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她是唐朝一大美人,缺狠心弒父,死後半年才被下葬!

在中國歷史上就有一位公主,她雖然受到皇帝的寵愛,可是為了權利將自己的父親殺死了。

她是唐朝一大美人,缺狠心弒父,死後半年才被下葬!


李裹兒(684年-710年7月21日),即安樂公主。唐中宗李顯之女,韋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出生時正值李顯被武則天貶於廬陵,與韋氏赴房州時韋氏在途中分娩。因當時情況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為裹兒,她先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後又嫁給武承嗣之子武延秀。

在唐中宗統治時期,她大肆開府設官,干預朝政,賄買官爵,宰相以下的官員多出其門。她曾向中宗請求立她為皇太女,權力慾望特別強。她的生活非常奢侈,為了大興土木工程,搶佔民田民房。一心想做皇太女,但卻遭到了父親中宗李顯的反對,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去世。之後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安樂公主,追廢為“悖逆庶人”。

李裹兒早年的經歷比較坎坷,李顯認為自己己對不住這個女兒,因此李顯對李裹兒百般寵溺,李顯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好,卻不知反而害了李裹兒。

她是唐朝一大美人,缺狠心弒父,死後半年才被下葬!


​本來身為安樂公主李裹兒可以安穩的度過一生,沒曾想她也和其他女子一樣情關難過,在受到感情創傷之後,李裹兒的性情大變。她和母親韋氏都對權利開始著迷,因為之前有過女皇武則天,她們認為自己也可以做一次女皇。在有了篡權的想法之後,李裹兒和韋氏發現最大的敵人就是李顯,李裹兒和韋氏便聯合起來將李顯害死。一個連自己的父親都可以殺的人還會怕誰呢,她們的罪惡之手伸向了李隆基。

​李隆基對於李裹兒本來就有防備,為了阻止李裹兒的進一步行動,李隆基率先發起了政變,在這場政治角逐中李裹兒失敗了,她和韋氏做皇帝的美夢破裂,在政變中被殺死。對於李裹兒以往的行徑,其實不應該以公主的規制來下葬,但李隆基依然念及親情,算是給李裹兒一個比較體面的葬禮,只不過是在她死後半年之後才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