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養了這麼多年的河蟹,也許您連塘都不會挖?

筆者在蘇州地區螃蟹養殖一線工作5年了,而蘇州地區養殖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陽澄湖和太湖圍網養殖,一種是內塘養殖,而內塘養殖又分深塘和淺塘。這三種養殖模式到最後螃蟹的規格和產量影響差別很大。筆者就這三種種養殖模式給大家做一下比較。

廟港淺塘養殖模式:

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
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

表一:廟港淺塘養殖模式

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

表二:東山深塘養殖模式

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

表三:太湖圍網養殖模式

以上三種模式可以看出,圍網水位最深可達2米,其次是東山深塘可達1米3,最後是廟港淺塘可達1米。而規格和產量是圍網最大,東山深塘第二,第三是廟港淺塘。雖然說這裡面有密度差異,但是也說明一個現象,深水塘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先看一下數據:

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

表四:水體溫度與溶氧的關係一覽表

我們同樣以一個10畝池塘為例來計算,假設其水位深度分別為1米和1.5米計算,池塘水溫為30度,這時其飽和溶氧為7.5mg/L,相當於7.5克/立方米。兩者溶氧有何差別呢?

表五:30度水溫情況下水深1米與1.5米10畝地池塘的溶氧量差別一覽表

养了这么多年的河蟹,也许您连塘都不会挖?

從上表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水深1.5米的池塘比水深1米的池塘溶氧整整高出了50%,這還沒考慮水溫的差距,水溫越低溶解氧氣得能力越強,飽和值越高,而水位越深的池塘,其底部水溫也相對來說更低,因此1.5米深的池塘,其溶氧的總量比同樣面積的1米水深的池塘溶氧高出遠遠不止50%,這也能很好的解釋2016年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同樣是蘇州地區的廟港與東山,廟港地區大部分塘口有增氧機,東山少數塘口有增氧機,在2016年8月份大缺氧的時候,水淺的廟港地區缺氧嚴重,而沒有增氧機的深水的東山地區反而要好很多。所以我們池塘在開挖的時候除了考慮塘口的面積之外,更要考慮一點,池塘能容下的水的體積,因為體積決定了溶氧的總量。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比較好的圍梗高度1.5米,這樣能保證高溫期灘面水位在1.2米以上,在沒有高溫的年份高圍梗看不出來特別大的差異,但是一旦遇到2013年、2016年這樣的年份的時候,高圍梗的池塘優勢就明顯體現出來了。

本文從水位與大家做了交流,加上前一篇的密度篇,相信能給大家在挖塘上提供一點幫助,但是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的塘口,尤其是興化、高淳地區的塘已經是環溝和淺水位塘,該如何去改造呢,還有水位深了水草如何種呢?下一期的蝦蟹六點半將為大家提供一個全新的塘口開挖方案和水草種植方案,敬請關注蝦蟹六點半!

幫邦水產2018年合作招商,地區經銷商、幫邦雲檢測中心、幫邦雲連鎖任你選。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查看招商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