌無力可能會更嚴重。

2、軀幹、上肢肌力也逐漸明顯減弱,直至影響呼吸肌,嚴重時甚至可出現呼吸衰竭,嚴重時還會伴有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障礙發生,諸如:胸悶、心悸,甚至可出現呼吸肌麻痺,呼吸困難以及嚴重的心律失常。一旦發病,應立即去醫院進行補鉀治療。

其次,人體嚴重的缺鉀,不光影響肌肉力量,甚至可能誘發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導致心臟停跳。

重度缺鉀還會引發呼吸肌麻痺,導致呼吸困難,威脅人的生命。重度缺鉀會使人體 出汗多,導致體內的大量鉀離子隨著汗液排洩而丟失。此時,應在及時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鉀離子。如果光補充水,不補充鉀離子,身體就會依然缺鉀,仍然會出現肌肉無力。如果用含糖的飲料來補充丟失的水分,由於葡萄糖進入體內,促使血漿中的鉀離子進入細胞內,更會加重低血鉀症。



補鉀,怎麼補,用什麼補?

其實,預防低血鉀症的方法很簡單。當天氣炎熱出汗多時,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

含鉀豐富的肉類:瘦豬肉、雞、動物內臟、魚和蝦、鱔魚、花生等等。



含鉀豐富的蔬菜:新鮮的油菜、菠菜、水芹、馬鈴薯還有花菜、蘑菇、海帶、豆類等。


含鉀豐富的水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蘋果和棗含鉀較多。


另外,人體大量出汗失水後,不要馬上喝大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宜喝些果汁或者糖鹽水,有條件最好喝一些含鉀豐富天然礦泉水或者天然醫療礦泉水,不要暴飲需要慢慢喝。

蜥蜴小哥有話說:人體缺鉀切不可掉以輕心,它關乎人的生命。因此,要定期進行一次體檢,看看是否缺鉀,如果缺鉀要在醫生操作下進行補鉀。


蜥蜴小哥有話說


人體缺鉀,會出現低鉀血癥。鉀離子是人體液裡面十分重要的一種離子。正常血液裡面的鉀離子在3.5至5.5mmol/L。鉀離子在體內的作用主要是控制體內的水和酸鹼平衡,也是神經肌肉收縮中必須的離子。鉀離子在人體之中還參與糖類的儲存。缺鉀以後人體的各個系統都可能出現症狀:1、循環系統:低血壓、脈搏微弱、心肌損傷、停止等;2、神經系統:疲倦、嗜睡、意識不清、感覺異常、昏迷等 3、消化系統:厭食、嘔吐、噁心、腸蠕動緩慢、便秘等 4、泌尿系統:尿液稀釋、多尿、口渴 5、肌肉系統:無力、麻痺、呼吸微弱等。

人體缺鉀的程度分為三類:

輕度低血鉀症(血清鉀3.0至3.5 meq/L):沒有特別的症狀,不易被注意、察覺。

中度低血鉀症(血清鉀2.5至3.0 mmol/L):可能感覺疲勞、腳抽筋、虛弱以及便秘等。

重度低血鉀症(血清鉀小於2.5mmol/L):可能出現肌肉壞死,神經肌肉麻痺,呼呼吸肌麻痺、甚至心動過緩,心跳停止等威脅生命的症狀。

所以低鉀血癥是十分危險的一種病症,需要引起注意。那麼為什麼會缺鉀產生低鉀血癥呢?看看病因:科學解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

1、鉀攝入不足,簡單地說就是吃少了,或者吃的東西里面含鉀太少了

2、鉀丟失過多,就是排出太多了,比如說劇烈吐了很多,胃腸液裡面含鉀較多,丟失過多也會低鉀;或者長期服用利尿藥物的,尿裡面丟失的鉀過多。所以高血壓病人一定注意,有些高血壓藥物是含利尿藥的。

3、一些疾病如甲亢可能引起低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很容易引起低鉀、糖尿病酮症等

4、一些藥物引起,剛才說的高血壓藥物,還有胰島素,沙美特羅等

如果出現低鉀,化驗血就可以化驗出來。單純低鉀血癥多數是因為鉀攝入不足引起的。治療方案就是補鉀,最簡單的就是吃含鉀的食物,葡萄乾、香蕉、橘子、豆類、馬鈴薯、如綠葉蔬菜、蕃茄等,如果在服用相關可能造成低鉀的藥物,可以選擇其他藥物替代。如果不行可以口服補鉀藥物,或者輸液補鉀。如果反覆靜脈補鉀任然無效,需要進一步檢查有無其他疾病引起的低鉀血癥。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其實每每收了病人,發現了低鉀都會很緊張,趕緊把鉀補起來,害怕心臟疾病因為血鉀太低出了嚴重的心律失常而回天乏術。

上學的時候,血鉀這個東西是這麼說的,正常人其實是很少會低鉀的,它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那麼人體缺了鉀會怎樣呢?

1、先是出現肌肉無力。繼而可發生弛緩性麻痺。這種變化在四肢肌肉最為明顯,嚴重者可發生呼吸肌麻痺,這是低鉀血癥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對心臟的影響,這也是最為重要的影響。低鉀血癥時由於心肌興奮性增高、超常期延長和異位起搏點自律性增高等原因,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故可引起包括心室纖維顫動在內的心律失常。這點是非常嚴重的!

3、對腎臟的影響:低鉀血癥常常引起尿濃縮障礙,所以低鉀病人多尿;且嚴重而持續的缺鉀也可使腎小球濾過率明顯減少。時間久後,可導致腎的器質性損害。

4、對胃腸的影響:鉀缺乏可引起胃腸運動減弱。患者常發生噁心、嘔吐和厭食,嚴重缺鉀可致難以忍受的腹脹甚至麻痺性腸梗阻。

5、還有一些低鉀血癥亦可使醛固酮分泌減少,體內酸鹼平衡失調等等,很多難治性高血壓的病人合併低鉀血癥,檢查時注意查尿鉀鈉氯,是不是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

缺鉀其實是小事,但是不容小覷,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常常因大汗或體內離子變化誘發低鉀血癥,不盡快補鉀可能出現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後果不堪設想。

那什麼食物補鉀呢?像是香蕉、土豆(未經水反覆沖洗)、橘子、紅薯、胡蘿蔔、雜豆等。



但是正常人其實是是不缺鉀的,也無需過分擔心,只是當發生嚴重腹瀉、大量出汗、噁心嘔吐時,別忘了查查血鉀,對症補鉀。

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轉發留言。

心血管內科王醫生於2018.6.18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人體內鉀的正常範圍在3.5到5.5毫摩爾每升。 當血鉀降低到3.5以下的時候,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肌肉的軟弱無力,嚴重時就會出現,軟癱。有的時候也可以發生吞嚥困難,腹脹和腸道的麻痺,尤其是腸鳴音的消失,當血鉀降低後,心臟受累的主要表現為傳導和節律的異常,可以在心電圖有所表現。


在這裡說一下,我爸接診過的一個病例吧。

患者當時考慮是闌尾炎,已經一兩天沒有好好的進食過水和食物,我爸給患者開了抗生素和一些營養支持的藥物進行靜脈輸液的治療。然後患者要求當地的衛生院進行輸液。最後就是那個醫院的醫生沒有按照上面的醫囑來執行,沒有給患者進行營養支持和一些鉀離子維生素c的補充,導致患者輸完液體之後,出現了軟弱無力,雙腿無法站立。因為是衛生院,設備比較落後,無法進行生化的檢查。然後患者到了上級醫院進行檢查,最後的結果就是鉀離子偏低導致了患者的軟弱無力,雙腿無法站立的情況出現。

我是小克,希望以上文字能夠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鉀是人體的常量元素之一,與鈣的缺乏重要性是一致的,它約有98%都存在於細胞內,而2%存在於細胞外。

缺乏後會引起什麼症狀:

  • 心律失常。心肌細胞內外鉀濃度對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都有密切關係,當它缺乏時,心肌的興奮性會增高,就會引起心律失常。

  • 頭昏眼花。鉀可以維持糖,蛋白質的正常代謝,若是缺乏時,就會導致糖代謝發生異常,從而也會使我們發生頭昏眼花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在減肥中最容易發生。
  • 水腫。鉀是可以維持細胞內正常滲透壓,若是缺乏,則鈉離子就會帶更多的水分進入細胞內,引起細胞發生水腫的狀態。
  • 易疲勞,無力。鉀影響肌肉的興奮性,若是缺乏,那將會抑制肌肉興奮,使肌肉順利輕鬆完成收縮和鬆弛的狀態,從而使身體感覺很無力,還容易疲勞。

鉀是人體重要的陽離子,若是缺乏,除了以上的症狀以外,還有可能會血糖高,便秘,腹脹,內環境酸鹼平衡的失調等等。因此為了防止這些症狀的發生,還是早些預防為好。富含有鉀的食物有:紫菜,黃豆,冬菇,花生,木耳,綠豆、香蕉等


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你,若是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右上角“快樂營養師媽媽May”對我關注,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營養師May姐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人體缺鉀時,會造成疲勞無力,麻木易怒,頭昏眼花,精神錯亂和低血壓,可引起心跳不規律或減弱,對消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嚴重者還會導致心跳停止和呼吸肌麻痺而死亡。


鉀元素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之一,鉀的缺少或過量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首先,我們要明白鉀在我們人體中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它可以通過控制血壓來減輕心臟的負擔,進而減少心臟病的發生。另外,鉀還可以通過擴張血管和排洩來維持體內水分和鈉的正常含量,使血壓值正常。並且,鉀還可以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維持細胞滲透壓,促進營養物質的攝入和廢物的排放,在肌肉和神經方面,鉀還可以維持肌肉的收縮能力,有助於神經傳導功能的正常運行。

既然如此,那麼鉀元素在我們的人體中有哪些分佈特點呢?

約70%的鉀分佈於肌肉中,皮膚中約10%,其餘約佔20%。因此,鉀元素是人體需求量較大的礦物元素。

缺鉀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人體缺鉀時,會造成疲勞無力,麻木易怒,頭昏眼花,精神錯亂和低血壓,可引起心跳不規律或減弱,嚴重者還會導致心跳停止和呼吸肌麻痺而死亡。此外,缺鉀對消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它會導致腸胃蠕動減慢,出現厭食、噁心、嘔吐和腹脹、腹瀉等。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一般來說,人們從日常飲食中就可獲得足夠量的鉀,但對於大量飲用咖啡、吸菸酗酒、愛吃甜食的人群來說,更容易缺鉀,可適當多吃富含鉀的食物來補充。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海帶、紫菜、香蕉、菠菜、山藥等。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張涵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周圍環境的溫度逐漸增高,人是恆溫動物,在高溫環境中,為了維持體溫處於恆定狀態,通常會通過出汗帶走體內多餘的熱量。體內的很多電解質會隨著汗液一起排出,如鈉離子,鉀離子等。

人體缺鉀後,會有哪些表現呢?

1、容易感到疲勞。鉀離子在身體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鉀離子水平低於正常,會導致體內水分缺失,酸鹼平衡紊亂。使得人體中很多器官和細胞的功能不能正常維持,從而出現容易疲勞的現象。

2、便秘。因為鉀離子對維持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體內鉀離子水平低於正常,會導致支配腸道的神經興奮性降低,腸蠕動減慢,腸內容物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變長,從而導致便秘的發生。

3、肌肉疼痛和抽筋。因為鉀離子在體內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鉀離子水平正常,使得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正常,當體內鉀離子水平降低時,神經和肌肉興奮性失常,出現疼痛和抽筋現象。

4、心律失常。因為當體內的鉀離子水平降低後,會導致心臟的興奮性出現異常,表現為心律失常。發生心律失常後,會影響身體重要器官的供血,特別是患有心臟病的人,如果出現鉀離子水平的異常,要及時採取處理措施。

人體是否缺鉀,除了通過以上表現外,最主要的還是要依賴微量元素的測定和心電圖檢查。一旦確診為低血鉀後,要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另外,在飲食上也要引起注意,儘量多食用富含鉀離子的食物。

富含鉀離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肉類食物。水果中香蕉,橙子等都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蔬菜中富含鉀離子的食物有芹菜,菠菜等食物。肉類食物如小魚小蝦,瘦肉中都含有豐富的鉀離子。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鉀在人體細胞維持新陳代謝、酸鹼平衡、心肌細胞、神經反射的正常功能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正常成年男性中體內約有50-55mmol/kg鉀,女性則有大約40-50mmol/kg鉀。其中絕大部分鉀存在於細胞之內,至於血中的鉀僅佔其中0.3%。

人體正常血液中鉀濃度約有3.5-5.5mmol/L,每日需要補充鉀3-4g,但是通過飲食(肉類、蔬菜、水果等)攝入鉀遠遠大於這個數量,為了保持人體鉀的平衡,所以主要通過排尿、排便和出汗等排出。即使不攝入鉀,每天也需要排鉀。

通常我們把血清鉀小於3.5mmol/L稱為低鉀血癥,這有可能是由於缺鉀性低鉀(攝入不足或排鉀過多)、轉移性低鉀(鉀向細胞內轉移)、稀釋型低鉀(血液稀釋,如水中毒等)等等。

缺鉀時會出什麼問題呢?

1. 骨骼肌系統。當血鉀小於3.0mmol/L,患者一般會感覺疲勞乏力;小於2.5mmol/L時會出現出現肌無力、軟癱、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麻木疼痛等症狀,甚至出現呼吸肌麻痺、呼吸困難等現象。長期低鉀則出現肌肉萎縮壞死溶解;

2. 消化系統。低鉀會導致患者噁心嘔吐、腸蠕動減弱或消失甚至腸麻痺、腹脹、便秘、腸粘膜水腫等;

3. 循環系統。早期可有心動過速、房/室性期前收縮等等,嚴重者出現室撲室顫,甚至驟停。心電圖上可有Q-T間期延長,T波低平增寬、U波出現,嚴重者可出現T波倒置,ST段下移;

4. 泌尿系統。嚴重缺鉀出現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繼而引起失鉀性腎病;

5. 酸鹼平衡紊亂。缺鉀時可導致代謝性鹼中毒,細胞內酸中毒和反常性酸性尿;

6. 神經系統。精神萎靡,反應遲緩,嗜睡,甚至出現昏迷;

7. 轉移性低鉀血癥可導致發作性週期性癱瘓,以雙下肢為主,一般持續數個小時。

本期答主:吳蘇,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鉀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物質,鉀和鈉共同作用,維持體內水分的平衡,並能使心跳規律化,對維持體內化學反應,血壓穩定,神經的傳導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人體血清中鉀的濃度只有3.5mmol/L-5.5mmol/L,是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缺鉀會減少肌肉的興奮性,使肌肉的收縮和放鬆無法順利進行,容易倦怠。另外,缺鉀還會妨礙腸的蠕動,引起便秘,還會導致浮腫,半身不遂以及心臟病發作。當身體裡鉀元素不足的時候,鈉會帶著許多水分進入細胞,使細胞破裂導致水腫,血液中缺鉀會使血糖偏高,導致高血糖。而且對心臟造成的傷害最為嚴重,缺鉀,可能是人類因心臟疾病而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身體缺鉀會有以下的表現,心跳過速且心率不齊,肌肉無力,麻木,頭暈眼花,易怒,噁心,嘔吐 ,腹瀉,腸蠕動減慢,腹脹,低血壓,精神錯亂,心裡冷淡等等。大部分中暑的人均有低血鉀的情況,而且嚴重的會導致呼吸麻痺而死亡。

兒童每日攝取的鉀應為1600mg,成人每日攝取的鉀最好是2000mg。一般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就含有鉀元素,比如乳製品,魚,水果,豆科植物,肉,家禽,未加工的穀物,綠葉蔬菜,杏,香蕉,啤酒酵母,糙米,無花果,蒜,葡萄乾,番薯等。而服用利尿劑,皮質激素,心理壓力過大等會影響鉀的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