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在中西文化交流歷史上,絲綢無疑是一位資深的外交官。它讓交通閉塞的古人因絲綢而結緣與往來,讓發展多樣的現代各國因此而緊密團結同心共建。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穩步推進,“絲綢之路”的名聲越發響亮,而“玉石之路”的存在卻少有人知。今天,小疆就帶著大家穿越時光的隧道,去回味和田玉帶給人們的輝煌記憶及現代脈搏。

鮮為人知的“玉石之路”

熱點

響徹全球的“絲綢之路”,本意是指公元前 114 - 127 年,中國河套地區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連接古代中國與中西方商路的交通路線。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那麼,絲綢之路開通之前,人們交通往來的主要媒介是什麼呢?是身兼佩飾品、器皿、武器、信物等多重身份的和田玉。古代商賈與各國使節,為了運輸以和田玉為主的各類商品,逐步探索出來的行走路線,就是“玉石之路”,這也是“絲綢之路”得以順利打通的基礎。

玉石之路從新石器時期開始,經過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一直到隋唐,甚至元明清等各個歷史時代,把和田玉遠播到中國及世界各地,譜寫並見證了中華文明之綿延及中西往來之變遷。

關於這段歷史,位於新疆與甘肅交界地帶的“玉門”,是活生生的歷史見證。為什麼叫“玉門”而不叫“絲門”呢?漢武帝非常重視和田玉,為此設關卡派兵駐守,並以玉命名,玉門,即輸入玉石之門。

古玉及文物鑑定專家楊伯達:“這一條玉石之路堪稱我國和世界上最早一條溝通東西政治、文化及商貿的運輸線,也是距離最長、使用時間最久的陸路交通大動脈。”“這條路為後來的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這一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一眼望盡數千年

熱點

六千年來中西文明的往來與變遷,其樞紐竟是一塊玉石?

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的五彩斑斕的美玉,為何會讓世界各國的玉痴們如此著迷?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摩爾根稱讚: 這裡是世界文化的搖籃,找到這把鑰匙,世界文化的大門便打開了。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為了探尋這座文化寶庫,我們走進了位於烏魯木齊新市區北京中路367號的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穿越千年時空,徜徉在玉文化的歷史長河。

該博物館2006年底向社會正式開放,至今已走過十多年曆程。館內擁有上萬件和田玉文物珍品,從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到漢代至遼金等不同時期的古代玉器,展示了中國和田玉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博物館內,展示的新疆和田玉晶瑩剔透、溫潤可人。當代玉雕大師的作品更是精美絕倫,其空靈獨特的創意和鬼斧神工技藝,令參觀者驚歎不已。

“在大力推廣和傳播玉文化的同時,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還致力於和田玉珍貴籽料的收藏與創意珍品的設計開發,部分材質珍貴、創意獨特、工藝精湛的作品每年都在國家級玉雕作品評比大賽中獲得大獎。”新疆歷代和闐玉博物館主任楊偉高說。

“新疆和田玉是高尚聖潔、美好富貴的象徵,也是和諧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這裡看到了和田玉的精華,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參觀者艾華說。

玉石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新疆這樣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區域,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和田玉保護好、管理好,同時讓歷史說話,讓和田玉說話,對於推動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2018石博會 精彩即將啟幕

熱點

瞭解了和田玉悠遠而輝煌的歷史,欣賞了溫潤而精美的玉雕作品,你是不是也想尋一塊心儀的玉墜,永久珍藏了?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別急——

《第十一屆中國新疆國際觀賞石、和田玉精品博覽會》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第八屆新疆書畫工藝美術收藏品博覽會》

《第五屆新疆國際珠寶首飾博覽會》

《第四屆新疆礦物寶石博覽會》

《第四屆全國隕石科普展》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五展”將於2018年6月15-24日,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期十天!

新疆戈壁精靈和田玉

本屆展會規模:22000㎡,4個展廳,設置國際標準展位780個,精品評比賽事館可容納1100件參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