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先天性肌性斜頸有哪些病因和表現?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指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導致頸部和頭面部向患側偏斜畸形,是新生兒及嬰幼兒常見的肌肉骨骼系統先天性疾病之一。

先天性肌性斜頸有哪些病因和表現?

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分娩過程中的產傷或難產都可能是胸鎖乳突肌缺血、出血、血腫機化、肌纖維變性的原因。部分胎位正常、分娩正常的嬰兒也發生肌性斜頸,因而有學者認為胸鎖乳實肌纖維化在母體內已經形成,是光天性或遺傳因素所致。此外還有子宮內、外感染,遺傳及動靜脈栓塞等所致。

先天性肌性斜頸有哪些病因和表現?

臨床表現:通常在嬰兒出生後,一側胸鎖乳突肌即有腫塊,質硬、橢圓形或圓形、不活動。腫塊表面不紅,溫度正常,無壓痛。頭偏向患側,下頜轉向健側,主動或被動的下頜向患側旋轉活動均有不同程度受限,繼之腫塊逐漸縮小至消失,約半年後形成纖維性攣縮的條索。少數病例腫塊不完全消失,也有未出現頸部腫塊而直接發生胸鎖乳突肌攣縮者。病情繼續發展可出現各種繼發畸形,患側顏面短而扁,健側長而圓,雙眼、雙耳不在同一平面,嚴重者導致頸椎側凸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頸有哪些病因和表現?

由此也不難看出,當頸部沒有出現腫塊時,也可以直接發生胸鎖乳突肌攣縮而出現斜頸畸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