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打贏脫貧攻堅戰,抒寫人類反貧困新奇蹟

打贏脫貧攻堅戰,抒寫人類反貧困新奇蹟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任務,全黨同志務必共同努力。”一年前的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作出重要指示,為脫貧攻堅戰向深度貧困進軍發出“總動員令”。(6月22日央視網)

不能忘記,習近平一年前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開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突出問題導向,為深度貧困地區把脈問診,研究脫貧之策,提出脫貧攻堅,作出全面部署。其中蘊含的深厚的人民情懷,讓人感動。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當成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擺到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打響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戰。這一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督促。這背後,則是初心的引領和使命的擔當。

事實上,5年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超過100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是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在脫貧方面創造的奇蹟,受到聯合國官員的盛讚,稱中國是一個常常與“奇蹟”聯繫在一起的國家。

儘管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得到貫徹,四梁八柱性質的頂層設計基本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氛圍已經形成,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較好落實,但是還要看到,越往後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主要難點是深度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貧困人口占比和貧困發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礎設施和住房差,脫貧任務重。可以說,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更是“硬仗中的硬仗”。

然而,再硬的硬仗也要打贏,再硬的骨頭也要啃下。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任務。“必須完成”,就是沒有退路,就是背水一戰,就是向死而生。這是初心,這是承諾,這是使命,是我們這一代人扛在肩上的奮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條件與基礎。

怎樣打贏這場硬仗?怎麼啃下這塊骨頭?古人說,“病有標本”,“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找準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舉措。實踐證明,深度貧困並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視,思路對頭,措施得力,工作紮實,就能對深度貧困戰而勝之。

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合理確定脫貧目標,實事求是,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弔高胃口。需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通過各種舉措,形成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投入合力。需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充分發揮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需要區域發展圍繞精準扶貧發力,真正為實施精準扶貧奠定良好基礎。需要加大各方幫扶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加大內生動力培育力度,把扶貧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同時,需要加大組織領導力度,需要加強檢查督查。

“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脫貧攻堅工作必須實字當頭、幹之為本,來不得繁文縟節,來不得花拳繡腿,更不能搞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只能實打實地幹。包括目標實、措施實、方法實、領導實、效果實,一切工作都要落實到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切實防止形式主義,力戒只做表面文章。只有這樣,脫貧成效才能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又一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相信,只要我們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頑強奮鬥,定能確保三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書寫人類反貧困新奇蹟。(南方網雷鍾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