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偶然的机会,Go君干上了一份了解各地人文故事的工作。才发现表面上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城市,我们对它的过去却一无所知。好歹现在,Go君也是在成都生活了14、5年了,也就对成都的城市文化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次,Go君真真是下定了决心,今天起,要把成都的人文历史,名人轶事,风土人情,民间习俗,风味小吃等挖掘出来,开辟{成都故事}系列选集,与我亲爱的Go友们一同分享。要你们知道,来到春熙路,不只是可以看美女,逛SHOPPING,到带宽窄巷子也不仅仅只是拍照片和下馆子,游武侯祠也不单单就欣赏三国文化魅力……它们的风云历史,它们的沧海桑田,各宗曲折,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遐想。而那些现在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是无人问津的街道建筑,如果没有人再次提及,恐怕它们的灾难或不幸、荣耀或耻辱、辉煌或传奇,也就变为了尘封千年万年的记忆。

若Go友们能通过{成都故事},了解到这个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找到自己生活奋斗的动力,激发自己成长坚强的活力,也就是值了。

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天府广场的故事。

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从它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起,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别以为成都眼下的繁华,是从2000多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

老一辈的成都人都知道,现在空旷气派的天府广场,也就是毛主席挥手面向的那一大块地方,百十年前被叫作“皇城坝”,是回民聚居和卖大众小吃的地方。当今“皇城老妈火锅”、“皇城坝肺片”的名称大概都应溯源于此。

毛主席背后,则是历史上各代蜀王府邸“皇城”之所在。辛亥革命之后,皇城开始被当作军政府的驻地,先后遭到各路军阀拼死抢夺。皇城附近,民房尽毁,皇城本身也一度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到处是断壁残垣。

后来四川政府觉得这块地荒起碍眼,便陆陆续续迁入了一些学校,分头整理,兴建房舍。后来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国立成都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皇城”外面的石牌坊,正中是“为国求贤”四字。两旁的题字分别是“会昌”、“建福”。 可以看见牌坊后面

那时皇城内学校荟萃,弦歌不绝。人们正在庆贺这个可喜转变,可惜好景不长。1932年,军阀刘文辉以皇城为据点,与田颂尧军队展开殊死巷战。一共打了9天,被围困在皇城内的各学校师生员工,纷纷藏匿砖墙下或床足避弹,几天几夜水米未沾,部份寝室被洗劫一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皇城内外连同部份街巷,总共死伤约3000人,各项损失,也就无法统计了。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近看被战火摧毁的民房。

劫后的皇城,败瓦颓垣,荒凉满目。百万匹皇城的大城砖,年年被驻军陆续偷拆,盗卖一空。后来抗日战争,皇城内的学校奉令疏散迁走。这里也就慢慢变成了被人遗忘的地方。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曾经的皇城坝(角度相当于从毛主席挥手处望向天府广场)

这样大的一个烂地区,国民党政府当时是无暇顾及的,都忙于争权夺利残害人民,哪有闲心来加以整理。时间稍久一点,就有小商贩来做生意买卖,渐渐变成“市场”。算命看相的,打金钱板的,卖唱的,卖耗子药的,还有外省外县流落来的“难民”,用草席烂布搭棚子来作栖身之所。越搭越多,贫民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型了。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用竹席搭起临时住处。远处是皇城城墙。

当年这里还有一个不那么动听的名字叫“扯谎坝”。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李劼人先生曾如此写道:“皇城坝在没有开办学堂之前,是一个百戏杂陈,无奇不有的场所。有说评书的,有唱金钱板的,有说相声的,有耍大把戏的,有唱小曲子的,有卖打药和狗皮膏药的,有招人看西湖景的,也有拉起布围、招人看娃娃鱼的,有掏牙虫兼拔痛牙的,也有江湖医生和草药医生。但是生意最好的,还是十几处算命、测字、看相、取钱不多、而招子上说是能够定人休咎、解人疑难、与人以希望的摊子。不过也就由于这些先生说话不负责任,才使皇城坝得了个浑名,叫扯谎坝,和藩台衙门外面那个坝子一样。”

后来,这中间逐渐产生贩卖烟毒的,搞枪弹买卖的,赌钱欺诈的。甚至有买卖壮丁的,强迫良女作娼妓的,还有表面上介绍佣人作掩护,暗地搞勾引善良拐卖人口的“人市”。千奇百怪,异常复杂。

与此同时,这个区域的环境卫生,也是相当的糟糕。垃圾遍地,狗鼠成群,灰尘蔽天,污水满坝,简直是旧社会的缩影,人类的耻辱。据说,当时聚居在这片地区内的贫苦户有好几万人,现在体育场一带全是茅草棚或烂布巾巾隔成的无墙无窗无电无水的杂拌房,一到夏天,蚊蝇孳生,瘟疫流行。国民党时不时还拉一些犯人来这里枪毙。

再后来解放了,这一块备受摧残、灾难重重的肮脏地区,受到新时代阳光雨露的沐浴。在党的伟大政策感召下,从1950年起,千万军民热情自发地整治百年淤塞的御河,以学愚公的精神,修起西南最大的体育场。所在皇城内外各个地区,包括阴暗角落,陆续不断地加以彻底清理。之后,全市首脑机构市人民政府,便设在皇城内。原有那些席棚纸屋户,都被优先折迁,小商小贩得到适当的安置。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人民南路广场。百货大楼(右)和新华书店(左)都已建成。远处的皇城清晰可见。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照片,是站在毛泽东巨像前台阶上向南拍摄的。

左前方是百货大楼,右前方是新华书店。当时汽车很少,自行车和行人都在街心随意活动。

成都故事|天府广场的过去你可知道?

那个时候,天府广场的两边还有很多这样的砖瓦房。

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