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嶺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朋友圈中,除了“端午安康”,還有“粽子”“艾草”“旅遊”。有意思的是,有人在微信中提問:端午起源是什麼、內涵有哪些、民俗形式都有啥,能夠說得清的並不多。
歷史如煙。端午,在我國已經存在了幾千年。西晉《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據說,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有人認為,端午是紀念詩人屈原的,也有說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的,還有說“端午”起源於唐玄宗的生日等。有專家考證,端午是我國古代南方百越的祭祀日,這一天,他們以龍為圖騰,以龍舟競渡以米投水祭龍,便是粽子的雛形。不論是屈原的記憶、伍子胥的悲壯,還是划龍舟、插艾草、沐蘭湯、吃粽子、掛香囊,在漫長悠遠的歷史長河中,端午早已沉澱為了一種情懷、一種精神,幾千年來從未改變,歷久彌新。
節日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端午的基因。今天,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期間,不少人在大明湖畔觀賞龍舟劈波斬浪、激烈競逐。無論是湖水中的划槳者和搖旗吶喊的助威群體,還是駐足扎堆觀看的遊人,人們在火熱的比賽進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群眾體育的活力,也能切身體會到傳統節日的真意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我們真切體會到,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不應只是宏大敘事,更要在人們身邊,這是端午文化從千年歷史中走到今天,還將不斷走向未來的基石。
文化來源於生活,文化就是生活。從農耕社會到現代社會,各個方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但優秀傳統文化卻源遠流長,始終不會改變。當然,傳統節日文化需要喚醒、點燃與傳承,而節日文化之“薪”,就在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團隊一槳一槳划動、群眾一聲一聲的吶喊中被點燃,就在一個個接地氣的活動與“儀式”裡傳承與創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傳承好傳統節日文化,要有科學的頂層設計,有廣泛的宣傳教育,有放假這樣的制度安排,更要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和“儀式”,使節日文化的內涵得以具體展現,使人們與傳統節日更為親近,讓日常生活增添更多的青草香、荷香和粽香,還有隨風飄來的詩香。
閱讀更多 大眾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