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為什麼在爸媽眼中,年掙二三十萬,也不如月薪幾千公務員?

網友一:

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時間往前倒推十年,那時公務員算是職業鏈的頂端,當然現在其實也很好。但在那時,公務員的穩定、社會地位、福利、安逸等等簡直就是父母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這種觀念口口相傳,父母輩又多是愛拿孩子出來攀比,別管工資多少,有一個當官的孩子光耀門楣總覺得能比別人家高出一籌。

但是這十幾年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房價物價蹭蹭往上漲,國家也在規範企業給到員工各種的社會保障,從三險一金到五險一金,為了吸引稀缺人才與高端人才,企業提供的工資也非常可觀,但這十年裡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其實是增長相對緩慢的。於是很多父母也慢慢適應了這種變化。

為什麼在爸媽眼中,年掙二三十萬,也不如月薪幾千公務員?

網友二:

爹媽不一定是對的,爹媽不一定是對的,爹媽不一定是對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每個人的觀念都離不開其所處的時代環境,從最開始大家為了一點點肉食和野果而打的你死我活到後來為了一點點耕地而動刀動槍,一直到現在再也不用為了有東西吃不餓死而擔心。每個人的想法都深深的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而爹媽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也是他們所處的時代所特有的。從小生活的經歷讓他們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公務員是天下最好的工作,因為傳說中的工作狀態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輕輕鬆鬆不用幹活不說,而且還有人上門求著辦事,自然是有身份的體面工作。

為什麼在爸媽眼中,年掙二三十萬,也不如月薪幾千公務員?

網友三:

我閨蜜的愛人36歲,目前在一家小企業任職技術支援,也沒希望進管理層。吐槽以前從電視臺和英特爾離職是個錯誤的決定,對於35歲以上的技術人員來說,做不到管理層就是一輩子就這樣了。

還有一個朋友,是省會城市銀行職員,工作壓力大加班多,薪水過萬,是外人眼中羨慕的工作。父親(體制內公務員、正科級)並不怎麼看好,還是讓他去考公務員,去年才考進了老家某建設局,收入幾千在當地算中等水平,加班少,隨時可以陪著小孩老婆,沒有大城市上班的那個快節奏;現在想起來,他坦言,就算給我二三十萬我也不願意去外面打拼了。

網友四:

公務員穩定。爸媽那個年代都是國企事業單位類的工作,所以就覺得比較穩定。是個鐵飯碗,有保障。他們應該不太喜歡冒險,覺得都沒有公務員穩定。如果是女孩的話就更推薦考公務員了。福利待遇好 工作也沒有那麼累。當然如果你可以創業,掙的更多其實也沒事。

為什麼在爸媽眼中,年掙二三十萬,也不如月薪幾千公務員?

網友五:

確實是這樣,我的父母就是這樣認為的。從招錄公務員的火爆程度中,也可以看一些端倪。首先、公務員基本沒有失業的風險。雖然說現在公務員實行了末位淘汰制,但只要沒有觸犯法律的硬傷,不管你乾的好壞,基本上沒有失業的風險,這點大概是父母最放心的。

其次,公務員社會地位高。在大家的一貫印象中,公務員的社會地位一直是很高的。他們中間有很多的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在一般群眾眼中,都是很權威的形象。

第三、隱形福利好。這兩年,公務員才開始扣養老保險,原來他們一直是不交這個錢的,但退休後,工資卻比一般企業的退休工資高出一大截。即便是現在他們交了五險一金,他們的退休工資也還是比企業高,比如退到財政的人員是有第十三個月的工資,還有健康休養費

為什麼在爸媽眼中,年掙二三十萬,也不如月薪幾千公務員?

網友六:

其實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父母對於孩子最終選擇企業而不是公務員,接受度普遍會高一些,三四線城市則接受度較低,父母依然更傾向公務員國企這樣的鐵飯館。這也是因為不同經濟實力的城市提供的職工薪資福利區別巨大有直接關聯的。

就比如福州市,這幾年平均工資一直在4000塊多徘徊,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有穩定又有面子的公務員,至少人家算是吃國家飯的。當然要說年薪二三十萬和月薪幾千的差距,試問一句,縱觀全國這麼多的城市與企業,有多少多少崗位與員工能在40歲前達到年薪二三十萬呢?

為什麼在爸媽眼中,年掙二三十萬,也不如月薪幾千公務員?

最後:

不想當公務員,可以學好英語去外資企業,如果你想去有外國人、大學生的英語角,看上圖右下角,找到水印提示地點,你就可以進去跟美國人、英國人一起用外語交流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