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惠而浦“布子”中國研發中心,彰顯引領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催生了消費升級,中國用戶對於生活品質的嚮往,促使這個市場對於品質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能準確掌握中國用戶的需求和喜好,那麼對於在全球市場佔據獨有的份額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全球巨頭開始在中國市場佈局,甚至把研發中心都搬到中國來,其實也是對這個市場的高度重視。近日,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製造商惠而浦,在“中國家電之都”安徽合肥舉行了全球研發中心及中國總部啟用慶典。也就是說,繼去年11月惠而浦合肥智能工廠投產以後,惠而浦在華髮展迎來了“三駕馬車”。而全球研發中心的確立其實也是看中了中國市場的獨有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惠而浦“布子”中國研發中心,彰顯引領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惠而浦在華建全球研發中心的目的是“服務”市場

當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開始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雲計算中心等等更加前瞻性佈局的時候,其實也說明這些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發展是非常具有信心的。在這方面,惠而浦自然也不例外。而選擇安徽,惠而浦集團CEO Marc Bitzer(馬克·比澤爾)表示,安徽乃至中國的營商環境是選擇在這裡建立研發中心的重要支撐所在。他表示,2017年,惠而浦在全球實現了21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在自身前十大市場的國家中的七個佔有第一的份額。作為專注白色家電的企業,這顯然是其它家電企業無法匹敵的成就。

據悉,惠而浦牢牢佔據北美、南美兩大市場的市場第一位置,位居歐洲市場第二,在亞洲市場也是最成功的西方家電品牌。作為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製造商,惠而浦自然不會小覷中國市場的獨有優勢。尤其是對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佈局和對未來的預期,惠而浦選擇在中國成立全球研發中心,構建工業4.0智能工廠的發展佈局。進而希望在這個市場的研發能力輻射到全球市場,尤其是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帶來的新興智能應用之後的產品研發迭代能夠引領市場,率先做出改變和應對。

惠而浦中國總裁艾小明表示,經過過去三年的探索,隨著文化、管理的融合,公司在產品研發、製造、品牌推廣、財務管理體系上同總部實現了融洽對接。並通過精細化管理規則,將百年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同中國團隊對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相結合,提升了整個系統的效率。眾所周知,國內家電市場(白電)競爭頗為激烈,無論是國際企業還是國內企業都有各自的優勢,能夠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發展壯大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智能化、移動化、個性化都是新的發展趨勢,如何掌控消費者的心理和預期,通過不斷地投入研發,“催化”出更多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選擇在這個市場建立全球研發中心,就是近距離藉助最具有消費能力的消費群體的一種需求,進而推動自身的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

惠而浦“布子”中國研發中心,彰顯引領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如何在中國白電市場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有海爾、三星、美的、格力,還有伊萊克斯、LG等等經營家電的企業,不過其中一些企業已經不單純地經營的是我們認知的傳統的白色家電,比如三星、LG等等。對於惠而浦來說,能夠在這個“強手如林”的市場立足也是不容易的。更何況這個更加專注於白色家電的國際巨頭有著自己的發展謀劃和戰略生態佈局。要知道惠而浦是全球第一臺洗衣機的發明者,也是全球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的發明者,甚至是全球第一臺對開門冰箱的發明者。在白色家電市場,惠而浦有屬於自己的驕傲。

事實上,惠而浦已進入中國市場30多年了,惠而浦表示,將借力惠而浦公司全球平臺資源,面向全球積極推進自主研發,惠而浦的產品領導力將透過合肥的全球研發中心這一載體走向世界各地,併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品位生活。對於一家每年有超過6千萬件產品銷往全球各地的國際巨頭來說,這種持久的發展能力都是令人敬佩的。據悉,惠而浦合肥智能工廠於2017年11月正式建成投產,配備有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物流體系,能夠實現對產品生產流程的智能控制,獲得後端數據反饋,並支持實時動態數據監控。

這其實就是應對新興市場競爭的一種舉措。眾所周知,中國家電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中國電商企業的崛起速度和力度之大令全世界都咋舌,這是非凡的成就,但這種成就的取得的借鑑意義對於任何一家傳統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當新零售概念出現的時候,當新興製造企業開始走俏的時候,也是對智能化的一種精準的掌控,通過各種數據的交匯進而研發迭代到技術的改變上,從而帶來產品的新生命力和競爭力,這既是新興市場消費下的需求,也是新興的技術迭代的必然規律,惠而浦希望做的就是引領這種潮流的變化和技術的延伸。

用惠而浦集團執委、亞太區總裁、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勝波的話來說,“目前中國消費品市場一個大的方向就是消費升級,你看全球奢侈品消費最大市場是中國市場,中國人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買便宜的東西,大家更多是買‘好東西’——可以帶來品位和價值的東西。”吳勝波認為,惠而浦之所以從1911年成立到現在,蟬聯多年的全球白電第一,就是因為這個品牌代表了一種品位價值和趨勢。為了迎合中國市場,惠而浦推出了國內首款採用純HFO發泡體系的凍齡冰箱,HFO發泡體系讓冰箱運行更加節能,耗電量更低,還可以減少99.9%的碳排放。此外,新睿洗衣機,能夠通過智氧清新功能,釋放智氧氣體,有效去除異味,殺滅衣物中的細菌。這些產品的升級迭代,其實都是技術研發的成功所在。

惠而浦“布子”中國研發中心,彰顯引領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贏得中國市場,就能輻射全球市場

眾所周知,不久前中美“貿易戰”甚囂塵上,其中最大的一個“誘因”就是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佈局,坊間一直有消息稱美國“不惜要打貿易戰”就是要遏制中國製造的發展規劃。當然,隨著兩國的談判“和解”,貿易戰是不會打的,但是對於製造業,高端製造未來場景和發展佈局的爭奪必將還會一直延續,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而如何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獲得用戶的青睞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毫不誇張地說,只要贏得了中國用戶的“歡心”,其實也就會贏得世界用戶的認可。畢竟中國用戶的消費能力日漸高漲,引領全球消費風暴的恰恰也是中國用戶的購買力。

因此,佈局中國市場,也就是佈局全球市場,這裡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潛力用戶群體,而且也是新興發展經濟體中發展速度最快的。消費能力的提升,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潛力,對於白電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畢竟白電消費幾乎就是“剛需”消費,年青一代的成家立業,需要更多的白電產品支撐。而他們的消費理念和習慣,對於智能化、移動化、電子化、信息化的理解和運用更加成熟,需求和消費能力也更加具有前瞻性,如果能讓他們認可,那麼發展的前景也就會更加寬廣。

中國製造佈局的提出,其實也是在迎合著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變得更加註重品質化,而國際巨頭們就是希望用戶對品質有更高的要求,這樣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落地才會變得更加直接和簡單。在這方面,Marc也表示:惠而浦已經親身體驗了“中國製造”的真正含義,並親眼目睹了由此帶來的翻天覆的變化和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公司發展的早期,惠而浦和其他同期的諸多公司一樣,一直秉承簡單的“中國製造=低成本+低技術含量”模式。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這樣的製造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幸運的是,中國政府也在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在這種製造模式下,生產力的增長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增長。加大在這個市場的佈局其實對於任何一家國際巨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國商務部也表示,我們需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方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優質的、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我們也願意為其參與中國市場競爭提供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很顯然,贏得中國市場,就可以為贏得全球市場增加最重要的一個砝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