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印度那麼大的國家為什麼打不過發展程度相似的巴基斯坦?

yichuanzimu


如果從面上的實力水平來看:印度強於巴基斯坦——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統計數據為13.24億,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說法算上未納入統計的黑戶人口其實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印度以2250990百萬美元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八。從軍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航母的十三個國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更是隻有印度的十分之一。事實上印巴分治後兩國先後爆發三次戰爭,而三次戰爭的結果無一例外都是印度取勝:印度成功促使東巴基斯坦地區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在對克什米爾的爭奪中印度佔據了四分之三左右的克什米爾地區。所以僅就目前而言:在印巴之爭中印度是略佔上風的,但也僅僅是略佔上風而已,不要說對巴基斯坦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即使在兩國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印度也未能取得絕對的優勢——畢竟巴基斯坦還佔據著四分之一左右的克什米爾地區,而印度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的。那為什麼印巴之爭還呈現出儘管印度略佔上風,但大體而言雙方仍維持勢均力敵之勢的狀態呢?

個人以為:這主要是由兩國的內部國情所導致的——儘管印度的實力從面上看各方面都強於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印度有300多個民族、上千種語言以及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錫克教等各種各樣的宗教體系,僅官方語言就有18種,加之國內巨大的貧富落差和種姓制的束縛,很難形成統一的合力,於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較單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遠遠高於印度,所以即使在國力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可以憑藉相對的高效率優先發展國防軍工事業。事實也的確如此——儘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製了自己的核武器,成為南亞地區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國,即使在常規武器方面儘管印度具有海、空軍優勢,但在陸軍的日常訓練和戰鬥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輸印度。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很多人只看了了一面,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之間劍拔弩張的一面,而忽視了另外一面,兩國曆史上曾經是整體的那一面。直到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才分裂為兩個國家的,按照原先的設想,印巴原本應作為一個整體,從英國獨立出來,可惜因為印度人內部不團結,才導致原本印度人中的穆斯林,在領袖真納的帶領下,獨立出來建國。

兩國在建立之初,就是民族和信仰決裂的開始。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間的決裂。但是對大部分的老百姓來說,兩國之間非但沒有血海深仇,其實在很多方面還親如一家。

比如在幾次印巴戰爭中,雙方的政府都已經吵成紅眼雞了,但是在印軍的戰俘營裡,印度軍官和被俘虜的巴基斯坦軍官之間,還能繼續舉行英式的板球賽。不為別的,這些職業軍人原先都是一家人,都曾經在一起受訓和共事,還曾經一起和日本人作戰,雖然政府分裂了,但是軍人間的袍澤之情還在。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後,東巴基斯坦已經變成了孟加拉國,印度也沒有藉此機會吞併孟加拉,可見在印巴兩國之間,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存亡關係,只是相互競爭的衝突態勢。

表面強大的印度,有徹底消滅巴基斯坦的動機嗎?好像真沒有。


圓窗觀點


印度如果從實力上看的話,其紙面實力是遠勝於巴基斯坦的。

從國力角度上講,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更是隻有印度的十分之一!巴基斯坦的GDP只有上海的一半多而已,如果單純比較兩國國力的話,巴基斯坦是無論如何打不過印度的。

如果從軍隊的實力上講,現在的印度,海軍實力(尤其水面艦艇)遠勝於巴基斯坦,空軍的裝備勝於巴基斯坦(之所以說是裝備,原因後面講),陸軍雖然數量佔優,但裝備上巴基斯坦佔優。


但關鍵之處在於,巴基斯坦的軍隊訓練程度和士兵戰鬥力要遠強於印度!巴基斯坦是個很特別的國家,其國內政治的特別之處就是巴國長期處於軍政府的統治之下。軍隊在巴國的政治社會生活中佔絕對主導,所以巴基斯坦的軍隊能夠得到充足的重視和良好的訓練。

多年以來,巴基斯坦一直是作為穆斯林國家的僱傭兵大本營存在的,向各國輸出了大量士兵,尤其巴基斯坦的飛行員更是在伊斯蘭教國家裡有口皆碑,沙特打擊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就是花大價錢請的巴基斯坦飛行員。

而相比之下,印度軍隊就顯的不那麼靠譜了。 印度空軍的飛機墜毀率天下第一,經常是買了一批飛機沒過多少年就摔了一半,其他的諸如潛艇自爆,航母失火這種奇葩事也屢見不鮮。

相比於在中東各地鍛鍊過的巴基斯坦士兵,印度軍隊顯得經驗缺乏。 在裝備自產上,巴基斯坦與中國合作,很多裝備能夠自給自足。而印度的指導原則就一個字——買!買遍世界的印度終於把自己的軍隊變成了萬國牌。至於自己國產的“阿瓊”坦克和“光輝”戰鬥力,則淪為世界各國的笑柄。


更重要的一點是,巴基斯坦有中國這個堅強的盟友,1965年,正當巴基斯坦被美國拋棄,在印度的攻勢之下四面楚歌的時候,是中國在最危難的時刻給予了巴基斯坦以堅定的支持,從軍火到參謀,後來中國外交部直接給印度下了最後通牒,稱要印度在錫金方向拆除自己的邊檢站,嚇得印度當即拆除了哨所,為了避免和中巴兩面作戰,印度撤除了攻勢。有了中國的堅定支持,印度想要吞併巴基斯坦自然是痴人說夢啦~


小約翰


題主的描述是有問題的,從歷史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幾次戰爭來看,印度幾乎每次都處於優勢,並且還有肢解巴基斯坦(東巴與西巴)的經歷,甚至是有一次巴基斯坦己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從兩國的綜合實力來看,雖然兩國的髮屋程度相似,但綜合比較起來,巴基斯坦要弱得多。印度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產業發展(特別是服務業)、軍事力量等在南亞都是最強的。另外印度做區域霸主的慾望也很強烈,對區域小國的控制慾望也很強。

那麼為什麼巴基斯坦在與印度的多年對抗中卻並沒有倒下呢?小編認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巴基斯坦有強力的外援,當然最重要的是東方大國,兩國的友誼是全天候的,它對巴基斯坦的支持也是全面而無私的。再者巴基斯坦與美國也長期保持著密切關係;二是巴基斯坦是有核國家,它從1998年就擁有核武器,印度是不敢把一個有核國家逼到死角的,因為核戰爭沒有勝利者;三是印度的軍事帳面力量好像很強,但是它的武器多購自國外,這大大限制了印度實力的發揮。印度軍隊的實戰能力一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姜運倉


印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事實上從印巴分治後的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是互有勝負的。

準確的說: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1949年)打個平手,在聯合國斡旋下達成停戰協議。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1966年),巴基斯坦獲得了實質上的勝利,但也幾度戰況十分兇險,最後再蘇聯的斡旋下達成了停火協議。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11月~12月),印度獲得很大的勝利,成功分裂了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同樣是在聯合國的干預之下,印巴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

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圍繞著核心問題——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只是沒有之前三次那麼大,但矛盾利益點都是一樣的。問題可能在說“印度不是南亞最大也是最有實力的國家,為什麼沒有足夠力量碾壓巴基斯坦?”

實際上,按照實力來說,印度無論各方面實力都是比巴基斯坦強,但卻不是絕對碾壓優勢實力,印度雖然是一個十幾億人口大國,而巴基斯坦同樣也是一個近2億人口的大國,雖然國土面積對比著印度小了點,但發展水平兩國差不多,印度想要徹底壓服巴基斯坦是不可能的。只能和常態時局一樣,今天起個衝突,明天打個小仗,畢竟滅國戰爭可是不死不休,印度還打不起這樣的戰爭,更主要的是,印度也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但可能是最慘的國家。

印度肯定很想徹底佔領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統一南亞次大陸,恢復到英屬印度殖民地的狀態,但現在也只能YY一下,從印巴分治那一刻,就再也不可能了,民族覺醒和宗教不相同,註定了印巴分治的事實。

另外印度內部也有很多問題,分離勢力,國家貧困問題,加上還要支撐自己稱霸南亞和印度洋的野心,印度可是個大忙人,也註定印度多頭髮展會分去很大精力,印度現在最想做到的可能不是再要統一南亞,而是壓服巴基斯坦,奪回克什米爾地區,安穩一點坐上南亞霸主的位置,但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大正看世界


打仗不是說誰領土大就誰獲勝。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彈丸之地的日本能夠發動侵華戰爭,我們中國大片國土被淪陷。你能說國土面積大的國家能獲勝嗎?還有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中東地區新建的猶太國家-以色列,國土更小,但卻在四次中東戰爭中,把阿拉伯國家打得節節敗退。



同樣的道理,印度之所以與巴基斯坦相持幾十年,至今為止,一個克什米爾地區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兩國之間一直在交火,在2015年才有所緩和。

那麼印度為何這麼多年拿不下巴基斯坦呢?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如果印度全力以赴的話,或許能直接拿下巴基斯坦首都,但如果有所保留,就難說了。戰爭不是說發動就發動的,巴基斯坦背後是誰,想必大家都清楚,如果印度想發動滅國之戰,別說周邊國家不願意,就連美國等西方國家都不贊同。一旦印度拿下巴基斯坦,那整個南亞地區,印度就是number one了,這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巴基斯坦牽制印度,印度就有潛在的威脅。

印度與巴基斯坦能夠出現現在沒有的局面,英國人難辭其咎。1947年,英國根據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而且在劃界的時候故意留下克什米爾這一爭議地區,印度大部分人是信仰印度教的,而巴基斯坦是信仰伊斯蘭教,這就導致兩國在獨立後就紛爭不斷。尤其是孟加拉國獨立後,巴基斯坦和印度更是打得不可開交。

所以國家與國家之間,就是利益的關係,至少這幾十年裡,印度與巴基斯坦是不可能和好,至於合併更是一個未知數。


青史回聲


木叔需要首先指出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發展程度可不一樣。巴基斯坦無論從哪個角度比,都和印度發展程度不同的,軍事上雙方似乎差不多,但本質印度軍力稍勝一籌。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確實最近幾年確實沒有大規模的兵戎相見,因此與其問印度,還不如看看巴基斯坦為啥有這種以小搏大的反制能力。

其實國家大小和能力大小並不成正比。特別是從軍事實力著眼,力量強大和國家大小也不成正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對比如此,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對比也是如此。

木叔舉個以色列的例子。當年以色列1948年剛剛獨立建國時,力量應該非常弱小,國土面積也不大,但是面對5個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入侵時,能有效的組織反擊,並且充分利用了國際舞臺上的各種力量,比如聯合國內部的博弈,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明爭暗鬥等,在其中能相對聰明地讓自己的國家利益最大化,最終獲得很多幫助,將阿拉伯人的入侵打退,並在隨後幾次中東戰爭中,一步一步擴大自己的戰果,最終讓阿拉伯大國不得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並與之簽署和平協議並建交。這是比較通俗同時也最為人所知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例子。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質上也有這種類比關係。

巴基斯坦雖然和印度相比,在人口、國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相對弱勢,不過它能抓住印度的痛點,進行制約和打擊。


比如印度在1947年獨立時,軍事發展上是個短板,巴基斯坦就抓住這點進行發展。印度有的重要戰略武器,巴基斯坦也要開發研製。最明顯的就是核武器競賽。雖然這違反了基本的全球核不擴散體系,但對巴基斯坦與印度的競爭而言,卻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此外在常備軍武裝、重要軍事防線部署等方面,巴基斯坦也不落印度之後。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也像以色列一樣,找到了比較鐵桿的盟友來支持。這種域外支持為巴基斯坦能夠對抗印度的打壓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和手段。

古往今來這樣的事情不少。比如NK對抗美國,也算是以小搏大的例子吧,與印度和巴基斯坦異曲同工。


木春山談天下


理論上看,僅僅對比軍事實力,印度打贏巴基斯坦的幾率更大,但是摻和了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及地區利益,受限的印度未必打得過巴基斯坦。畢竟曾經發生的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能取得兩勝的結果並不都依賴軍事實力。再者,目前雙方都擁有核武器,如果真正爆發全面戰爭,勝負更難料定。

1、印度海軍遠強於巴基斯坦海軍

首先,從海陸空三軍的實力分別進行對比分析。在軍事裝備上,印度的海軍顯然取得壓倒性勝利,印度是唯一擁有兩艘航空母艦的亞洲國家,其航母的現狀令人堪憂,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付巴基斯坦的海軍綽綽有餘。

除了航母外,印度還擁有5艘驅逐艦、19艘護衛艦及19艘潛艇,其它各類艦艇一百多艘。

儘管巴基斯坦加大了海軍投入,但海軍實力仍然略顯寒磣。

2、巴基斯坦空軍實力提升,可與印度一拼

論說空軍的話,巴基斯坦在武器裝備上也沒有優勢,不過由於自主研製了“梟龍”戰機、並具備批量生產的條件,加之引進中國的空軍裝備,如直-9直升機,倒是可以與印度一拼。

3、印度陸軍數量佔優勢,實際作戰不如巴基斯坦

在最為核心的陸軍對比上,印度陸軍擁有武裝部隊117.5萬人,多於巴基斯坦近一倍的兵力,但是巴軍非常注重軍事訓練,過去軍人專政的歷史更是強化了軍隊的作戰能力;由於經常參與維護國內安全,巴軍的實戰經驗也是相當豐富,因此在實際作戰上印度並不佔多大優勢。

從歷次印巴戰爭來看,印度勝利的功勞往往屬於海軍和空軍,陸軍並沒有太大建樹。印度的陸軍基本上只能和巴基斯坦軍隊進行拉鋸戰,甚至在1999年的衝突中,還要向空軍求救,才最終扳回了局面。

4、兩國陸軍裝備半斤八兩

在軍備上,雙方不相上下,甚至都有尷尬的境地。由於經費問題,巴基斯坦通過大量採購廉價武器來維持陸軍的長期戰備,造成武器較為落後;而印度的武器裝備長期受到質量等問題的困擾,處於多而不強狀態。

5、巴基斯坦陸軍擁有核武器使用權,威懾力十足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陸軍擁有全部核武器的使用權,可謂震懾力十足,如擁有射程超過1300KM的“哈特夫-5”導彈,能夠攜帶1000千克左右的核彈頭,此外,這些核導彈也可以攜帶常規彈藥。

6、巴基斯坦有美國做“後臺”

除了在軍事上達不到絕對優勢外,印度還無法忽略巴基斯坦的盟國美國。巴基斯坦是美國在阿富汗地區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力量,為此每年美國都提供大量的軍備和經費援助。此外,中國也絕不會坐視印度攻打巴基斯坦從而威脅國家安全。

最重要的還有,兩國都擁有核武器,不敢輕易做出過分“越軌”的事情,這或許也是印度為什麼屢屢違反停戰協定、挑釁巴方而不敢貿然發起戰爭的重要原因。終上所述,印度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而是承擔不起最後可能帶來的戰爭惡果。


金十數據


題主這個說法很有問題。印度當然打得過巴基斯坦。

從40年年代末印巴分治到7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20多年中打了三次印巴戰爭。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爭奪克什米爾,最終是打成平手,印度略佔上風,佔了克什米爾的60%左右。第二次印巴戰爭,印度進攻巴基斯坦國內,雙方基本還是平手,巴基斯坦擊退印度入侵略佔優勢。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大獲全勝,直接導致了巴基斯坦東部獨立,即今天孟加拉國。

所以。題主說印度打不過巴基斯坦,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描述。

當然,印度雖然實力比巴基斯坦強,但要攻滅巴基斯坦倒也不容易。這首先是因為當前國際形勢不會容許一個國家隨便攻滅另一個國家,尤其巴基斯坦一直是美國的盟友,和另一個東亞大國關係也不錯。國際制衡下,印度當然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巴基斯坦雖然整體實力不如印度,但也有一億多人口,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算得上是一個地區大國。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徒,從鬥志上整體說比印度教徒要強。而且巴基斯坦也擁有大批導彈和核武器。這就意味著,如果印度真的向巴基斯坦發動一次全面戰爭,即使能夠獲勝,自己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到時候兩敗俱傷,對印度而言是得不償失的,人家還想當世界大國呢。這也就決定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只能是局部戰爭。而局部戰爭,尤其是控制規模的局部戰爭,其成敗主要就不是決定於兩國國力的整體強弱而是發展程度。印度和巴基斯坦發展程度基本相當,所以局部戰爭打成六四開也就很正常了。


巴山夜雨涮鍋


嚴格滴說,印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而是雙方的問題,在當前條件下,印度沒有辦法依靠自己的整體優勢通過徹底打垮巴基斯坦解決問題。核武器是一個重要因素,巴基斯坦的盟友體系是另一個重要因素。而在局部衝突中,印度的整體優勢很大程度上被巴基斯坦相對較高的部隊素質抵消了,難以形成對巴基斯坦的壓制。

以印巴兩國的綜合國力而言,顯然巴基斯坦無法和印度進行一場漫長的全面戰爭。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雙方的三次半戰爭中,第一次印度略微佔優,控制了克什米爾大約60%的土地。第二次巴基斯坦陸空軍都取得了明顯戰果,算是贏得了勝利,但沒有把戰場優勢轉化為戰略優勢。第三次巴基斯坦大敗,東巴完全損失。第四次也就是那半次,卡吉爾衝突規模不大,雙方也沒分出輸贏。就歷史而言,巴基斯坦和印度保持對等對抗的時間並不長,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印度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印度的優勢主要是綜合國力上的,以軍隊戰鬥力和戰鬥表現衡量,巴軍直到現在也好過印軍。所以在幾次邊境衝突中,巴基斯坦都沒吃虧。但巴軍官兵素質上的領先也沒有大到能吊打印度的水平,抵消不了印度的整體實力優勢。而且隨著軍隊技術水平的提升和軍事行動成本的提高,印度在常規裝備上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小規模衝突中,巴軍佔優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