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金華護士穿鞋為何特別費?

問熱點

護士節前記者探訪白衣天使的“秘密”

曬旅行、曬美食、曬娃?已經OUT了。隨著“微信運動”悄然興起,大家紛紛在“排行榜”裡一較高下,每天以佔領“封面”為榮。朋友圈裡相互較勁只為“佔領封面”,工作在醫療一線的護士們則有所不同,她們不用專門去跑圈、暴走,工作時間內在病房裡來回往返,就能完勝好友輕鬆霸屏。負責打吊針的護士很少有時間坐著休息,她們總是匆匆地出入各個病房,光是一個早上,有的護士們的步數就上了8000多,這也是這個群體的常態。護士節來臨之際,記者深入到廣福醫院、金華人民醫院臨床一線,實地探訪白衣天使心底的小“秘密”。

一雙特別費的護士鞋

“病房的患者多不多,不用看每天的數據彙總,只要看一看我們微信運動數據就好了。”楊晴雯是廣福醫院老年醫學科護士,每天在她的微信中,運動數據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當天上班的姐妹們,“前段時間最忙的時候,前幾名都走了2萬多步。”

廣福醫院在護士節前做了個工作日護士步數小調查,發現當班護士平均步數1.5萬步,摺合每班步行7公里。對於“曬步數”,很多護士並沒太在意,有時只是偶爾睡前打開看看,自己這一天走了多少步。入職2年多來,楊晴雯一直在老年病區工作,繁重的日常事務常讓她在一個工作日結束時感到身心俱疲,熱愛的逛街也難得去一回。

“我們經常需要搶救危重病人,還不時得搬抬病人或醫療物資,一天下來走上一萬多步是常態。”廣福呼吸內科護士金慧英說,夜班每班至少一名護士在崗,上了崗她才發現,護士不僅要細心,體能好也是個前提。病床前到護士站往返一個來回,微信裡就要增加幾百步,一天下來忙碌時當班護士幾乎要步行10公里。

每天一上班就進入瘋狂的忙碌狀態,護士臺的呼叫鈴聲幾乎一刻都不停,短短一百多米的醫院走廊,是廣福醫院腹部腫瘤外科護士王美香的“跑道”。上班的主要工作是按照醫囑給病人打針、接瓶、量體溫,中間還穿插很多其他工作。知道什麼是“其他工作”嗎?就是病人不舒服了,找護士;找不到醫生了,找護士;該吸痰了,找護士;馬桶堵了,找護士;到哪兒買東西,還是找護士……快到50歲的她經常打趣說:“我恨不得穿溜冰鞋,才能飛快地趕到病人床前,不過也多虧病房練就了我們日行萬步的腿功。”

金華護士穿鞋為何特別費?一道越不過的生死門

人們常說,醫院ICU(重症護理病房)就是一道越不過的生死門,也是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金華人民醫院ICU護士賈靈巧每天進入病區後,外人就很難再看到她,其工作的路線固定且單調,有時她自己調侃說工作的地方更像是場“繞圈賽”。而大約200多平方米的ICU,則是“繞圈賽”的主場地。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對重症病人,我們必須用最大的愛心和努力給予救治,不能有絲毫懈怠。”從醫數年來,賈靈巧和同事一起,創造了許多重症醫療救治的奇蹟,讓命懸一線的病人起死回生。由於ICU週轉快,出院量大,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病人進出,每天都發生著不同的生命故事。英奶奶剛進ICU的時候,病情很不穩定,脆弱的心臟讓醫生和護士時刻都吊著心,哪個環節稍有不順,可能就會出現呼吸心跳改變。病情稍微好轉一些,她又吵囔著要回家不配合治療,對護士充滿了不信任和牴觸。但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英奶奶和護士之間的相處模式變了,她會親切的握著護士的手,也會跟護士聊天。在她熱的時候,護士拿著小扇子給她扇扇風;她說她不舒服的時候,會有醫生及時問候關照;半夜餓的時候,護士會端來熱飯菜拿著勺子一口一口餵給她;在她悲觀失望的時候,護士來到病床前安慰她不要擔心,大家一直都在身邊。正是許許多多的小事細節,溫暖了英奶奶的心,也陪伴病人經歷過搶救,從一開始的氣管插管,到氣管切開再癒合,經歷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熬過最痛苦的時光得到了重生,在ICU搶救後轉危為安。出院的前一天,英奶奶對女兒說:“明天出院的時候不要看見護士她們,我怕自己會哭”。

在ICU家屬不能陪伴,護理內容包括幫患者抹身、端屎、端尿等,護士常常還要當個好的慰藉師,撫慰患者的悲傷和絕望。“做一個有溫度的白衣天使”-----ICU的護士和患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聚散總是無常,人生別來無恙,賈靈巧和她的姐妹們懷著真誠的心,一如既往地在ICU忙碌,“優質服務,夢圓健康”不只是一句口號,無論春夏秋冬不管颳風下雨,在這平常而又不平凡的崗位上,護士們年復一年,用赤誠的心守護患者的健康。

一封沒有遞交的辭職信

工作辛苦收入又低,很多護士崗位都是外來青年在頂崗,然而廣福醫院二病區的董迎寧卻是名地地道道的金華姑娘,大學畢業後她已經在護士崗位上奮鬥了12年。董迎寧的奶奶是一名醫生,小董在奶奶的鼓勵下去學醫學護理。大學時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以後才發現護理工作的不容易,有勞累、有辛酸、有委屈、有誤解……剛參加工作輪轉那一年,瘦弱的她一度不適應,下班後回家常常晚飯不吃倒頭就睡,家人看了很心疼,委婉地跟她說,咱家也不缺你那點工資,要是吃不消咱就不幹了吧。但是董迎寧漸漸愛上這個崗位,每每看到病人出院時的開心,她就沉浸其中並享受這種感覺,捨不得離開護理崗位。

婚後董迎寧有了兩個孩子,每天上班寶寶都哭的撕心裂肺,自己也是眼淚汪汪狠心離開,僱保姆的開銷已經超過她的月薪。董迎寧曾無數次想過辭職,內心不斷的掙扎,明天又明天,一封辭職信躺在她的電腦裡已經N年。“在醫院幹了十多年很累,可要是真的讓我離開,我會難過。”董迎寧已經真心愛上了護理這份工作,因為有更多的人需要她。現在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了,董迎寧每天上班孩子都會說媽媽去給生病的爺爺奶奶打針了,爺爺奶奶好了就不痛了。聽到孩子的這些話,董迎寧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董迎寧懷二胎時孕吐反映嚴重,有一次上班患者大小便拉了一床,董迎寧發現後二話沒說馬上為病人擦洗,並更換了乾淨的床單被套及病員服,等病人家屬買早餐回來一切已安排妥當。今年3月份,董迎寧的兒女相繼患甲流高熱不退,考慮到病區護理人員少,她克服家裡的困難舍小家顧科室,沒有請一天假繼續堅守護理崗位。外人看來又髒又累的護理崗位,在董迎寧眼裡並非只是謀生的工作,更有一份自強自立的尊嚴。2016年董迎寧被評為“患者最滿意的護士”,這是醫院對她紮根一線努力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勵。(本報記者方令航 文\\攝)

每兩三個月護士們就會走爛一雙鞋,而且都是斷幫斷底,圖為廣福醫院的護士們在護士節前開心地領到了新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