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北京的法源寺座落在宣武門外教子衚衕東側,始建於唐朝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市區內最古老的佛教寺廟。2004年,作家李敖的一部名為《北京法源寺》的小說,讓大家對清代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前後,發生在法源寺內的那些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這座古寺在14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還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呢?讓我們從頭說來。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唐朝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以高句麗(今朝鮮)欺負新羅為由,率六軍御駕親征高句麗。唐軍在安市城遇到守軍的殊死抵抗,數月無法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唐太宗被迫回師,數萬將士殞命沙場。李世民為了緬懷在戰爭中捐軀的將士,下令在他慷慨誓師的地方修建一座寺廟,名叫“憫忠寺”。不過時隔51年後,直到武則天登基之時,憫忠寺才得以建成,它就是現在的法源寺。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憫忠寺建成五十多年後,被范陽(幽州)節度使安祿山改名為“順天寺”。不久後,安祿山就發動了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改寺名為“順天寺”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叛亂是順乎天意的意思吧。他的部將史思明在這裡建了一座淨光寶塔,並立石碑歌頌安祿山。叛亂失敗後,史思明投降唐朝,磨平石碑重刻,稱寶塔是為唐肅宗李亨建造的。這塊石碑現存於法源寺憫忠閣內,距今約1200年,是寺內最古老的石碑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碑文中的“史思明”、”范陽郡“、”大唐“等字與其他字深淺不一,就是當年被磨過的原因。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到了唐代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在大文學家韓愈的建議下,發起了一場波及全國的滅佛運動,史稱”會昌法難“。這場法難中,毀壞寺廟44600座,強迫僧尼還俗260500人。幽燕八州中,唯有一座寺廟躲過了這場浩劫,它就是憫忠寺。但37年後,憫忠寺卻被一場大火完全毀滅了。公元892年,新任幽州節度使李匡威決定在這一片瓦礫廢墟上重建憫忠寺。重建時在廢墟中發現了一顆舍利子,於是李匡威決定在此增建一座高三層的觀音閣,閣內供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閣前供奉舍利子。從此”憫忠高閣,去天一握“就成為當時幽州城裡口耳相傳的流行語了。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但李匡威所建的憫忠寺在一百多年後,就在一次大地震中再次成為一片瓦礫。此後一位名叫善治的和尚,用他一生的時間,把募捐來的錢物用於修建憫忠寺。大約用時50年,到1098年才將整個憫忠寺建築群建設完畢。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北宋末年,金國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兩國。靖康二年(1127年),金主完顏亮把兩國的皇帝一同囚禁於憫忠寺中。將兩個亡國的皇帝囚禁於一座緬懷忠義之士的地方,這可能是完顏亮的故意所為。1156年6月,在一場馬球比賽中,金主完顏亮命這兩個廢帝參加比賽。結果文弱的宋帝趙桓跌下戰馬,被馬蹄踐踏而死。81歲高齡的遼帝耶律延禧企圖逃跑,被亂箭射死。

南宋詩人謝枋得在南宋滅亡後,不願效忠元朝,被朝廷軟禁於憫忠寺。謝枋得看到牆壁上所刻的《曹娥傳》,被曹娥捨身成仁的精神所感染,於是絕食而死。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法源寺目前的格局基本上是明朝的相瑢和尚說服司禮大太監宋文毅出資重修憫忠寺後形成的,寺廟的重修經過都被寺內的石碑如實的記錄下來。明英宗曾將一部大藏經賜給寺院,並將寺名改為”崇福寺“。到了清雍正皇帝時期,皇家出資修繕崇福寺,並改名為”法源寺“。清乾隆皇帝再次出資修繕法源寺,並親臨寺廟題寫匾額”法海真源“,目前仍懸掛於大雄寶殿之中。

說說北京法源寺中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法源寺

到了清朝末年,法源寺和戊戌變法中的多個人物都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就象李敖在那部小說《北京法源寺》中所寫的一樣,法源寺在它的歷史記錄中又增添了濃重的一筆。縱觀法源寺這一千多年的滄桑演變,讓我們在遊歷法源寺時,又多了一種情感,多了一份世事變遷、物是人非的慨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