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預付卡安全問題惹爭議,部分“悠遊堂”門店停業不退卡

據《經濟日報》報道,近日,名為“悠遊堂”的一家全國連鎖兒童室內遊樂設施品牌,部分親子兒童樂園門店因關店、暫停營業等原因,導致會員卡不能使用、無法退款等問題相繼出現

,一夜之間,偌大店鋪人去樓空,歇業關閉,商場無法聯繫到店方,消費者手中的會員卡、年度卡無法消費、退卡,此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預付卡風險的關注。那麼何為預付卡?是指髮卡機構以盈利為目的,通過特定載體和形式發行的,可在特定機構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憑證。

預付卡安全問題惹爭議,部分“悠遊堂”門店停業不退卡

我們來做一下預付卡相關知識的普及:預付卡購物是繼信用卡之後出現的交易形式。可以說是日本從1983年開始發行預付卡,到1989年底,已發行10億9千餘萬張,算是預付卡發展的鼻祖,其中發行量較大的是電信和運輸業。擁有4300多家便利商店的日本7一ELEVEN連鎖店,1989年在系統內推出預付卡,獲得成功。

預付卡安全問題惹爭議,部分“悠遊堂”門店停業不退卡

據網絡可查資料顯示,預付卡在1992年進入臺灣。1992年1月,臺灣圈內的某便利商店開始第一階段預付卡嘗試發行,僅限於公司範圍內員工。發行的第二階段於同年10月進行,每位持卡者月消費額比用卡前平均高出23%,其導入速度之快,營業額升幅之高都很令人驚訝。處在激烈競爭中的便利商店甚至將預付卡視為擺脫困境的靈丹妙藥。

預付卡安全問題惹爭議,部分“悠遊堂”門店停業不退卡

而在我國,2000年以前就已有預付卡的雛形,2015年是預付卡個人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的一年。這一年中包括貨架式禮品卡、虛擬卡規模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據統計,2015年貨架式陳列銷售的個人預付卡在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均取得良好增長。其中一線城市貨架式禮品卡售卡規模增長80.69%,二線城市貨架式禮品卡規模增長100.82%,三線及以下貨架式禮品卡規模增長192.61%。

預付卡安全問題惹爭議,部分“悠遊堂”門店停業不退卡

“預付卡消費在公眾消費中很常見。預付卡的形式便捷、實惠,本來是個好事。”中國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表示,現在出現類似“悠遊堂”這種問題,實質上是商家的誠信問題。現在很多商家的誠信度和品牌意識在逐年提高,但是仍有不少失信的現象。洗車卡、健身卡、餐飲卡、美容美髮卡、教育培訓卡……如今誰的錢包裡找不出幾張預付卡?在消費領域,似乎已然卡行天下。那麼,這些依賴於企業的卡片,在企業出現問題時,會有多少我們“已付”的資源可以回到消費者手中呢?您遇上過店鋪倒閉無法退卡的情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