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科研項目過度“競爭”如何破局

科研項目過度“競爭”如何破局

“一個科研團隊做一件體量相對較大的科學研究工作,因為經費不夠,不得不把一個事拆分成若干個事去申請項目。”這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韓傑才經常看到的事。

當然,如果科研項目經費足夠,科研團隊只需申請一個項目,就可以把事做成了。

種類繁多的項目,成為科學家幹事業又愛又恨的必選項。

《中國科學報》記者在中國知網科研項目數據庫查詢到,截至目前,通過國家、地方各部門審批的科研項目多達1115424項,其中自然科學與工程科技類的達217875項,基礎科學類有33970項。

“現在的科研人員花了太多的時間去爭取經費,精力都在上面。”韓傑才指出,“沒有經費,團隊研究難以為繼。”

在科學家們看來,將“項目多”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作為突破口,就有希望將科學家從課題申報、經費管理的繁文縟節中解放出來,激發科研工作者的創新創造活力。

“項目多”導致的競爭性也受到了廣泛關注。特別在基礎研究領域,科研項目過度的“競爭性”被認為不完全符合科研規律。

“競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促進大家出成果,另一方面過度競爭會讓科學家去做短平快的選題,儘快發文章、出成果,又拿這個文章去申請更多的項目。”韓傑才表示,“真正涉及到國家發展需要突破的關鍵、急需的科學問題,就少有人去做了。所以,現在應該做的是鼓勵科研人員沉下心來,一輩子真正做好一件事。”

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算得上眾多競爭性支持項目和經費中的“一股清流”。

但是,韓傑才看到,由於經費體量小,讓高校等科研機構在自主決策科研選題方向上幾近失語。“這筆經費大學可以下撥給課題組讓他們自主做研究,但是佔學校科研總經費比例太少。”

“僧多粥少”,是當前科研經費和項目數量關係的形象比喻。

想要解決這一矛盾,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不失為一種辦法。當前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約佔全部研發投入的5%,遠低於發達國家25%以上的水平。

同時,合理分配資源、調整科研經費結構,對解決“項目多”反映出的問題也將有所裨益。

韓傑才建議,對科研的支持應當分層次。“國家層面主要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鼓勵一批人沉下心來認真做事。涉及應用研究特別是‘短平快’的事兒,國家進行引導就足夠了,不需要國家過多經費支持。”

在韓傑才看來,日本高校的模式值得借鑑。在日本,教授的撥款除基本工資外,還包括可自主開展研究的適量經費,讓他們能開展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研究。

此外,優化評價體系,也有望控制在量化評價指標下項目設立過多、項目申請過多的浮躁局面。

《中國科學報》 (2018-06-14 第1版 要聞,原標題《調整科研經費結構有望破局“項目多”》)

科研项目过度“竞争”如何破局
科研项目过度“竞争”如何破局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