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目前中國軍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麼?

核心技術屏障是目前中國軍工面臨的最大挑戰。

無論是4年前首飛的中國首款民用大飛機C919被曝光沒有“中國芯(發動機非中國造)”,還是今年4月爆發、目前尚未結束的“中興事件”,無不彰顯中國因為技術而面臨的尷尬:C919被認為中國選擇作為替代伊爾-76作為大型預警機的最佳選項,但是鑑於西方對中國實施的禁運政策,採購西方發動機的C919大飛機將無法用於軍事用途。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大推力發動機領域,中國依然在艱難探索。同時,中國在報告專門提到要加強國防科研、國防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實際上是建立在自主生產、自主研發之上的一個更高層次的領域。雖然近年來中國軍艦、戰機等呈現“井噴”狀態,但是這些東西,大多還都處在自主研發狀態,甚至個別的還處在自主生產這樣的一個階段。距離真正的自主創新還有相當的長路要走。

目前中國軍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麼?

其次是資金。雖然目前中國的軍費預算已經位居第二,但是和第一的美國相比,卻不足美國的三分之一:美國2018年的軍費預算足足有7,000億美元,中國的軍費預算折算成美元后只有1,705.6億美元。中國國土面積和美國相似,人口卻是美國的四倍多(13.9億對3.27億人民幣),所以如果按照人均軍費比較,中國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從世界範圍來看呢,大型軍工企業不可能單純的依靠國家的投資和本國軍隊的訂貨來維繫發展。如果沒有佔領國際市場的能力,則無法談及可持續發展。好在,中國正在積極調整軍事戰略,此舉也有可能拓展裝備投入的消費。

目前中國軍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麼?

最早的信號是中國提出圍繞健全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推動軍民融合深度,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防建設,支撐國防建設,提升競爭力。2015年5月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進一步豐富積極防禦戰略,並且賦予海陸空軍以及火箭軍等軍事作戰力量新的使命和定位。而與此同時,遼寧艦戰鬥群的形成,國產航母001A的海試完成,以及艦載機應用電磁彈射器的第二艘國產航母效果圖的公佈,已經顯示出中國軍隊需要更多的航母服役。更為現實的是,為了應對區域熱點問題以及中國拓展海外利益的需求,尤其是南海局勢緊張以來,中國在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進行大規模海島建設,中國軍工必然要承擔更加繁重的任務。

目前中國軍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麼?

中國雄心勃勃力推的軍民融合計劃將可能發揮難以預料的力量。2017年年底,太原市舉行軍民融合創新基地項目發佈會,會上20個軍民融合項目簽約,總投資近600億元人民幣。就在今年的6月20日,媒體報道天津市政府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協議,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中核集團將投資在津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今年5月底,在中國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被外界解讀為高層因為“中興事件”而發出的警告。這種警告,不僅在中興這樣的民用智能手機領域,同樣適用於軍工發展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