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讓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三論從嚴從實抓好環保整改

南樂向“白色汙染”宣戰,在我省率先出臺“禁塑令”;鶴壁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農村實現冬季清潔取暖;提升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新密市、禹州市、濟源市、蘭考縣、汝州市等5縣(市)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利用……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我省很多地方都在積極行動著。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的狀況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進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而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基層踐行;既需要政府部門的科學管理,也離不開企業、個人的多方參與。社會各界行動起來,人人動手,從我做起,才能再造“綠水青山”。

企業要以創新開闢綠色發展新路。環保不是堵企業發展路,而是倒逼企業轉型,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司法機關加強環保公益訴訟,對破壞環境的企業,不僅會判處罰金,還要判罰修復被汙染環境,甚至對汙染責任人判刑;安鋼等企業既要穩定發展、更要碧水藍天,集約經營、嚴控排放,靠轉型升級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雙豐收。走粗放利用、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只有死路一條;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才能浴火重生。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還要重視與周邊社區的融合,讓周邊群眾真正瞭解企業生產情況,在監督中加深理解,形成良性互動,既創眼前利潤,又積萬世功德。

環保公益組織和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作用,成為重要的建設性力量。深入調查環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支持。開展豐富多彩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環保意識。主動深入企業,監督引導其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環保公益組織在我國已具有環保案件訴訟主體地位,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要依法大膽亮劍,提起訴訟,及時發現、制止和懲戒環境違法行為,在推動各類環保問題的解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每一個公民都要強化環保意識,切實以行動促環保。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首先要在觀念“綠色”起來,在關注汙染危害的同時,還要認識到自己還是環境的參與者,不環保的生活方式會造成汙染,努力形成綠色生活的自覺。要把環保意識融入工作生活的各個細節,購物時儘量使用可降解的包裝袋,儘量選擇綠色出行方式,不亂扔垃圾,隨手關燈……同時,當好環保監督的“眼睛”和“耳朵”,對破壞環境行為勇敢抵制和舉報。總之,自覺擺脫舊習慣,八小時內外,衣、食、住、行、遊等各方面,向節能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

無論人如何進化,人類來自自然界,人類的一切創造都來自自然界;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要無比珍愛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形成“以浪費汙染為恥,以節約環保為榮”的社會風氣,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河南日報評論員)

(原載6月10日《河南日報》一版)

總值班:靳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