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仁壽白領“田園夢碎” 團省委:如繼續創業 願提供指導

兩年前,眉山市仁壽縣的唐冬辭去月薪過萬的工作回鄉創業,辦起了養雞場。但兩年過後,他回到原點,付出的不只是時間,還有數十萬資金,甚至家人的分歧。為此,他準備處理好養雞場,重新回到城裡找工作。

6月19日,成都商報報道唐冬的“田園夢碎”後,引起關注。團省委青年發展部通過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唐冬,願意為他提供導師幫助,熱心讀者被他的創業故事感動,願與他合作打開局面。還有不少網友給他鼓勵和支招。

團省委

鄉村振興需要“唐冬”們參與

昨日,團省委青年發展部相關負責人通過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唐冬,希望能提供幫扶。

“我們已經和他對接,目前他還在考慮。”昨日下午,團省委青年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建設需要唐冬這樣的群體參與,“未來,需要他這樣有一定的學歷、閱歷和經歷的年輕人,參與鄉村振興。”

通過成都商報的報道及與唐冬本人溝通,該負責人認為,唐冬創業的初衷很好,熱情很高,但經驗有些不足,在管理、市場渠道等方面有一些不足,“我們有一個四川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協會也在做一幫一的活動。”該負責人說,如果唐冬繼續農業創業,協會願意在市場渠道拓展、經營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提供一些導師指導。“這個月有免費培訓,他可以來。”

“我們想引導更多的青年在農村創業,讓他們有更好的環境,有更好的幫扶渠道、市場拓展的渠道。”該負責人表示。

眾多讀者受感動

願投資或合作打開市場

“他的創業故事讓人感動。”昨日,成都某投資公司的馬先生也致電成都商報,希望聯繫唐冬,提供一些幫助。馬先生說,看了成都商報的報道後,公司老闆及他都認為唐冬如放棄創業夢想挺可惜的。而該公司在眉山也有農業項目,為此,他們願意投資,希望與唐冬合作,一起把養殖這個項目做起來。

在成都從事裝飾行業的廖先生和唐冬一樣,都是仁壽人。他說,他和身邊的幾個朋友如今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看了報道後,有意願和唐冬合作,或接手唐冬的創業項目。

此外,也有省外的熱心讀者來電,為唐冬支招。來自遼寧的王女士建議,唐冬可以結合鄉村旅遊來經營,吸引城裡人去住上一晚,在養雞場消費,更利於市場拓展。此外,唐冬還可嘗試給員工更多收益,讓員工參與養雞場經營管理的積極性更高。

王女士稱,自己和朋友退休了,有資金,沒負擔,想到四川來圓田園鄉村夢,希望與唐冬合作。

“如果是我,我還會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哪個創業成功者沒有失敗過?”眾多網友關注唐冬的創業故事,也有網友支招,建議他僱個懂行的人,或建個原生態高端餐廳,或在城裡建個直營超市。

唐冬致謝熱心人

對合作持開放態度

對於團省委伸出的援手和表達合作意願的人,唐冬說,謝謝大家的關心,自己有需要學習的地方,有這樣多的人對自己予以支持,感受到了志同道合。

唐冬說,團省委的培訓會,自己會去,無論是學習經驗還是與他人交流,相信都對自己很有幫助。

對於其他對農場有興趣的人,唐冬表示,自己不會排斥與他人合作,畢竟農場是自己注入了心血的,與他人合作能讓自己如虎添翼,自己也會從中學到更多東西。

大連的王女士想來實現田園夢,唐冬持開放態度,只要有利於農場成長,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自己都不會排斥。

是否堅持經營農場?唐冬表示,現在還沒有答案,新的情況出乎意料,自己會熱情對待每一位願意幫他、願意合作的人。

唐冬的妹妹也表示,之前和哥哥有過溝通,看見報道後,一開始比較擔心哥哥因為此事承受的壓力,得知哥哥的狀態後,自己和家人都放了心,要是有人能與哥哥並肩作戰,自己也會為哥哥感到開心。

成都商報記者 姚永忠 成都商報首席記者 蔣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