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長治市創新農村基層黨建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黨的旗幟高高飄揚,黨的聲音“一傳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案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4月28日至29日,省委書記駱惠寧在長治調研期間,對長治市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特別是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給予充分肯定。他說:“長治‘三基建設’中探索出的‘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是有效的,要繼續堅持。”

長治市創新農村基層黨建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長治市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將學習教育、民主議事、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納入議程,使之成為全市黨員政治學習的陣地、思想交流的平臺、黨性鍛鍊的熔爐。圖為城區村級黨組織開展“黨員政治生日”主題活動。 秦亮攝

抓“三基”,強“根基”。

下沉工作重心、下傳責任壓力,長治市加強“三基建設”,突出黨建引領,以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規範組織生活為切入點,從去年7月起,在廣大農村黨支部中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做到時間定期、全員參加、內容明確,做到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硬起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

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一月一步驟、月月有主題,三步一週期、一年四循環”,實現黨的組織生活“量變積累”,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變升級”。

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緊盯薄弱環節、著眼問題關鍵,樹標杆、補短板、求突破、走前列,建立“十項制度”、破解“十大難題”。

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黨建帶村建、村建促黨建。黨建引領,由“亂”而“治”;整合產業,由“疲”轉“興”;創優環境,由“差”變“優”,黨員有了責任感、使命感,支部有了向心力、戰鬥力。

黨領航,奔小康。

“‘熔爐’燒得旺,組織力量強。組織生活不打折、不變通、有課程、有規定,黨員們自覺主動參加組織生活,無組織、無紀律的渙散勁兒不見了,黨員有了榮譽感、黨支部有了凝聚力。”這是襄垣縣洛江溝村黨支部書記高金來受益“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的內心感受。

“被派到程莊村當第一書記,是黨對我的信任。到村後,規範實施‘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幫助開好‘三會一課’、宣傳好黨的富民政策、幫襯鄉親們脫貧增收。通過黨建引領、上下溝通,‘兩委’班子團結了,黨群關係密切了。”這是壺關縣五龍山鄉程莊村第一書記李鵬飛到村開展工作後的切身體會。

“‘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為農村黨組織開展工作提供了‘流程圖’‘課程表’‘明白賬’,有效解決了農村黨組織‘不想開展、不會開展、不嚴格開展組織生活’的難題,有效發揮出黨建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引領帶動作用。”這是沁縣縣委書記盧展明對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取得成效的如實評價。

上黨大地,風展黨旗如畫。3390個行政村,正向著全面小康、鄉村振興衝刺進發!

組織生活嚴肅 設置“課程表”

步驟一個不減、程序一個不少,“一月一步驟、月月有主題,三步一週期、一年四循環”

基層黨支部,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最後一公里”。抓實基層黨支部,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基本依託和重要任務。

長治市緣何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中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多年來,在有些農村,黨組織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甚至有的基層黨組織常年或多年不開展組織生活,一些黨員長期遊離於組織之外,學習上鬆懈、思想上動搖、作風上懶散、行為上失範。

針對部分農村黨組織政治功能不強,開展黨的組織生活不嚴肅、不規範,“兩委”班子不團結,黨群聯繫不緊密、不經常等突出問題,長治市以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為重點,以紮實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依託,在農村黨組織中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抓嚴抓細抓實支部工作,讓每個支部都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於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加強“三基建設”的現實要求;

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是進一步夯實“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升支部班子凝聚力、戰鬥力的內在需要;

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是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提高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實踐途徑。

何為“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如何把黨的工作落實、抓實到支部?

“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即:“一月一步驟、月月有主題,三步一週期、一年四循環”。

第一步:各行政村每季度第一個月,召開支部委員會會議,研究本村重要事務。會前,召開黨小組會,廣泛徵求意見,確定2~3個重要議題;會上,組織學習,由村委向村黨支部報告工作,圍繞確定議題,共商村務;會後,及時向群眾通報會議情況。

第二步:每季度第二個月,召開支部委員會會議,村黨支部向鄉鎮黨委彙報工作。會前,鄉鎮黨委確定彙報內容;會上,組織學習,由村黨支部向鄉鎮黨委彙報工作,並提出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共解難題;會後,召開黨小組會,學習傳達會議內容,落實支部決議。

第三步:每季度第三個月,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員民主評議支村“兩委”工作。會前,召開黨小組會,廣泛徵求黨員意見;會上,組織學習,通報“三務”事項,上黨課,對支村“兩委”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共議發展;會後,村黨支部牽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黨群共建活動。

支部委員會和支部黨員大會召開同日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主要圍繞學習議事、志願服務、黨性檢驗等主題進行。同時,每月召開一次黨小組會,每季度上一次黨課。

“會要怎麼開?課要怎麼上?通過‘三步’的嚴格落實,實現黨的組織生活‘量變積累’;通過‘四循環’的鞏固提升,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變升級’。”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文說。

明責方能知責,履責才能盡責。明確各級黨委是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的領導主體、工作主體、推進主體。縣市區委書記是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的第一責任人,縣市區委組織部長是主要責任人,鄉鎮黨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村黨支部書記是具體責任人。

抓重點、破難點。各縣市區委班子成員帶頭深入鄉村瞭解情況、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紛紛參加“難點村”“重點村”會議活動,用推行工作法的實際成效,解決鄉村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常考評、嚴獎懲。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積極的,及時提醒;對敷衍塞責、走過場的,通報批評;對組織不力、問題較多的,約談追責。

黨內生活松一分,黨員隊伍散一片;黨內生活嚴一尺,黨員幹部強一丈。

“以前,10年沒發展過一名新黨員、9年沒開過一次黨組織生活會,支村‘兩委’處於癱瘓狀態,村務公開欄的信息是2007年的。”談起前些年的糟糕狀況,屯留縣常金村鄉親們言語中透露著失望。

在常金村,曾經黨支部組織生活嚴重不規範,村委會主任、黨支部副書記辭職不幹,幹部說話沒人聽,黨員混同於群眾。

“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後,每季度組織對支村‘兩委’幹部進行民主評議,以評樹優、亮短、促改。不好好幹,到時候老百姓要戳脊梁骨,咱可丟不起這臉。”常金村黨支部書記陳輝芳說。

“現在可大不一樣了,全村黨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有事做,遇事就開會、‘三務’都公開,支部有了號召力。”老黨員王金安眉開眼笑。

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組織生活嚴肅規範,支部根基堅固過硬。

“入黨為什麼、在黨圖什麼、今後幹什麼?”壺關縣東井嶺鄉常行村黨支部開展“黨員亮身份、五包包到底”“黨員之星”評選等活動,壓擔子、派任務,給崗位、定職責,黨員奮鬥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標、肩上有了壓力,反倒覺得又找回了久違的“存在感”“歸屬感”。

“如今,每次開展組織生活,黨員都爭先恐後地參加,一塊兒學習、討論、走訪,鄉親們都說這才有個黨員的樣子!”常行村黨支部書記稱讚。

沁縣冊村鎮後溝村黨支部,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定期公示。一些黨員“臉上掛不住”“行動上加把勁”,主動參加組織生活,逐漸成了自覺和習慣。

“還是開會好哇,之前支村‘兩委’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不通氣,眼下村委向支部彙報,支村‘兩委’一條心、一盤棋、一股勁。”變化顯而易見,後溝村黨員們感觸頗深。

“擱以前,活也幹了、力也出了,上下不溝通、不透明,乾的窩氣、窩工;現在會前走訪、會上議事、會後公示,組織生活有了‘課程表’,咱幹活也有了‘路線圖’。”感受到變化的,還有襄垣縣夏店村的黨員們。襄垣縣夏店村黨支部,踐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探索“三路三化”工作模式,服務群眾,凝聚人心。

“通過‘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抓實了組織生活這個載體,把黨員凝聚起來、把幹勁激發出來,使組織力量倍增。”對於“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成效,襄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杜建偉深有體會。

“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增強了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基層黨組織保障更加有力,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更加牢固。”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科長田魯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實踐證明,長治市推行的‘三步四循環’工作法有制度做保障,服務群眾更加快捷,解決問題更加精準,黨組織作用更加突出。”沁源縣委書記金所軍是全縣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第一責任人,最有發言權。

“億萬千百十,皆起於一。”有“量”的保證,就有“質”的提升。

每一次組織生活嚴肅規範、每一個黨員幹部充滿力量、每一個支部堡壘固若金湯,為決勝全面小康、打造山西重要增長極、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夯實了思想根基、組織根基、發展根基。

長治市創新農村基層黨建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按照“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壺關縣黃山鄉西底村村委向黨支部彙報工作,支村“兩委”一條心、一盤棋、一股勁。

規定動作精準 達到“全覆蓋”

緊盯薄弱環節、著眼問題關鍵,補短板、強弱項,建立“十項制度”、破解“十大難題”

一個超大號熱水壺,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水杯,三張簡易拼接的長條桌,六七把翻新修補過的椅子……在武鄉縣豐州鎮代照嶺村村委會小院裡,這間面積不大、陳設簡單的小屋,卻是人氣最旺、底氣最足、主意最多的地方。代照嶺村的22名黨員和351名村民,親切地稱這裡為“黨建客廳”。

“咱們要好好學習《脫貧攻堅——基層黨組織怎麼幹》《抓黨建促脫貧——基層黨組織怎麼辦》這兩本書,裡面有大量鮮活的典型案例。”

“萬頭豬場主體工程已完工,目前正與電力、水利部門溝通。大夥兒加把勁,該跑腿的跑腿,能出力的出力,早一天通水、通電,豬崽兒就能早一天進欄,對不?”

……

6月初的一天,“黨建客廳”裡熱鬧非常,裡裡外外擠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上午時間學習了1個脫貧典型案例,倒排了2個項目工期,彙總了4個議事決定,交流了一些工地務工、家政應招、愛心捐贈信息,收穫真是不小。

小小“黨建客廳”,幹出了大事業。以“黨建客廳”形式建立起學習交流制度,這是長治市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緊盯薄弱環節,著眼問題關鍵,創新制定“十項制度”,破解基層黨建“十大難題”的一個生動實踐。

哪“十項制度”破解哪“十大難題”?

——建立組織生活“一年早知道”制度,解決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不主動,參會率低的問題。年初將“三會一課”的時間、形式、內容,以公開欄、書面通知、電話、網絡、微信等方式通知黨員;

——建立黨員亮身份制度,解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圍繞“黨員先鋒行”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黨員佩戴黨徽、承諾踐諾、結對幫扶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主動亮身兒就能早一天進欄,對不?”

……

6月初的一天,“黨建客廳”裡熱鬧非常,裡裡外外擠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上午時間學習了1個脫貧典型案例,倒排了2個項目工期,彙總了4個議事決定,交流了一些工地務工、家政應招、愛心捐贈信息,收穫真是不小。

小小“黨建客廳”,幹出了大事業。以“黨建客廳”形式建立起學習交流制度,這是長治市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緊盯薄弱環節,著眼問題關鍵,創新制定“十項制度”,破解基層黨建“十大難題”的一個生動實踐。

哪“十項制度”破解哪“十大難題”?

——建立組織生活“一年早知道”制度,解決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積極、不主動,參會率低的問題。年初將“三會一課”的時間、形式、內容,以公開欄、書面通知、電話、網絡、微信等方式通知黨員;

——建立黨員亮身份制度,解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圍繞“黨員先鋒行”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黨員佩戴黨徽、承諾踐諾、結對幫扶等形式,教育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

——建立學習交流制度,解決農村黨員發展思路不寬、致富帶富能力不強的問題。將學習交流作為村支委會和黨員大會前置程序,採取支部書記講黨課、普通黨員談體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上級有關精神和農業實用技術;

——建立黨小組會徵求意見落實決議制度,解決黨組織與群眾聯繫不緊、群眾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村支委會和黨員大會召開前,提前召開黨小組會,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並向支部彙報;村支委會和黨員大會結束後,及時召開黨小組會,學習傳達會議內容,落實支部決議;

——建立上級黨委確定會議議題制度,解決會議議題缺乏吸引力的問題。黨支部根據會前徵求意見情況,提出初步會議議題,報鄉鎮黨委審批,鄉鎮黨委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確定2~3個重要議題,反饋村黨支部研究討論;

——建立村委向支部報告工作制度,解決部分支村“兩委”不團結、不和諧的問題。村委每季度向村黨支部進行一次專項工作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工作任務、財務收支、重點工作、存在問題及推進措施等;

——建立上級黨委監督會議制度,解決會議不夠嚴肅、程序不夠規範的問題。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參加村支委會和黨員大會,重點對會議程序進行指導,對會議質量進行評價,對會風會紀進行監督。鄉鎮黨政班子主要領導到重點難點村、矛盾村參會指導;

——建立職能部門列席會議協調研判制度,解決抓鄉促村思路不寬、力度不夠、抓手不力的問題。鄉鎮黨委及時解決村黨支部提出的困難和問題,如涉及有關職能部門的,由鄉鎮黨委提前邀請相關部門人員參會,共同協調、分析研判、合力解決;

——建立“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制度,解決黨組織引領力、號召力不強的問題。支委會、黨員大會與“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同日召開,開展學習討論、交納黨費、志願服務等,教育引導黨員增強黨性意識,牢記宗旨意識;

——建立“三務公開日”制度,解決“三務”公開不及時、不透明的問題。結合民主評議支村“兩委”工作將每季度第三個月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日確定為“三務公開日”,定期公開黨務村務財務情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加強農村基層民主管理。

鄉村振興,離不開組織振興。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鄉村振興將步履維艱;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鄉村振興會蹄疾步穩。

“十項制度”補短板,“戰鬥堡壘”強起來。長治市通過健全“十項制度”,破解了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幹部“人難選”、後進班子“整治難”、黨員作用“發揮難”等問題,提高了黨員參與度,增強了支部凝聚力,激活了發展動力源。

亮身份爭先進,黨員幹部作表率。

最近,壺關縣黃山鄉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一些農戶家顯眼位置,掛上了鮮紅色的“共產黨員家庭”標識牌,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黃山鄉西底村黨支部書記張晉義感慨地說:“‘共產黨員戶’牌子一掛,黨徽胸前一戴,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身份亮開,我們的一舉一動更受關注了。這塊牌子時刻警醒我們應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事事都得爭先帶頭。”

一塊黨牌添光彩,一本黨章提素養,一枚黨徽樹形象,一堂黨課表胸懷,一項活動暖人心。如今,“五個一”活動作為黨員亮身份制度的具體體現,成為“三步四循環”工作法不斷向基層延伸的有效手段。

定日期議發展,黨員幹部出實招。

“咱是不是該擴大雙孢菇發展規模?”“咱村引資建設小米鍋巴加工廠,下一步該怎麼走?”……每月25日,都是沁縣南里鄉唐村村級活動場所最紅火的時候。

每月25日集中議事、集中理事、集中辦事,唐村約定俗成的規矩是長治市建立組織生活“一年早知道”制度的一種實踐。“過去開黨員大會,喊幾遍都不來,現在人人都知道25日是村黨員幹部‘集會’的日子,到了當天,黨員們會早早地來到活動場所,許多村民也會前來反映事情,所以必須認認真真、嚴嚴格格地開展。”唐村黨支部書記劉玲萍坦言。

“一年早知道”做法可追溯到2017年,郊區在總結完善老頂山鎮關村黨總支“一年早知道”成功做法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在全區推行了組織生活“一年早知道”。堅持問題導向,將“兩學一做”“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研究解決黨員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納入“一年早知道”中,做到召開會議的時間、傳達學習的內容、研究解決的問題“三個早知道”,力促在規範會議程序、解決突出問題、促進業務工作三個方面“見實效”。

強監督多報告,黨員幹部贏民心。

曾經,群眾對黨員幹部不信任,幹群相互之間矛盾多,基層工作難推開,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沁源縣交口鄉的發展。

如今,黨建引領由“亂”到“治”,整合產業由“疲”轉“興,交口鄉實現全鄉529戶1370人脫貧,22個村全部實現集體經濟“破零”。

這場“蝶變”,緣於在實施“三步四循環”工作法過程中,交口鄉黨委制定各項相關工作制度,嚴格執行會前會後“雙報備”,根據各村會前報告的涉及黨建工作、研究項目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事項進行梳理,鄉鎮站所能解決的,由鄉鎮站所負責人參會;超出鄉鎮站所權限的事項,由鄉鎮黨委向上級職能部門報告。同時,委派包村領導和包村幹部,全程參與研究本村重要事務、村黨支部向鄉鎮黨委彙報工作、黨員民主評議支村“兩委”工作。

層層監督壓責任,全程參與把方向,多方協調解難題。“一切都按制度來,一切都照規章辦,咱村研究什麼事大家都知道,黨員幹部們辦事咱們放心。”交口鄉的老百姓紛紛表示,緊跟黨走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黎城縣黎侯鎮,鄉鎮幹部“蹲點包聯”,理清鄉村發展思路,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包聯村委,每季度第一個月向支部報告工作,共商村務。“以前村委、黨支部溝通少,現在村委向黨支部彙報工作成了常態,明確了村委是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工作,大家的規矩意識更強了,支村‘兩委’關係更融洽了,工作更好推進了。”黎侯鎮巖南村村委主任韓保紅說。

點準穴位,精準施策,標本兼治,“十項制度”把基層黨建“軟任務”量化成“硬指標”,補短板、強弱項、慮長遠,紮實推進“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在長治市全面鋪開、落實落地。

長治市創新農村基層黨建推行“三步四循環”工作法

▲沁縣定昌鎮黨委充分調動老黨員的積極性,進鄉村、入農戶,宣講黨的富民好政策。

村黨支部強勁 成了“定盤星”

黨建帶村建、村建促黨建,支部班子全面加強、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發展後勁全面增強

臨近晌午,日頭越來越烈,壺關縣程莊村裡飄出了飯香味,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打破此刻的寧靜。70歲的老黨員程全有趕到村委辦公室,拽起第一書記李鵬飛就往家裡走,“餃子出鍋了,韭菜肉餡的,可香哩!就等你了。”

一路上,不斷有村民笑著招呼,“鵬飛啊,明天可該上我家吃飯啦!”

誰能想到,大家你爭我搶的“紅人”李鵬飛,一年多前剛來時沒少遭白眼。

那時的程莊村,殘垣斷壁隨處可見,垃圾堆、煤堆亂堆一氣,村委大院年久失修,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集體沒有產業、沒有集體收入,村民們的牴觸情緒強烈……李鵬飛至今清晰記得2016年11月來到程莊村時的情景。

“變!程莊必須改變!”和支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走訪後,李鵬飛暗下決心。“可一連組織了幾次黨員開會,始終就只有幾個人到場。”

從滿腔熱情到心緒茫然,在李鵬飛發愁時,長治市推行的“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為他解了難。

“從不規範到規範、從規範到有序,‘三步四循環’工作法讓黨員們找到了‘家’,喚醒了大家夥兒的黨員意識。”李鵬飛感慨道,五龍山鄉最早開始實施“三步四循環”工作法的就是程莊村。如今,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明顯增強,支部成了黨員群眾的“主心骨”,黨員成了前進路上的“領頭雁”,群眾的幹勁越來越足。

2017年,程莊村順利脫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這裡考察脫貧攻堅工作。當下,平整寬敞的柏油路通到了家家戶戶大門口,村裡的犄角旮旯都很難找到一點垃圾,老百姓的口袋越來越鼓、笑容越來越多。

支部一吹哨,黨員來報到,群眾齊上陣。這是程莊村強支部見成效、求新求變求發展的真實寫照,更是全市“三步四循環”工作法實施成效的最好註解。

強黨建帶村建,抓村建促黨建。長治市將“三步四循環”工作法作為夯實“三會一課”的抓手,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切入點,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黨員有了責任感,黨支部有了戰鬥力,群眾有了幸福感,鄉村發展動力強勁。

支部指路,發展成了“導航儀”。

“從一人說了算到大家定了幹,意見得到統一、分歧得到解決,村委班子的組織力、凝聚力越來越強,威信越來越高。”襄垣縣夏店鎮岸底村黨支部書記李衛東說。

“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發揮,支部書記的領頭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壺關縣五龍山鄉黨委書記李志強說,“從前盲目做事的狀態再也沒有了,村裡事務有了章法和辦法,凡事有計劃、有步驟。”

屯留縣北宋村推行“支部+”模式,通過“聯、幫、帶”,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質量效益,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越來越寬闊。2017年,村集體收入達6.7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萬餘元。

沁源縣李元村一改過去“開會就是吵架、吵架就是開會”狀況,黨支部與黨員共同研究事務,民主議事、規劃、決策。從前的“爭吵”,成為支村“兩委”幹部的“智囊團”、經濟建設的“指向標”、民情民意的“傳聲筒”。村內先後安裝了40餘盞路燈,投資160餘萬元改擴建村內道路,並解決了冬季取暖問題,暖了民心。

“三步四循環”工作法使基層黨組織像吸鐵石一樣牢牢把黨員、群眾凝聚在一起,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

黨員帶路,發展成了“催化劑”。

韓鵬飛是沁縣南里鄉唐村一名普通黨員。在村裡帶頭建起大棚,但遇到資金、人手等實際問題。可思來想去,黨員公開承諾連同照片在牆上貼著,“共產黨員戶”在自家門口掛著,這讓韓鵬飛始終沒辦法放棄大棚。“我是黨員,要帶好頭,給大家做出榜樣!”憑著這樣的念頭,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如今,他的大棚每年能掙兩三萬元。

黨員公開承諾、“共產黨員戶”亮身份……一系列舉措讓黨員們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升,黨性意識和奉獻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不論是發展產業還是參加公益性活動,大家都爭當先鋒、作表率。

“開會時重溫入黨誓詞、按時交納黨費等‘規定’動作,讓黨員們真真切切體會到儀式感,進一步喚醒了大家的黨員意識,更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存在感、榮譽感和歸屬感。”潞城市潞華辦事處組織委員李雯說道。

得益於“三步四循環”工作法,黨員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全面推進的示範帶頭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成為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的中堅力量。

群眾上路,發展成了“加速器”。

平順縣石城鎮葦水村嶽愛良說:“以前,黨務、村務、財務一年只公開兩次,現在,每個季度都要公開,讓我們老百姓心裡都有了一本‘明白賬’。”

“大小事都向村民公開,支部的各項決策更加透明,我們也有了發言權,參與度也更高了,咱還有啥不放心的,當然是大膽地跟著幹啊。”說起如今的變化,長子縣草坊村村民柴樹文很是滿意。

“黨員評議村幹部、村民監督黨員,老百姓、黨員和村幹部間再也沒有顧慮和隔閡,黨員跟著支部走、群眾跟著黨員幹,大家連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長治縣西火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紅芳的聲音裡透出堅定。

“支村‘兩委’工作開展有了規則,黨員幹部履職立了規矩,村黨支部書記真正成為村內的‘領頭雁’和‘主心骨’,黨務、村務、財務透明度高了、矛盾少了、幹群和諧了。”襄垣縣委組織部副科級組織員、組織科科長王納深有體會。

一幕幕生動的畫面,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詮釋出長治市全力推進“三步四循環”工作法以來的成效和收穫。

管理規範化,支部班子全面加強。針對基層黨組織限期完成的整改任務,長治市逐條對照、從嚴整改,集中整頓338個軟弱渙散黨組織,紮實推進支村“兩委”換屆工作,293個重點難點村平穩換屆,選出了素質高、能力強的支部班子。

發展科學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市集體經濟破零率達到96%。通過大力實施農村本土人才迴歸工程,吸引本土迴歸人才6165人,儲備後備人才4892人。全市893個貧困村中,313個黨支部和1130名黨員領辦了致富項目,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1439名,黨員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25199戶。

民生最大化,基礎保障不斷夯實。市縣兩級投入“三基建設”資金5.2億元,新建和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460個,實現了活動場所全覆蓋,鄉村發展後勁全面增強。

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

抓支部、強支部,衝在一線、幹在實處。長治市廣大農村黨支部正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戰鬥堡壘,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迎風招展、高高飄揚,為加快建設美麗幸福長治凝聚起強大的前進力量!(來源:長治日報 記者:郭思嘉 王宏 常珍珍 徐姍 解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