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足球隊與世界盃上其他國家的足球隊相比,你認為問題主要出現在哪裡?

楊教授說球


青訓、整體水平低下不說了,咱們就說說國足和世界盃32強球隊相比差在哪。我覺得到目前為止最具參照性的球隊就是同為亞洲的日本隊,中國隊和日本隊相差的主要是在對抗能力、個人技術和攻防轉換速度方面。

日本隊能夠戰勝哥倫比亞隊,雖然主要原因是哥倫比亞早早被罰下一人,主要大部分時間以11打10,不過身材明顯處於劣勢的日本隊員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極強對抗能力讓人刮目相看。在中國球迷的印象裡,中國、日本、韓國的球員在與歐美球員對抗中,往往因為人種不行,處於下風。不過日本隊的第一個進球,卻是大迫勇也在前場與哥倫比亞後衛一對一拼搶出的單刀球機會,創造出了點球機會。日本隊的第二個進球,大迫勇也更是在禁區內在四名哥倫比亞後衛的圍堵中高高躍起頭球破門。由此可見,這名德甲不來梅前鋒的對抗能力有多麼出色。在日本隊本屆世界盃23人名單中,有16人在歐洲踢球,其中大部分在對抗性很強的英超和德甲踢球。雖然亞洲球員身材相對歐美球員要瘦弱,不過日本留洋球員經過在歐洲聯賽的效力,對高對抗的適應性明顯提高,這也是日本隊能夠戰勝哥倫比亞隊的原因之一。中國隊在亞洲比賽中的對抗能力都顯得不夠,與日本隊相比要相差一截,更不要說與世界一流強隊了。

個人技術方面,中國球員差距更大,這與從小的訓練基礎不牢有直接關係,誰讓優秀青訓教練都去一線隊賺大錢,梯隊教練水平不行了。

攻防轉換速度方面則是先天不足,中國球員打高水平比賽的機會太少,所以攻防轉換速度更不用說。


健體強軍


白巖松的一句,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有去,其他全去了,開啟了全民吐槽的模式,幾乎每一天,國足都會被各種方式吐槽,各種躺槍。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國足水平差,但題主的這個問題提的有些大了,中國足球的問題有很多,是多方面,或許整個悟空問答都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心中想法吧。

說到這裡,我就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中國足球太過於功利,踢球的人少,從內心中熱愛踢球的人更少,沒有龐大的基數做支撐,最終優秀的球員就很少。踢球的人少,是因為沒有氛圍,世界盃期間大家都在聊足球,看起來很熱鬧,但是看完足球了真真去球場上踢球的又有多少呢?對了,說到踢球,想必現在免費的足球場越來越難找了吧。

另外一點,優秀的球員少,優秀教練更少,中國基層優秀的教練太少了,很多學校的體育老師根本不懂足球,甚至連個球迷都算不上,卻在那裡做足球教育,在青少年時間,有些的足球苗子得不到專業的指導,隨著年齡的成長,也就泯然眾人矣了。換句話話說,中國的青訓一直做的不專業,也不職業。

中國沒有高水平的足球隊,卻有最可愛的球迷。


勞道體育


表面看起來咱們的隊員身高馬大,還能跑。其實和許多國家的差距很大:



一,主要是基本功不行

那些超級球星,接球、傳球、射門……一串動作基本都是靠潛意識,瞬間作出判斷做完動作。可咱們很多時候明顯慢半拍。許多時候非得球停穩當了,還要找人長傳……這絕對是童子功沒有練好。小時候的技能是深入骨髓的。而我們的孩子,有幾個踢球會得到家長學校的大力支持?沒有從小全身心投入足球的人,很難有超級球星誕生!



二,中國文化沒有表現自我的基因

我們中國文化強調內斂,謙卑。所以反映在人的性格里,就會表現出“無過便是功”,“不願表現自己”,“行為保守”,從而“技術動作保守”,“不敢踢出有想象力的球”……

中國足球的路還很長很長!不過我堅信龍會攀上巔峰的!


一頭蒜一條魚



寶米爾


大家都在罵球員,其實球員沒什麼好罵。從教練到解說都是昏聵的。因為他們必須要混口飯吃,解說也很重要,很多解說嘉賓都是專業的,對球迷理解足球有引導啟蒙作用,教練更不用說。中國人很膚淺同時很“聰明”,善於拿來別人的成果而不是獨立挖掘。同時也輸不起,一經歷挫折很難堅持。我們需要米盧那種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注意細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而不是沿著國外的思路來訓練,不是總用“感覺有點緊”,“節奏把握”這些宏觀而又貌似高深的語言來解說。要把矛盾和問題分細了,看矛盾的各個方面如起作用。


暗物質238468473


個人認為,不服勿噴。

1.中國足球技術基礎太差勁了,停球停個10米遠。拋開態度問題,其實是球員基本功不紮實。這就和青訓有很大關係,如果有很好的青訓,球員的這些基本技術基本上都是紮實,的提高。

2.中國足球急功近利了。總想快點出成績,發展不紮實。

3.中國足球沒有一個清晰的發展思路。一會兒學習法國,一會兒學習巴西。結果是四不像,什麼也木有學到。

4.國足可以看看墨西哥,很多人說是冷門,其實不是,你看看比賽就知道了,墨西哥大部分時間都是吊打德國,實力很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