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悟老」享清福

我們經常會用“享清福”來作為人生的願景。拉扯孩子的時候,會暢想:等孩子長大了就可以享清福了;忙碌工作的時候,會暢想:等退休以後就可以享清福了。但等孩子真的長大了,自己也退休了才發現,清福並沒有如期而至,煩惱依舊如影隨形。

「悟老」享清福

比如隔壁剛退休的王局長,正在煩惱出門沒車了,手機不響了,見了以前的下屬,端著不是,主動打招呼也不是,乾脆躲著裝沒看見。

比如前院兒的趙大媽,退休五年了,孩子32了,滿心裝的全是添孫子的事,人家誰誰誰早就抱孫子了,我家的快氣死我了,怎麼就不著急呢!

「悟老」享清福

南懷瑾老先生曾說,洪福易享,清福難享。為什麼?因為大多數人都樂於享用功名利祿,樂於與他人較短長,卻耐不得清福的寂寞。清福是需要有智慧、有境界的人才能享受得到的。

「悟老」享清福

首先,享清福的人得能看清。對於社會,退了就是退了,不再是什麼“長”也不再是什麼“總”,就是普通一百姓,過往自有人評說,自己落得個無愧我心就成了。人家還敬你,說明你人緣不錯,人家懂事理。人家忘了你,也別罵娘,自古後浪推著前浪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兒,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無關其他。

對於兒女,該盡的責任和義務都盡了,父母和兒女再血濃於水,也是彼此獨立的個體,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人生。

龍應臺說得對:“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有幸參與了一個生命的成長就夠了,何必要將我們的意志綁架到他的身上呢?

「悟老」享清福

此外,享清福的人還需心靈清淨。“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恆主人,得閒便是主人。”

清醒是智慧,清淨是境界。身在竹林之中,役於名利的人,只會把鳥叫當作聒噪,怎會聽到竹子拔節、筍子鑽土的聲音?處於暗夜蒼穹之下,累於俗世的人,只會矇頭大睡,怎會對望明月,邀繁星相伴?天下佳山勝水,名花美竹無限,若無清淨之心,惟付之浩嘆耳。

「悟老」享清福

然而,最要緊的是,享清福的人還得知道自己的福在哪裡。

退休後,我們會置身於一個新的座標軸上,橫座標處於人生最自由廣闊的黃金時段,工作到站、兒女成人,這個時段最大的紅利是“你屬於你自己”。

而縱座標是一塊還未經開發的處女地,站在地頭兒,前半生的功名利祿全部清零,你想怎麼活?你想追逐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只等著你去書寫描畫。

「悟老」享清福

習總書記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清福也一樣,只不過,這個鬥爭的對手是自己,想明白了,清福也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