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康熙非常鄙視的一個陋習, 慈禧卻樂此不疲, 還創造了2個紀錄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謂有很多,比如唐太宗就是廟號,漢武帝就是諡號,乾隆就年號,但還有稱呼尊號的,比如鐵木真的尊號就是成吉思汗。但稱呼皇帝尊號的不常見,因為尊號字數太長了!尊號是大臣們為了恭維皇上或者皇后等人,把好的詞語都往他們身上加的一個稱呼。尊號始於唐朝,唐以前,天子尊稱皇帝,嗣位皇帝尊稱前帝為太上皇,前皇后為皇太后、太皇太后,再無其他稱號。

康熙非常鄙視的一個陋習, 慈禧卻樂此不疲, 還創造了2個紀錄

唐以後,在位的皇帝開始由大臣們上請加尊號,如武則天的尊號是則天大聖皇帝,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宋太祖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尊號字數可以逐年遞增,每逢國家有喜慶大事,更要增加尊號字數,以至越增越長。

康熙非常鄙視的一個陋習, 慈禧卻樂此不疲, 還創造了2個紀錄

但是也有皇帝不喜歡上尊號,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大臣們為了恭維康熙,多次請他上尊號,但康熙死活不答應。康熙還說:“加上尊號乃相沿陋習,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以欺不學之君耳!”由此可見,康熙很鄙視上尊號這個陋習,看來康熙還算個明白人!但康熙非常鄙視的這個陋習,慈禧卻樂此不疲,甚至還創造了2個歷史紀錄!

康熙非常鄙視的一個陋習, 慈禧卻樂此不疲, 還創造了2個紀錄

太后的尊號又另一個稱呼,叫徽號。1862年(同治元年),慈禧垂簾聽政,上尊號慈禧。1872年(同治十一年)同治大婚,加上端佑2字。次年載淳親政,又加上康頤2字。1876年(光緒二年)光緒即位,加上昭豫莊誠4字。1889年光緒大婚,加上壽恭2字。同年光緒親政,加上欽獻2字。1894年慈禧60壽辰,加上崇熙2字,前後共加為16字。所以最後慈禧的徽號就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

康熙非常鄙視的一個陋習, 慈禧卻樂此不疲, 還創造了2個紀錄

這麼長的尊號,簡直讓人忍俊不禁。但由於尊號太長,所以平民百姓很少稱呼皇帝或者皇后的尊號。這不,大家只記得慈禧太后罷了!值得一提的是,慈禧不僅熱衷於尊號,還熱衷於諡號,慈禧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同時也超過入關後滿清所有皇帝的諡號。這也是慈禧創造的兩個歷史紀錄啊!朋友們,您是怎麼看待尊號以及慈禧呢?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康熙非常鄙視的一個陋習, 慈禧卻樂此不疲, 還創造了2個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